为什么当代年轻人越来越拒绝社交?

心链读书 2024-05-17 21:49:54

1

用“社恐”拒绝社交的年轻人

朋友A,超级话痨,且自带幽默体质。只要有A在的场合,就不会有哪句话掉在地上。绝对的氛围担当。

但她私下却跟我说,自己是社恐。

“我是很擅长社交,但我其实并不喜欢社交,甚至有些社恐。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不用和任何人交互,就是连话都不要讲,只我自己一个人待着就好。”

好像有很多人都跟她一样,为了拒绝社交,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也有人真社恐)。

为什么那么多人越来越不喜欢社交呢?接触大量案例,我总结了几个原因:

01

社会心态的变化

在传统社会,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集体主义至上。比如,我们经常听家长说,要和同学、同事友爱互助,多个朋友多条路,等等。

而当代的年轻人,你最常听到的是什么?是“卷”!和谁“卷”,和身边人。

也就是说,“卷”强调的是竞争,需要不断精进自己,哪有精力关注他人,关注社交?

所以梭罗的那句著名的,“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离得再近也无法连成一片陆地。”突然就火了起来。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

事实上是,每个人都有“精力阈值”。

这个阈值我们在生理或心理上能够有效工作和维持活动水平的能力界限。

社会心态不断“内卷化”,个体不断在工作学习中“卷”自己。分配给社交的精力便大幅降低。而社交,需要大量的情绪交互,为彼此提供大量的情绪价值。

问题的关键是,很多人觉得,我为对方提供了情绪价值,但对方一直在给我添堵。

干脆算了,还是自己待着最舒服,至少不用照顾别人的情绪,自由自在,何乐不为?

02

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

小时候,我妈常常跟我说:“你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可依靠,所以你一定要好好长本事。不依靠别人,足够强大,足够独立。才可以生活得好,才可以有选择权。”

当代年轻人,很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本就备受宠爱,绝对的家庭成员C位。

再加之这样语言体系的浸润,大家都非常强调个体、自我。

可是,过度的个人主义,自然会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自然会影响人际关系,最终导致大家,都感觉在关系里“不被爱”,逐渐变得疏离和冷漠。美其名曰“社恐”“I人”。

似乎只要打上这些标签,我不愿意为社交关系做出妥协,变得合情合理。但如果你愿意和我社交,请你接纳我的问题,因为我“社恐”。

当年轻人都这样想的时候,拒绝社交也就流行起来。

03

社交app的影响

社交软件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方式,比如线上语音、视频、文字,甚至聚会都是“云聚会、云喝酒”。

但这种虚拟的社交,同时也削弱了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互动。

在过去,人与人之间是,好久不见,甚是想念。而如今,大家好久不见,没啥感觉。毕竟,昨天才微信过。

一切的事情都线上化时,似乎见面聊天就变得那么不必要。

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社交方式,范范聊几句,有事说事,没事就算了。

这种默认的社交方式,又何止年轻人?

04

心理因素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微信上聊天,还可以接得住对方的话,但在现实生活中和对方聊天时,总感觉很是局促。

还有一类人,更神奇,线上聊天、侃大山,感觉他无所不知。啥梗都能接,甚至可以称之为最活跃的仔。

可在线下大家一见面,似乎对方的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总感觉对方想要遁地的感觉。

韩剧《我的解放日志》

有人把他定义成社恐,其实不是。如果是社恐,线上也会隐身,对吧?

这更多的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比如:安全感匮乏、自卑感、自我意识过高、完美主义倾向、负面思维等,综合因素导致的。

说白了,就是想太多,反而限制住了自己。

比如,大家在工作中,难免与领导、同事的沟通,稍有想不到,就搞成乌龙事件。小事被骂,大事被辞。这自然要我们不断地去“多想保平安”。

本身内耗不已,再去社交,太累!选择一个人待着,安全感十足。

网络上不也有网友喊话:一个人待着,是在蓄能,没有能量,如何对外人“笑脸相迎”?

2

学会“有用社交”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换言之,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说白了,你喜不喜欢社交,你只要是社会的一份子,就会影响你,你都必须社交。

可能听起来有点绝望,觉得不喜欢,凭什么要社交?

于是在社会上,为了回避社交,形成了新闻中的“茧居族”。很多人不至于那么严重,但由于缺少社交,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滋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

更何况很多人,并不是拒绝社交,只是不会社交。由于社交动作“笨拙”,造成回避社交关系。

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该如何有效提升人际关系?

01

跳出“固有认知”模式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投射性认同”。解释一下,你怎么看待自己,就会下意识地让自己去贴合“眼中的自己”。

比如,你总觉得自己在关系里,是“受害者”,自然会觉得自己弱小无辜、没有问题,都是别人在欺负自己。

久而久之,不管别人欺不欺负你,你都会觉得自己委屈。

如果真的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被欺负了,你也不会思考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处理问题。相反,觉得是对方的问题,自己真的是被欺负了。

对于那些回避社交,而给自己贴上“社恐、i人”标签的,很多时候是利用“投射性认同”的回避。

有没有可能反过来,利用“投射性认同”,打造我们的社交关系呢?方法如下:

(1)控制自己的思维,不要动不动就把“社恐、i人”当成口头禅。能不说就不说。

(2)取而代之的是,社交挺有趣的,我想成为一个在社交中有趣的人。

(3)寻找一下你认为在社交关系中,你认同的“社牛”。下意识地去观察、模仿。

你可能会遇到阻碍,觉得这样真的可以吗?

可以!但需要时间和耐心。

在你下意识控制自己思维的时候,总是很难控制。没关系,思维是养成系,你花了那么久时间,养成“社恐思维”。

养成新的“社牛”思维方式,花费一些时间很正常。

你还需要一些耐心,切忌怀疑否定自己做得不好、做不到。很正常的,毕竟你不擅长,在学习,所以多点耐心,允许自己。

02

培养,并表达“同理心”

很多人有个认知误区,总觉得自我、自由,跟社交是冲突的。似乎只要社交,就不自由了。

其实不然!自我、自由和社交,可以很好地融合,你只需要一个步骤:同理心!

同理心,是心理现象,是在交往中,共情和换位思考的能力。需要理解感受他人的情绪、立场,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乍一听,你会觉得,这不就是不“自我”吗?不一定哦。你看看我分享给你培养同理心的方法,再下定论。

培养同理心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先倾听他人的想法、感受,再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交流中不要设置原则,保持开放,尊重对方的观点;

(3)对对方的遭遇,给予理解,即使只说一句“有一点点理解,确实挺惨的!”切忌指责。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实没有那么难,只是需要你先放下一些内在自我的设置,听听对方说的,然后再表达自己。

综艺《心动的offer》

我相信,你并非像自己所说的那么无情,听到别人所说的遭遇,毫不在意。

同理心,你本自巨足。只是把自己想得太冷酷无情了,所以回避了社交,也回避了真实的自我。

03

物以类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际关系的真谛!

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是“社恐”、是“奇葩”,那我鼓励你找同样的“奇葩、社恐”一起来玩耍。说不定,还能碰撞出火花。

同时也把这个方法,分享给想要社交,但是没圈子的朋友。不妨去各种APP上搜索关键词,很容易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人。

虽然社交app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们现实的社交,但好的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利用其优点,有意克服其缺点。

但在这里要提示大家,当你找到适合你且你喜欢的社群组织后,不要只是线上侃大山,口嗨!

就算你不能把全部人集齐一起来活动,选三五个人,甚至是1个人,约出来,大家聊天、散步、做大家共同喜欢的事情,都是重要的。

有时我们不去做某件事,是因为没有感受到做这件事的好处,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

所以,鼓励各位,多去体验各种兴趣组和社交形式,说不定你就爱上了呢。

- End -

0 阅读:47

心链读书

简介:用心理学链接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