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城神秘历史再现:颠覆性新文物出土,专家集体烧脑探索源头

船长卡戎 2024-05-01 09:12:11

相传,在遥远的夏朝晚期,第十四代国王孔甲喜欢搞神秘主义,沉迷于方术鬼神的事情。生活放荡不羁荒废政事。使王朝逐渐陷入衰败的深渊,国家开始走下坡路。他的曾孙夏桀继承了王位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夏桀以极度的骄奢淫逸和对老百姓残忍无情闻名于世。

此时,一位名叫妺(音末,其实现在读妹也无所谓了)喜的绝色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妺喜的美貌如仙身姿曼妙,让夏桀为之着迷倾心。为了博取她的欢心,夏桀不惜耗费巨资在皇宫中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豪宅“倾宫瑶台”,只为给妺喜提供一个华美舒适的住处。

这位妺喜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独特癖好,特别喜欢听丝绸撕裂时发出的声音。要知道在那个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时代,丝织品是极为稀罕且珍贵的物品代表了财富与权力。夏桀为了满足妺喜这一奇特爱好搜刮民脂民膏,大量搜集宝贵的丝帛供她任意撕扯,只求听到那一声声悦耳而又奢侈的破裂之声。夏桀对妺喜无度的宠溺与挥霍,使得民众哀鸿遍野,天下怨声载道。

夏桀自觉得是普照大地的太阳,认为百姓的生活就如同万物依赖阳光一样离不开他的统治。他的暴虐无度和昏庸统治让民间疾苦倍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下人们心头压抑不住对夏桀的愤怒与诅咒。百姓们在诅咒他早日灭亡,甚至有人愿意与他同归于尽。他还频繁挑起对外战争,征召各方部落,使得烽火连天。诸侯们在夏桀的高压之下也心怀不满,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反戈一击的时机。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黄河下游,有一个名叫商的部落,它在历代贤明商王的励精图治下国力日益强盛。到了商汤继位为王时,这个曾经的小小部落已今非昔比。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力量,都全面超越了那个曾经辉煌的夏朝。

商汤王不仅以铁腕治国,他的高尚品德与明智决策赢得了百姓深深的爱戴。周边各部落诸侯亦纷纷归附,共尊其为盟主。面对夏桀日益残暴,民心尽失的局面,商汤深知天命所归。他耐心准备,志在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公元前1600年前后,时机成熟,商汤毅然决定挥师北上,讨伐无道昏君夏桀。那是一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商汤率领的军队如同破竹之势,势不可挡。而夏桀尽管曾自诩如太阳般不可或缺,但他的暴虐统治已经让人民和臣子们离心离德,故而在商军的攻势之下,夏桀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在鸣条之战中却无法抵挡商汤大军的追击。战败的夏桀被商汤所擒获,随后被流放到遥远的南巢。据说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前几年还发现了三官庙遗址或许和这个事情有关,此为后话。自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也标志着延续数百年的夏朝统治就此落幕。

当夏桀的暴政被商汤正义之师推翻后,华夏大地迎来了新的曙光。商汤在击败了夏桀之后,开始寻找一个能承载新王朝基石的地方。经过一番详尽考察与深思熟虑,商汤最终选择了亳作为商王朝建立后的首座都城。商汤那个时代,这片位于豫州腹地四通八达的土地,被古人视为九州之中的枢纽,正是统御四方的理想之地。传说中,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在这片土地南端的新郑挥斥方遒,奠定江山基业,使得这片土地更显得神圣而重要。

那么这个亳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

在1950年那个历史转折点上,郑州市的一位年轻教师韩维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位于郑州市区内偏东部的二里岗遗址。这一偶然之举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业团队经过严谨考察和鉴定,认定这片遗址为商代的重要文化遗存,它的价值不容小觑。时光流转至1955年,一座宏伟壮观的古城墙遗迹赫然显现,考古学家们确定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城址。

但是,这个新发现的遗址到底对应历史记载的什么城市呢?

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张衡,在其鸿篇巨制《西京赋》中曾记载:“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大概意思是说:商汤之前,商部落就已经历经八次迁移;而自商汤建立商朝之后,史书记载虽仅提及五次迁都。在遥远的夏商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每当遭遇气候剧变、洪水侵袭或是战乱纷扰。当时的人们无法抵御这些自然与人为灾难对农业生产及社会稳定带来的巨大冲击。所以,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环境,当时的王朝经常进行迁都。

据史书记载,在仲丁这位商王的统治时期,他曾将国都迁移至一处被称为“隞”的地方。不少学者根据古籍记载和考古发现推测,这处隞地很可能就是今日郑州市区内的郑州商城遗址。

1959年,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亲临郑州商城考古现场考察后,触景生情,挥毫写下诗句:“郑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仲丁之所都”,表达了他对郑州商城可能是仲丁所建隞都的深刻思考。时间推移到1961年,河南省的考古专家安金槐先生在其论文《试论郑州商代遗址——隞都》中明确指出,郑州商城应当是商朝中期,也就是仲丁王时所迁的隞都所在地。

学术界的探索并未因此而止步。直到1978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邹衡先生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邹衡教授认为:郑州商城并非仲丁时期的隞都,而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

这个争议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经由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科学论证得出结论。郑州商城遗址证实为成汤开国时所建的“亳都”。它承载着商朝初期的政治中枢、经济命脉、文化摇篮以及军事堡垒的角色。这座神秘的商城,坐落在今日郑州市区东部。熊耳河悠然南流,金水河静谧北淌,两河流水宛如守护神般环抱其东侧,增添了古城的庄重与宁静。

郑州商城遗址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二里岗期,距今约3600年。这座商城的形状近似长方形,城墙的残迹大部分被深埋在地面之下,然而历史的痕迹犹存。北墙绵延1690米,西墙长达1870米,而南墙和东墙均约1700米,周长约7公里的城墙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城内的繁荣与安宁。

这道雄浑的城墙底部宽约20米,顶部则保留着约5米多的宽度,根据推测,复原后的城墙高度可达10米左右,足见其工程之浩大。倘若将整个城墙所用的夯土量计算起来,竟高达87万立方米,而在夯筑之前挖掘出的土方更是达到了174万立方米,足以显现当时民力的鼎盛与组织的严密。

在这座规模宏大的郑州商城之内,宫城区域格外引人注目至少有20多处宫殿基址。这些宫殿采用的是当时的框架结构建筑技艺,尽管现今只能从地下的基石中窥探一二,但依然能感受到它们曾经的巍峨壮观与富丽堂皇。

2022年的9月,考古学家们在古老的郑州商城遗址上又揭开了一页尘封的历史新篇章。在这片见证了商朝辉煌的土地上,他们发现了一处前所未有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区。

这次的重大发现位于郑州商城的南侧,揭示了这座古城的规划布局远比我们先前所知更为精致和考究。在这片神秘的区域中,不仅有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贵族居所遗迹。而且在这些院落遗址之下,竟隐藏着一座座配有精美铜器和玉礼器的高规格墓葬,彰显出墓主人尊贵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这意味着很可能有一个专属的墓葬区,只是暂时还没发现。

最意外的发现是他们在一座商代贵族墓葬里,发现了一件无比珍贵且前所未见的陪葬品。这个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神秘物件,含金量高达88%,重量约40克,大小恰似成人的面部轮廓。它被精心放置于墓葬西侧墙壁上,仿佛守护着沉睡其中的贵族。

在咱们古代社会,当一个人离世后,有一种庄重而古老的习俗,那就是为逝者“遮面”。这既是出于对亡者的尊重与尊严维护,也是古人认为可以护住魂魄不散的重要仪式。在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简朴。面对亲朋好友的离去,他们会用心地寻找自然界的礼物来为逝者遮盖面容。这些早期的“遮面物”,可能是河滩边捡拾的晶莹蚌壳,或者是海边寻得的大片贝壳,甚至有坚硬质朴的石头。

随着时光流转,社会逐渐分化出不同的阶层与身份,这种简单的“遮面”习俗也变得更为讲究起来。那些地位显赫的贵族死后,用以遮面的不再是简单的贝壳或石头。而是由丝麻织就的精美布料制作而成的“瞑目”,这个在齐家文化中就有发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覆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跟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不同,这次发现的金覆面是覆盖整张人脸的,是为了‘精气神’不要散了。中国自古就有‘不败金身’之说,说明商代时期就有了这种概念。”

在传统理解里面:直到春秋以后,那些尊贵的贵族们才开始把闪闪发光的黄金纳入自家的生活用具和饰品中。而在北方广袤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则早早地将黄金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从头上的饰品、手中的武器装饰到骏马身上的华丽马具,都可见黄金的身影。

这一独特的金覆面,是中国商文化遗址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发现的同类文物,它的出现犹如一块时光之镜,折射出商代早中期社会对黄金使用的崭新认识。因为在商代这样的早期阶段发现如此精美的黄金制品实属罕见。证明早在商朝早中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金银工艺。

它或许暗示着中原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远比想象中要早得多。也可能代表着商代社会中存在一种独特的丧葬习俗或阶层象征。而这一切的答案,正等待着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揭晓。

郑州商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最宏大的城市遗迹。它的规模之宏大、规划之严谨,即便是后来盛极一时的洛阳、长安以及繁华鼎盛的开封古城,在初创时期也无法与之匹敌。这座商城犹如一位沉睡的历史巨人,见证了商王朝的崛起与辉煌。从这里开始,我国的城市建设理念逐渐成熟,进而繁衍出千年不衰的城市文明。

0 阅读:0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