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汽车DNA 2024-03-13 11:39:00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难言行动上的“突围”,最后体现在结果上的难堪。

汽车市场发生了变化,产品竞争发生了变化,客户需求发生了变化,“以客户为中心”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近些年来,日系车在华销量不断萎缩,曾经的中国市场地位也变得风雨飘摇。特别是开年之后,面对一众新能源车企打出“电比油低”营销牌,那些仍期望靠燃油车稳住基本盘的车企开始寻求对策,东风日产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经销商促销喊出了“油比电稳、更比电低”的口号,甚至直接将轩逸入门价格降低至6.98万,大有“破釜沉舟”之势。

作为“日系三强”之一,东风日产当年凭借“大沙发”标签和“常青树车型”轩逸,吃尽了燃油车时代红利。随着2018年中国车市进入“存量竞争”期,那个曾经善于应时而变、主动创新的合资标杆,遇到最棘手的问题。面对自主品牌崛起和新能源市场高渗透率,东风日产显得有些被动,始终没有找到新时期的突破口。

探陆上市 不得其时

《三国》里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曾说道“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最终一语成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月6日东风日产刚刚上市的探陆。这款6座大家庭旗舰SUV或许对国内消费者还比较陌生,事实上就是海外版Pathfinder的第五代车型,而第一代车型可以追溯到1985年,更直白说就是东风英菲尼迪QX60换壳版。售价方面,官方推出了限时诚意价21.28万起,看上去还有点吸引力,但在大家都在卷价格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期望只会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截至到3月12日,探陆预售订单超过5000辆,接下来数月我们将关注其上险数,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在新能源浪潮下推出纯燃油车型,如今实属少见。据专业机构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46%,且不说探陆上市有些晚,很难对新能源和新势力们造成实质性影响,即便在同级合资燃油对手里,拳打途昂、脚踢汉兰达似乎也没那么轻松,要知道曾经一车难求的汉兰达销量也萎缩过半。

营销不啃骨头 产品不涉险滩

2019年,东风日产销量开始持续走低。2019年同比下降0.5%,2020年同比下降6.3%,2021年同比下降6.4%,2022年同比下降20.9%。2023年,日产中国公布的全年累计销量为793768辆,与2022年相比,销量减少25.1万辆,同比下滑24%。要知道,这还是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的销量总和,如果单把东风日产销量拿出来,只会更加“难受”。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2022年轩逸被比亚迪宋以47.9万辆的成绩拉下“中国车型销量冠军”王座,从这一刻起新能源的大幕拉起!

正所谓“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轩逸的销量下滑可以说完全是意料之中。众所周知,“空间大、油耗低,价格便宜”是紧凑型轿车轩逸的主要卖点。而比亚迪秦PLUS同样继承了这些优点,并且在动力和配置上更加出色,再加上不到9万元的起售价以及绿牌不限行优势,2023年秦PLUS 43.4万辆销量反超轩逸的37.6万辆,水到渠成。

另一款销量担当奇骏从2017年至2020年在东风日产年销量中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5%左右,虽然不及CR-V和RAV4,但也能够保持在万辆以上。遗憾的是面对消费者的呼声和友商们的前车之鉴,东风日产将耗资190亿的“三缸机”换载在新奇骏车上后,最终落得个出钱出力不讨好的下场,奇骏也由月销过万断崖式下跌至月销千辆。对于车企而言,没有接受之前通用的三缸机教训,却恰似那白月光与朱砂痣,虽然欣赏它的好,但不知道销量的阴影何时能消。

艾睿雅销量低迷 新能源转型受阻

转型升级,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新能源浪潮,东风日产的电气化转型却十分的缓慢。

2022年,东风日产旗下首款纯电SUV艾睿雅千呼万唤始出来,接近30万元的定价直接让车友们大跌眼镜。要知道在这个价位里,比亚迪唐、蔚来ES6、理想L8以及特斯拉MODEL 3都虎视眈眈。结果上市一年多,月销量基本上没超过三位数,去年全年销量仅3702辆,简直惨不忍睹。如果是价格定高了,消费者不买账,那么降价后呢?2023年7月东风日产推出新款艾睿雅,全系降价6万元,还增加了一款19.99万元的ARIYA 500入门版,但销量依然惨淡。

问题没出在价格上,那就可能出在产品上。去年10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告,因为部分艾睿雅存在安全隐患,东风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涉及共计2958辆。出现的问题是“驱动电机上的部分材料可能会使电机滑环短路,逆变器检测到过流之后,会根据故障安全协议切断车辆的动力,并在仪表上显示‘EV System Off’。”通俗点说就是车辆可能会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去动力,后果不堪设想。召回2958辆的数目虽然看上去不大,但对比该车的销量,几乎是“全部中招”。

目前,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新能源市场的主力军,各大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快转型的步伐。接下来,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将很快外溢到燃油车市场,如果还沉醉于“百万日产”的经验做事,新能源发展与市场脱节,东风日产还要交更多的学费。

0 阅读:770
评论列表
  • 2024-03-14 07:36

    感觉东风日产的高管脑袋进水了,当年如果探陆跟着汉兰达一起进来,而不是楼兰的话,反正一手好牌打烂了,譬如奇骏

汽车DNA

简介:秉承客观独立的态度为网友呈现有料的汽车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