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贷款限额上浮”郑州公积金新政释放啥信号|豫观察

猛犸视频 2024-01-11 11:48:24

新年伊始,郑州的新市民、青年人迎来公积金重大利好消息。

1月8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公积金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要优先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租赁住房资金需求;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实行贷款限额上浮等一系列保障制度。

与此前政策相比,近日出台的《意见》最大的制度调整表现在哪些方面?背后透露出哪些信号?

郑州公积金政策不断优化 “纾困救助”政策成本次调整亮点

“此次政策最大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租房的支持力度以及贷款的额度上”,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解读。

以租住郑州人才公寓提取公积金为例,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郑州会继续调整公积金的提取政策,比如额度、提取次数等,“提取方式更加多样化、提取资金优先支付等,从而来满足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的需求。”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在房屋租赁公积金的提取方面,近几年,郑州的政策一直在不断优化。如2023年4月,郑州出台《关于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和购房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对承租郑州市公租房、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或其他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次数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每年只能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调整为年度内可通过“郑好办”线上平台或线下多次提取。

不止如此,从贷款方面来看,该工作人员解读,不止是贷款上限额度会提高,此次还增加了此前未有的政策,比如说符合相关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在购房出现困难时,可以提供托底的额度贷款;以及适时制定可以暂停、延期或展期还贷等政策,“在这个期间,是不纳入征信的。这些在之前都是没有的,实际上也是帮助临时经济困难的人渡过难关。”

此外,记者留意到,此次的政策还提到了推动将缴存住房公积金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促使用人单位及早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在该工作人员看来,这无疑是扩大了公积金制度的保障范围。

该工作人员还透露,将会根据此次《意见》精神,尽快出台具体细则以及执行流程,让更多来郑留郑的新市民、青年人能够更好地安居。

多地推出公积金新政 郑州发力点为何放在新市民、青年人身上

住房是民生之要,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记者发现,不止是郑州,河南多地都针对公积金都推出了优化政策。如同日,漯河发布了《关于调整住房套数认定相关政策的通知》,提出公积金执行“认房不认商贷”。

而一周前,洛阳则发布了10条稳楼市新政,其中提到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

不过,记者留意到,与其他城市默认所有在当地城市缴纳公积金的人员相比,郑州则将更多地将新市民和青年人作为了公积金政策优化的切入口。

根据此次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该政策适用于法定就业年龄段内,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就业创业的新市民、青年人均应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范围。郑州为何为何要将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新市民和青年人身上?

有业内人士分析,新市民、青年人口比重越大,城市越有活力,但同时,他们买房租房存在困难的问题也相对突出。

而郑州恰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一座人口吸纳能力很强的城市。去年8月,郑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一份报告显示,郑州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4.7岁,年轻度位居全国第五。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余年,郑州平均每年净流入人口近30万人,显现出较强的人口吸纳能力和城市活力。2023年上半年,郑州市签约入职各类人才3.8万人,吸引14.2万名高校毕业生来郑留郑发展,净流入人口14.6万人。

“优化公积金政策,有助于一个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分析称,对像郑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而言,未来的经济发展活力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创新型产业等方面,而新市民和青年人恰是这些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知识丰富,技能扎实,对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理解和应用更快。在这种情况下,优先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有利于郑州乃至河南更好的发展。”

此外,宋向清还提到,一个城市吸引更多的新市民和青年人,对优化当地的人口结构也大有裨益。“青年人要结婚生子,不仅提高人口出生率,也让这个城市更年轻化,更有活力。”

0 阅读: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