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的陆地战神?三国最擅长陆战的4个大将盘点

枯木沟 2024-04-16 19:44:46

在那个三国时期啊,各路英雄都想称霸一方,战争不断,于是出现了好多擅长陆地作战的将军。

他们在战场上脑子活络,能够在千里之外打败敌人,用超凡的战术和巨大的战功,写下了三国战争史中的一页又一页的精彩故事。

这篇文章就要给各位看官揭晓三国时期最擅长陆战的四位大将,让我们通过他们的战绩和故事,一起看看他们在陆地战场上的惊艳表现吧。

【第四名:夏侯惇 —— 曹魏的开国元帅】

夏侯惇,《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中写道: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

他是曹操手下的重将,以勇猛善战、打仗有经验而出名,成为了曹魏陆地战斗力量的代表之一。

夏侯惇陆战的辉煌时刻:

坚守兖州:初平三年(192年),吕布趁曹操去打陶谦的时候,偷了兖州,夏侯惇就带兵跟他打,《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中写道:

“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遇,交战。”

平定叛乱:建安七年(202年),夏侯惇把河内的叛乱给镇压下来了,这就显示出了他出色的陆地作战指挥能力,《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中写道:

“七年,袁绍遣刘备攻拔汝南,遣惇往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备与十余骑走。”

参与官渡之战:建安五年(200年),夏侯惇参加了官渡之战,和曹仁一起守住后方,保证了前线的稳定,《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中写道:

“太祖和袁绍在官渡相对抗,派遣夏侯惇带领26个部队,驻扎在巢湖。”

【第三名:周瑜 —— 孙吴的儒将典范】

周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写道:“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

作为江东的名门望族,周瑜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优雅的气质,成为了孙吴陆地战斗的坚强支柱。

周瑜陆战的惊艳时刻:

赤壁大败曹军: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指挥孙刘联军,彻底击败了曹军,为三国分裂奠定了基础,《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写道:

“于是孙权派周瑜和程普等人跟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双方在赤壁相遇。当时曹操的军队已经有疾病了,第一次交战,曹操的军队就败退了。”

夺取南郡:赤壁之战后,周瑜积极行动,跟曹仁争夺南郡,最终成功地夺取了这个重要的军事据点,《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写道:

“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

【第二名:张辽 —— 曹魏的五子良将之首】

张辽,《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中写道: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

作为曹魏“五子良将”的老大,,张辽以其英勇善战、智勇兼备而闻名,尤其在陆战中屡立奇功。

张辽陆战事迹:

合肥解围:建安二十年(215年),张辽带着800个精兵,给孙权的十万大军来了个突然袭击,差点就把孙权抓住了,这是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写着:

“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威震逍遥津: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又一次打败了孙权,这让“张辽止啼”成为了千古流传的美谈,《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写着: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

【第一名:赵云 —— 蜀汉常胜将军】

赵云,《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写着: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

他因为表现出色,勇敢坚定,身经百战而且几乎没有输过,所以人们都叫他“常胜将军”,他也是三国陆战中的一位传奇人物。

赵云陆战事迹:

长坂坡单骑救主:建安十三年(208年),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单枪匹马闯进曹军重重包围,把刘备的儿子阿斗救出来,《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写着:

“当刘备被曹操追到当阳长阪时,他扔下老婆孩子逃跑了,赵云就抱着刘备的小儿子,就是后来的后主,保护着刘备的妻子,就是后来的后母,他们都安全脱险了。”

汉水空营计:建兴六年(228年),赵云在汉水之战中,巧妙用兵,成功击退曹军,这展现出了他高超的陆战指挥技艺,《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写着:

“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三国时期,夏侯惇、周瑜、张辽和赵云这几位大英雄们各有本事,用不同的战术打法和魅力,创造了自己的军队传奇。

他们的聪明才智、忠诚和忍耐力,不仅让他们在战场上赢得胜利,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闪闪发光的印记。

0 阅读:84

枯木沟

简介:分享每天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