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展示新式大炮,核武之外最大王牌,战争之神的作用无可替代

皇家橡树1972 2024-03-11 11:28:13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金正恩委员长3月8日视察朝鲜人民军大联合部队炮兵,并观看炮兵训练。

最高领导人的到来,当然会展示最先进的装备,在朝中社播报的视频当中主体107年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주체107년식155mm자행형곡사포)是最新型的,它是2018年阅兵之后开始批量装备的新型号,同时一改苏制152毫米口径,是人民军炮兵首次列装的西方155毫米口径。

“主体107式”155毫米加榴炮制造的方头方脑,据说是用“先军–915型”坦克底盘的倒置改装,所谓“倒置式”就是将炮塔“→←”反向安装在底盘上,使原来坦克后置的动力舱变成了前置,这样有利于后部布置炮塔战斗室,而底盘的结构不用大改,更不用设计新底盘,省时省力。

这是目前还不清楚“主体107式”的基本数据,但通过类比推测它的作战性能同俄制2S19自行榴弹炮(1989年服役)水平相当,发射凹底弹射程超过35公里、发射火箭增程型可能会超过50公里,总体来看处于国际199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标准,但朝鲜远程炮兵师缺乏专业的侦察/校射无人机,对30公里射程外的目标缺乏精确侦察和目标指示能力,发挥不出来最大50公里的打击效果,当然朝鲜也没有展示过激光制导、卫星制导类的精确制导炮弹型号,只能是从俄罗斯购买“红土地”155毫米口径的激光制导炮弹。

展示的第二型重炮是改进型的170毫米主体炮,也就是军迷们熟悉的M1989“谷山大炮”,它是M1978的改进型,两伊战争期间出口到交战双方的伊拉克、伊朗相互对射,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美军从沙漠当中挖出几门并进行销毁,而伊朗陆军目前还在阅兵中以现役装备进行展示。

从外观上看“谷山大炮”很像苏制2S7/“牡丹花”203毫米自行加农炮或者2S5“风信子”152毫米自行加榴炮,那为何不进行仿制而是采用170毫米这个口径呢?原因就是152毫米够不到汉城,203毫米炮管以朝鲜的冶金和机械加工能力太难,也达不到较长使用寿命技术要求的(全装药至少要有400发以上的寿命),而170毫米虽然只能打到汉城边缘(直线距离40公里,炮弹至少要55公里以上的射程才能打进市区)但“谷山大炮”的炮弹口径虽然是170毫米,它炮管的后半截(约占8米总长的40%左右)是180毫米,也就是将170毫米管插进180毫米管当中再进行焊接,形成一根底下粗上面细的一根炮管,这样的组合可以提高发射距离,因为180毫米弹壳的装药量(药室容积)会更多,产生的推力就会越大,所以170毫米弹可以打入汉城市区。

有军迷会问,170毫米炮弹在180毫米的炮管内也不咬合膛线,击发后不会漏气吗?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就是给170毫米弹加厚铜弹带和180毫米管的膛线咬合,发射后产生自润性,当进入到170毫米段时由于巨大的挤压作用铜弹带变形,从180毫米降为170毫米。

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虽然解决了发射的问题,但是炮管内壁挂铜很严重,每一次训练过后都要精心擦炮,否则集铜、集药残渣过多,导致打击精度变得很差,甚至有炸管的危险…两伊战争时期就是因为双方都保养不善,再加上“谷山大炮”射速太低(据说5分钟/2发),都将它视为不可靠的武器,除了能打的远点儿外几乎没有什么用处,能否打中目标全凭运气。

鉴于“谷山大炮”性能差还造价昂贵,朝鲜在1990年代后着手研制大口径火箭炮,相较于大口径炮管,火箭发射管制造难度和加工要低很多,寿命很长还容易清理,更主要的是射程远,超过了60公里,战斗部装药也更多,且轮式底盘要比履带底盘简单,运行可靠和维护简单。

目前火箭炮是朝鲜远程炮兵的主力装备,不但有240毫米,还有口径更大的600毫米射程超过250公里,很可能是简易制导型,有比较精准打击固定目标的能力。

相对于身管火炮,火箭炮发射管数量多,能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就发射22枚火箭弹,目标覆盖能力极强!是发动突然发动火力急袭和火力持续性最好的装备,所以朝鲜在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后大力发展远程火箭炮。

据说是“中子弹头”,但可信度不高。目前比较权威估测朝鲜核弹头的数量在20枚左右,但对美的威胁能力还不算高,因为美国国土面积大,就算都打到了伤害性也不高,打核战争反而对朝鲜影响巨大。

鉴于核武器是政治性武器,美韩联军才是心腹大患,以核武器为后盾发展常规打击能力才是根本,但是以朝鲜的经济和工业能力,发展海空军与对手形成军力平衡是不现实的,而发展远程炮兵是明智的。

目前朝鲜152毫米口径的炮管数量(含火箭炮发射管)估计在4000~5000根,再有各种射程600公里的战术导弹已经覆盖了南朝鲜全境,开战24小时会有万吨左右的弹药投放量,这才是对美韩最大的威慑力!

0 阅读:364

皇家橡树1972

简介:一起学习和交流军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