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准备禁用中国电池,但开展切割战略能保证美军战斗力吗?

筹海者张晓东 2024-04-15 17:33:39

耶伦访华时曾指称中国产能过剩,而美军现在也已经开始与中国电池切割的行动,但是 ,这样做是否真的能让美军保持战略优势?

在去年年底,美国军方媒体军事时报曾经报道称,出于所谓的国家安全考虑,美国电力公司决定在北卡罗来纳州停止使用中国制造的电池,而美国海军部也毫不落后,竟宣称已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为自己部门的基础设施改采购美国或盟国提供的电池。

今年3月,美国海军部还曾进一步表示,将确保在政府运营中不会使用达到所谓“公用事业规模”的中国电池,这意味着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将基本放弃使用中国生产的电池。

然而,美国能源部在2023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控制着全球最大的电池和电池材料产能份额。这份报告称,虽然中国宁德时代公司在美国的业务和产品并不涉及数据收集、出售或共享,也不能直接与电网或任何其他关键基础设施互动,但是生产电池所需的钴矿原料很多来自中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电池市场的格局。无论如何,美国能源部报告给人的感觉像是自我打脸,因为电池或者电能储存设备,确实和电脑芯片很不一样,留不了数据侵入的后门。电脑可以上网,电池不可能上网。要搞信息安全,就要和电池过不去,是个笑话。

美国禁用中国产电池,无疑会增加其军事部门的经济成本。目前中国在新能源相关科技方面是领先世界的,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未来电池会在军事设备中发挥重要作用,性能优质的大储量电池会在无人机、无人艇、战舰和基地基础设施中广泛使用。美军禁用中国产的电能储备设备,意味着美军需要投入更多的采购资金,而电池设备的性能却不一定能有同样好的质量。一旦发生冲突的时候,美军即使战斗力不会受到影响,也会大大增加持续军事行动的成本。

其实还有一个类似的案例,那就美国军方发现F35战机使用大量中国产的合金零件,去年曾经严令禁止,后来发现有些零件实在是暂时找不到替代来源,于是默默放弃禁令,留待以后再说。禁止F35上使用中国产零件,完全与中国制造业脱钩的话,也会对美军的军费成本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从这一角度看,美国的军事实力并不会因为禁用中国产品而变得更强,反而很可能会因此更加削弱。因为更高的军事成本将对美国参与的海外冲突造成更大的压力,考验着美国干预海外事务的能力。比如像俄乌战争和哈以冲突,不是花了美国大量的装备和钱吗?如果武器装备价格再高点,是不是更花不起了?

总的来说,耶伦的指责和美军禁用中国电池的行动,更多地反映了美国的一种政治和经济策略,而非真正的战略优势。

放弃便宜的和好的,就有优势和安全了?
0 阅读:16

筹海者张晓东

简介:历史与军事学者,上海社科院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