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山河诗长安》古今对话太感动!西安游客暴增,出行备能量餐

谦奇评论 2024-02-18 17:57:28

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上演的节目《山河诗长安》,以古代诗词为灵感,将长安的美景和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壮观的舞台呈现了盛世长安的繁荣与辉煌,引发了观众们的强烈共鸣。

千人齐诵《将进酒》的震撼场景更是迅速席卷全网,大唐不夜城再次呈现盛世长安的恢宏景象,这一瞬间被誉为“赢麻了”,许多观众更是被感动得泪如雨下。

这一场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在这个节目中,我们见到了曾出演影视剧《庆余年》中范闲一角的演员张若昀。

范闲在剧中因一口气念出百首诗词而被称为诗仙。

在这个节目中,“李白”和范闲跨越时空相见,这样别出心裁的安排赢得了网友们的一致点赞。

有网友表示:“诗仙‘李白’和小范大人的跨时空对话,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当由陕西人张艺谋、贾平凹、闫妮、刘奕君、白宇吟诵的千古名句响起,笔墨诗词仿佛在大唐不夜城上空绽放。

在古代诗词的观照之下,今日的长安描摹勾勒出现代西安的风姿。

这些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如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出了勇于追求、自信、不落俗套的精神。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描绘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层思索,展现了对世间美好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则在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中,流露出诗人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王昌龄的《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情厚谊。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也是对新时代下西安作为航天科技重镇的特殊地位的表达。

这些精彩的诗句,勾勒出了古人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照,也寄托着现代人对美好的向往。

随后西安旅游爆火!

“我现在的IP地址可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气息扑面而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兴奋地分享。

如今的西安,不仅仅是古都的代名词,更成为春节假期的热门旅游胜地。

从《山河诗长安》的诗词对话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古今交融的历史脉络,在这座城市里绵延不绝。

春节期间西安旅游火爆,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据统计,春节期间西安旅游收入预计将超过300亿元,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西安在春节期间旅游的火爆,绝非虚言。

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西安的酒店预订率飙升至90%以上,旅游人数将达到新的高峰。

大雁塔、秦始皇陵、大唐芙蓉园、碑林……这些响当当的名胜古迹,哪一个不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

游客们纷纷表示,来到西安,就是来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大雁塔高耸入云,诉说着唐朝的辉煌与佛教的深远影响,塔内的佛教文物和艺术珍品,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而大慈恩寺则以其宏伟的规模和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成为游客们感受唐风古韵的绝佳去处;大唐芙蓉园则以其千亩的占地面积和精彩纷呈的文化演出,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景象;碑林里面名家之作林立,让我们感受跨越千年的文化气息;更不用说“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面那贯穿中华文明的脉络;而最多游客驻足的是西安的城墙,在城墙上面不仅有历史的厚重,还能俯瞰整个西安古城。

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使得西安在春节期间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火爆的背后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网友们纷纷吐槽,景点人山人海,堵车现象严重,排队时间长达数小时。

对此,西安市旅游部门迅速作出反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主打一个“听劝”!

他们加强了旅游交通管理,提高了运力,确保游客能够顺畅地前往各个景点。

同时,他们还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让游客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西安旅游,西安市旅游部门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门票优惠、特色旅游线路推荐……这些举措无疑为西安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游客,我们也可以在出行的时候多做一些准备,万一遇到突发情况,人和车太多,有可能会被困在旅游途中,或者在景区内,等待救援的同时也要自救。

首先就是得保证食物充足,特别是冬天,一定要带高能高热的食物,维持身体热量。

航天员能量餐就是这样一款高能高热的食品,是我国空间站和航天员专用的食品。

御寒衣物也要多带一件,虽然已经立春,但晚上的气温依然很低,足够威胁到人体安全。

当然,出门旅行并不是一定就会发生意外,但我们时刻都要有一颗“防患于未然”的心,万一意外来临,我们早有准备。

西安的春节旅游火爆现象并非偶然,它是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的自然体现。

面对火爆带来的挑战,西安市旅游部门展现出了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安将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四方游客,共同书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篇章!

0 阅读:162
评论列表
  • 2024-02-20 01:55

    虽然暴增的游客给西安市民带来了生活的不便,但是依然欢迎!毕竟这些文化遗产是属于所有华夏子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