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因相貌太丑乾隆出上联挖苦,却被当场对出,乾隆大喜:赐探花

从波评国际 2023-02-19 01:05:07

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曾经有个规定,五官不全的人是不能高中及第,走马上任当官的。

当官也得看脸,要是长得不好看,或者有什么残疾,肯定没有什么好前程。

1789年,乾隆举办科举考试的时候,就遇上了一位相貌奇丑、五官有残疾的人。

他在朝堂上宣召了这个人,第一眼就料定他肯定不是块当官的好材料,还拿他的样貌做起了文章,给他出了一个上联,想让他知难而退。

怎料瞬间打脸,这人竟然真的有几分才学,脱口而出的下联让乾隆是喜出望外,当场就封他做了探花。

一次意外惹的祸

这个脸有残疾的男人名叫刘凤诰,是江西赤山镇观泉村人,1761年出生。

他奇丑的长相并不是娘胎里带的,而是因为一次意外造成的。

刘凤诰是书香门第,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但是因为工作比较忙,要在外面奔波,很少在家,他小的时候在母亲身边长大,很听母亲的话。

但是母亲身体不是很好,生下刘凤诰之后就一直身怀重病,在刘凤诰4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而刘凤诰很孝顺,一直记得母亲跟他说过的话:一定要好好读书,未来考取功名。

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刘凤诰一直很上进,勤奋读书,把高中及第当作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刘凤诰性格也是十分大胆的,没有很多读书人那种唯唯诺诺的样子,所以他后面才会敢于当着乾隆的面毫不让步,一个劲儿地展示自己的才能,给自己争取机会。

小时候,村里面请了戏班子来演戏,有些演员表演的时候喜欢在台上吓唬小孩,摆出张牙舞爪、凶神恶煞的样子,跟台下的小孩说要把他们抓住杀了,其他小朋友们听了都瞬间吓哭,只有刘凤诰面无惧色。

村里人还跟小刘凤诰开玩笑,说这舞台上是有肉包子的,让他去台上找找看。

他信以为真,爬上戏台找了一圈,没发现什么肉包子,就自己下了台,也不哭也不闹。

这可能都跟他母亲死得早,父亲和祖父又都在外面教书,他缺乏管教,是散养着长大的有关系。

但是,孩子总不能没人管,为了孩子的长远考虑,也为了刘凤诰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他父亲就把他送到了他舅舅那里。

刘凤诰舅舅家家庭氛围很不错,也有很多的书籍资源,刘凤诰就这样慢慢走上了读圣贤书的道路。

在舅舅家的日子里,刘凤诰终日沉醉在故纸堆中,文采与日俱增,旁边的人都争相来考他,给他出对子对,他每一次都能给出精彩的回答,简直成了对对子大王了。

发现孩子的文学才能之后,父亲决定对他进行重点培养,把他接回了家,亲自教他,这就让刘凤诰的读书生涯有了更好的保障。

当然,刘凤诰从来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读完书之后他就开始跑出去玩了,很调皮的一个小孩。

刘凤诰很喜欢射箭,有一次村里面举办射箭比赛,他也跑去参加,没想到就是这回惹出了大麻烦。

他在追着一只箭跑的时候,那箭突然调转了方向,直朝着他的眼睛飞了过来。

从此之后他的眼睛上就多了一道伤疤,看上去很不雅观,一点都不像是个有出息的读书人。

被皇帝开涮

自从受伤之后,刘凤诰的心里就一直有个疙瘩,但他也明白越是遇到苦难,就越需要学会克服。

他始终记得他母亲嘱托给他的话:一定要好好读书,早日考取功名。

刘凤诰的勤奋和聪明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他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良人的帮助,3岁时遇到的老师蒋元益就是其中一个。

蒋元益参加过科举考试,也入朝做过官,但是因为仕途不顺,政绩不好,最后流落到了江西成了个教书先生。

刘凤诰的才气和努力让蒋元益很受触动,他最终决定收下这个弟子,带他参加科举考试。

有了恩师的帮助,刘凤诰的科举生涯展开得非常顺利,15岁就中了秀才,18岁的时候又中了举人。

刘凤诰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放在当时来看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很少人能够做到,他因此很快入朝做了官。

但是因为相貌丑陋,他的仕途和他的老师一样,也不是很顺,受到了很多人的排挤,没什么人支持他。

刘凤诰又一次感受到了挫败,但他坚信多读书总是没错的,既然官场不好混,所幸他就潜心研究学问,总有一天他这匹千里马能找到自己的伯乐。

终于在1781年,刘凤诰认识了李湖。李湖欣赏刘凤诰的才华,觉得他写得一手好诗,就想让他当自己的女婿。

刘凤诰知道到后非常高兴,因为他终于得到贵人的赏识了,在李湖的举荐之下,他决定参加殿试。

参加殿试对于刘凤诰是一次考验,因为他的眼睛上有伤,看东西比别人慢,所以作答起来不是很顺利,险些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答题。

这一切主考官都看在眼里,他在收卷子的时候瞥了一眼刘凤诰写的内容,瞬间就被打动了,觉得这个人不一般,是个人才。

他当即决定为刘凤诰延长作答的时间,刘凤诰因此终于写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这是刘凤诰的第三次殿试,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他理想的成绩。

乾隆皇帝在看了刘凤诰的答卷之后,也是非常赞叹,觉得他写得非常好,当场就说要召见他。

但就在他看见刘凤诰样子的时候,失望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想象中的人中龙凤,竟然会是一个眼睛有伤疤、样子如此难看的“独眼龙”。

科举考试中本来就有五官不全的人不能入朝做官的规定,加上乾隆自己也不是很喜欢刘凤诰的长相,就想让他知难而退,放弃这次科举考试的机会。

他给刘凤诰出了一个上联,说:独眼不登龙虎榜。

这也是在告诉刘凤诰,他这个皇帝并不是在以貌取人,而是要考一考刘凤诰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

乾隆告诉刘凤诰,如果他真的有学识,一定会得到重用,如果只是浪得虚名的话,就要请他回家了。

精彩作答拿下探花

听了乾隆皇帝的上联,刘凤诰其实是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的。

但是他并不因此感到气馁,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是冷静沉着地应对,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对出了漂亮的下联,一句“半月依旧照乾坤”,让乾隆皇帝笑了。

刘凤诰的这个下联不仅接住了乾隆皇帝的梗,而且表明了自己向他效忠的一片赤诚之心。

他的意思是自己虽然样貌丑陋,只有一只眼睛,是个残疾人,但是只要有本事,有热情,就一定可以像月亮照亮天地一样,给朝廷办好事情。

这到底是要胆子大,有足够气场的人才能做到。

乾隆皇帝的笑,不仅是因为刘凤诰这下联对得漂亮,也因为他给自己找到了台阶下。

很快,他又给刘凤诰出了一联,说: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是摘星汉。

其实,这个时候乾隆皇帝就已经决定重用刘凤诰了,他是在借着这个题目告诉他,自己就是那个摘星人,是他的伯乐。

刘凤诰自然也是高兴坏了,知道自己已经赢得了皇上的欢心,说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这是告诉乾隆皇帝,不用多想,把探花这个位置给他就对了。

乾隆自然顺了他的意,他知道这个人虽然相貌丑陋,但是一定可以在朝中干出一番事业,颜值虽然重要,但是真才实学才是更重要的。

朝廷虽然有朝廷的规矩,但是规矩也是可以打破的。

于是,脸有残缺的刘凤诰就这样入朝做了官,还得了一个“江西大器”的称号,后来也有人提到他就说“江西才子”。

乾隆先是让刘凤诰做了翰林院编修,没多久又提拔他为侍读学士,后面还让他做了提督广西学政,显示了对他的由衷赞赏和充分信任。

到了嘉庆皇帝执政之后,刘凤诰在领导面前的风光依旧不减。

嘉庆皇帝知道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很深,就派他到山东当了学政和当地的乡试考官,管的就是人才选拔的事情,嘉庆皇帝希望他能为自己找到更多像他一样优秀的人才。

刘凤诰在皇帝面前的风光也招致了他人的嫉恨,官场上依旧有很多人不给皇上面子,像以前一样开刘凤诰的玩笑。

但是,刘凤诰从来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这也得亏是他从小胆子大,心态好,当然也是因为后面有皇上撑腰。

遇上有些做得特别过分的,他还会直接怼回去,灭了人家的嚣张气焰。

可惜的是,刘凤诰再怎么聪明过人,也难抵挡小人的暗算和背后告状。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随性做了一首讽刺宦官的诗,说:山高皇帝远,人少畜生多。

谁知道就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听了很生气,觉得刘凤诰竟然把自己跟畜生相提并论,简直岂有此理,瞬间失去了对他的喜欢。

后来,刘凤诰担任吏部侍郎在浙江督学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一个盐商出身的学务官,想贿赂主持乡试的官吏,让自己的儿子在科举考试中有个好成绩,刘凤诰正好是那次考试的监考官和批卷人之一。

这件事情很快就败露了,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在议论,还没等到放榜,就有人在抚署把高中的名单给贴了出来。

在这份名单旁边还有一副对联,言词非常嘲讽:监临打监军,小题大做;文宗代文字,矮屋长枪。

这说的分明就是刘凤诰帮着改这位盐商儿子的答卷。

主管那次考试的官员一下子就慌了,赶紧把那人的名字从名单里给划了,但是事情已经传了个遍,现在才想到要弥补,已经无济于事了。

刘凤诰的仇家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感觉抓到了一个大把柄,马上上报给了朝廷。

刘凤诰知道自己不能再有黑料了,赶紧跑到放卷子的库房里,给了看卷子的一万两银子,让他把自己修改卷子的证据销毁。

但是这个看卷子的已经快六十岁了,胆子小的很,说自己光棍一个,无儿无女的,要这么多钱也没用,不想帮着刘凤诰干这违法的事情,两个人拉扯了半天,刘凤诰又把银子加到十万两,这个看卷子的还是没答应。

最后,皇帝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本来就对刘凤诰没好感了的他,现在更加生气了,彻底不再重用这个他喜欢了这么多年的人,还把他贬到了鸟不拉屎的黑龙江去。

本来皇帝是要把他发配到伊犁的,后来又觉得伊犁还比较繁华,嫌罚得太轻了,就改到了黑龙江,可见皇帝对他实在是失望透顶了。

被贬之后的刘凤诰依旧没有放弃希望,他始终相信读书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无论年轻还是年老。

他在黑龙江潜心研究学问,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才能,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歌,嘉庆皇帝看了之后也不由心生钦佩。

1818年,刘凤诰再次靠着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又得到了嘉庆皇帝的重用,得以入朝做官,直到六十岁退休,在扬州安享晚年,1830年才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看了刘凤诰的传奇人生,很多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读书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刘凤诰的一辈子遭遇了太多的挫折和磨难,遇到意外伤害,遭受他人的冷眼,还被小人陷害,但是他从来没有自我放弃过,始终对未来保持着乐观和希望,潜心阅读和学习,最终战胜了磨难,迎来了自己的胜利。

他一生著述繁多,像三十二卷的《存悔斋集》,七十四卷的《五代史记注》,还有四卷的《江西经籍志补》都出自他的手笔。

刘凤诰也是不靠颜值,靠真本领获得人生成功的典型,都说当下是个看脸的时代,但是比脸更有用的永远都是真才实学。

就算长相丑陋,但只要内心坚定、善良,努力拼搏,充实自己,终有一天也能找到自己的伯乐,活出自己的精彩。

0 阅读:5

从波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