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对宰相的称呼

三峰山 2023-11-21 10:22:46

宰相,是对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俗称,但他不是官职名称。“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称呼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丞相,官职名称。丞相只有在掌握决策权时,才能被称为宰相。就是除了帝王,他是最牛的官。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称呼也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尚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宰相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管仲是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设立宰相一职。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左丞相”,“右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汉武帝时,起用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事务,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

汉成帝时,建立三公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为三,三公实际是三个宰辅。

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

东汉初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以后,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仅成为一种空衔。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

汉献帝时,又设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三国时期

魏国称为相国,蜀汉延续用丞相,吴国最初也是用丞相,后来设立左右丞相。宰相的权限在各国也不同,魏国的相国钟繇、华歆执政,不掌兵权,军权由大司马执掌。司马昭担任相国时封晋公,始执掌军权。蜀汉仅诸葛亮担任过丞相,执掌军政大权,吴国的丞相开始也不掌军权,陆逊任丞相时执掌军政大权。

南北朝

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仆射、中书舍人。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隋朝

隋朝开始实行三省制度,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朝

唐朝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舍人、门下侍郎是宰相。尚书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任宰相职。唐高宗后,尚书仆射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参议朝政的百官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衔的也是宰相。

管仲

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基本都是以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各部尚书、侍郎及他官加同平章事均为宰相。

与唐代相比,五代时期宰相制度的一大变化是,宰相的品级得到统一固定和提高。宰相制度出现了首席宰相的制度,并被沿袭下来。

宋朝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

元丰改制前,设宰相三人,依次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昭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集贤殿大学士。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设宰相两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

南宋初,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副相。南宋孝宗以后,又以左右丞相为宰相,仍复参知政事副相。此外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宰相。

元朝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左右丞及参知政事皆是宰相,最多至十多人。

明朝

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被废。后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内阁无相名,有相职;无相权,有相责,内阁大学士不是宰相。

清朝

清朝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职,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机处只是传达皇帝命令的传达室,军机大臣也不是真正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晚清实施新政,仿日制设内阁总理大臣为行政机关首长。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

6 阅读:153

三峰山

简介:自驾游,跑步,足球,历史,军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