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陆筱芮 2024-04-13 23:11:51

"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9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开头。只一句话,就把我所有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了。从这里开始,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慢慢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开头一幕,在殡仪馆,人死后的贫富贵贱之分,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火葬场也分普通区和贵宾区。

死无葬身之地,在那一刻竟然变成了一种祝福。

书中描绘了许许多多现实中荒诞的事件。

比如,警察局的人说,以为背着包进来是送礼的,谁知道是来杀人的;比如被医院说成是医疗垃圾的20多个婴儿;比如谎报伤亡人数;比如被强拆逼得无家可归的那些普通人;比如只是想给女朋友买块墓地,却只能通过卖肾的方式……也许看起来荒诞至极,但有时候

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所有人盼望的人人生而平等从未得到实现,只能在死后,在所谓的"死无葬身之地"找到"人人死而平等"。

书中将"死无葬身之地"描绘成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在这里没有不公,没有歧视,没有争执,只有人类灵魂之间最单纯的关爱与温暖,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书中描述了现实世界冰冷无情,通过一桩桩一件件,道出了世界的不公,底层人民生活的悲哀,但是,在这本书整体压抑的氛围中,也塑造了许多温情。比如,杨金彪舍弃婚姻,决定收养"火车上生下的孩子";比如,伍超不惜卖肾,也要让自己的女朋友安息……致郁的同时,也带给了我很多治愈。

在这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乌托邦中,每一个人,无论生前如何,死后,不论贫富、美丑,在这里都不再重要。每个人都只是在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这对彼此的关爱。

我某一瞬间在想,如果我们的世界也能像这里一样,每个人都摒弃世俗的偏见,用心去感受自己,感受他人,感受世界,那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