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曼陀菲尔9:军人在战场上有自己的一套行为逻辑

巴巴维维 2024-05-15 08:02:59
【人物篇】曼陀菲尔9:军人在战场上有自己的一套行为逻辑

1944年5月2日这一天,对苏军元帅、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来说是耻辱的一天。他本以为能如愿拿下德军驻守的特尔古——弗鲁莫斯城,却没有想到遭遇重大挫折。

如果根据曼陀菲尔上报的数字,“大德意志”师(简称GD)在第24装甲师以及空军的配合下,共击毁苏军坦克300~350辆。

不过战后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数字被夸大了。曼陀菲尔在创作这份报告时应该是忽略了一点,乌克兰第2方面军虽然有两个坦克集团军参战,但他们的坦克加起来也不过500辆。如果第一天就被干掉了300多辆,那科涅夫还怎么发起后面的攻势?

人们普遍采信另一个统计数字,它来自驻GD师的战地记者,他认为苏军在这一天损失了96辆坦克,其中有56辆是GD师的坦克团击毁的,其余则是德军的空中火力、地面的高射炮和反坦克炮火力,以及友军第24装甲师的贡献。

尽管如此,“大德意志”师在5月2日取得的战果也已经足够辉煌了。而对面的科涅夫并没有为此战上报战斗损失,他本人所写的《回忆录》对这一天的战斗也只字未提。

5月2日晚,科涅夫调整了部署,他决定放弃四面出击的打法,改为集中一路突击。主攻方向选在特尔古——弗鲁莫斯西北(苏军曾在5月2日在这个方向打到该城仅3公里处);进攻宽度为10公里;进攻兵力包括四个步兵师、2个坦克军(共180辆坦克)以及方面军全部炮兵部队。

德军也在调整部署。除了GD师以外,第57装甲军军长基希纳又派来了强援。经过调整后,驻守在城西北的GD师的装甲掷弹兵团得到了师属装甲工兵营的增援;GD师的燧发枪团依旧驻守城东北;两个团之间的结合部则填充了第24装甲师所属的一个装甲掷弹兵营。

在城西,曼陀菲尔把坦克团重新部署在这里。基希纳又给曼陀菲尔调来了党卫军第3装甲师(骷髅师)所属的一个团级战斗群;第24装甲师的两个战斗群(团级)也加强在这里。

这样一来,德军在特尔古——弗鲁莫斯城集结了相当实力的装甲部队。

5月3日清晨,苏军的4个步兵师和180辆坦克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重新出现在特尔古——弗鲁莫斯西北方向。与此同时,科涅夫还在该城的正北投入了一支辅攻部队,兵力为3个步兵师和70辆坦克。

在城西北,GD师装甲掷弹兵团的防线遭受着一次次猛攻,但曼陀菲尔组织的密集火力网将其一一化解。

在阵地前方,德军预设的雷场和反坦克堑壕迟滞着坦克的推进,在阵地上,掷弹兵们借助掩体、防空洞和地堡疯狂地扫射苏军步兵。在阵地周边曼陀菲尔部署了又一层机枪火力网、迫击炮和反坦克炮,阵地后方不远处还安排了占据有利地形的88毫米高射炮和野战炮。

机动待命的坦克团也向苏军发射致命的远程炮火,还时不时冲上前去,将少许突破进来的苏军坦克逐一摧毁。

相比之下,辅攻方向的苏军进展略好。苏军经过苦战在GD师燧发枪团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但德军并未慌乱,两个营紧紧守着阵地,从两翼向突破口输送火力,将冲在前面的苏军坦克旅与身后的步兵分割开。

就在苏军进攻部队稍显迟疑时,德军第24装甲师的一个营在12辆坦克的支援下发起反击。苏军坦克和被隔开的步兵经受不住三面重击,极为狼狈地撤到了第256号高地才止住溃败。

这样的厮杀持续了一整天,苏军昨日还能突破德军阵地和形成威胁,今日则在铜墙铁壁面前寸步难行,而且损失比昨天更大。科涅夫在当天的作战日记中写道:“进攻完全失败!”

5月4日,苏军在几个狭窄地段上进行了两小时的炮轰,而后又像前两日一样,多达5个团的步兵在130余辆坦克支援下进行重点攻击。但当日的所有攻势无一例外地均遭挫败,德军以同样凶猛的炮火、步兵和坦克凌厉的协同反击挡住了任何突破,战事结束时苏军又损失了1500人以上。

在已有“够娘养的高地”之称的第256号高地,双方的小股兵力竟日厮杀,GD工兵营一次次攻占了高地、又一次次被赶下来,双方谁也无法牢牢占据。4日夜,科涅夫决定放弃攻击,命令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全线后撤休整,但为预防德军可能乘势发起反攻,他又命令罗特米斯特罗夫将一部分坦克留下支援步兵。此时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还剩下148辆坦克和67辆自行火炮,但能投入作战的并不多。

波格丹诺夫的第2坦克集团军也撤出了战斗,该部在6日时仅剩下4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5月5日和6日,战场上只发生了少许战斗。苏军已经无力进攻,德军正在酝酿反击,但目的仅仅是改善防御态势,以及破坏苏军的下一轮进攻。

GD师的坦克团和燧发枪团从前线撤了下来,以便重新集结后再向特尔古——弗鲁莫斯城正北发动进攻。在他们的右翼,第24装甲师将沿着向北的公路进攻,目的是拔除苏军据守的两个据点。第46步兵师则向西调动,以恢复被苏军占领的阵地。

5月6日晚,一名空军上尉来到曼陀菲尔的指挥部,告知对方元首将在次日接见他。

此时前线很平静,各部队都在抓紧反攻准备。于是曼陀菲尔登上那名空军上尉驾驶的飞机,离开前线返回德国巴伐利亚。临行前,他还带上了5月1日击毁苏军“斯大林”式重型坦克时拍摄的照片,以及从苏军手上缴获的这种坦克携带的大口径炮弹(斯大林坦克装备了122毫米火炮)。

5月7日中午,希特勒和曼陀菲尔共进午餐,陪同的是德国青年团领袖席拉赫。此人曾在GD师服役,与该师很多军官熟识。他大加称赞了GD师在罗马尼亚北部的表现,还邀请曼陀菲尔到维也纳休息几天(席拉赫当时担任奥地利总督)。

曼陀菲尔也不推辞,午饭后他接上自己的妻子,一同跟席拉赫去了维也纳玩儿了三天。

曼陀菲尔不在的几天里,德军在特尔古——弗鲁莫斯地区的反击如期进行。参与行动的包括“大德意志”师、第24装甲师和第46步兵师。战斗于5月7日打响,科涅夫又急忙把正在后方休整的坦克部队调了回来。

这次反击的焦点依旧是第256号高地。苏军一侧的地势本来就低,突兀的第256高地显得格外醒目,而且身处在那里,可以观察到苏军在这一地区的所有阵地,并清楚所有的兵力调动。

GD师燧发枪团在一个坦克营和师属突击步兵营的配合下,一举攻占了第256高地。得知此事后的科涅夫大发雷霆,他叫来近卫第35步兵军军长戈利亚切夫中将以及第27集团军的炮兵主任,威胁将他们送交军事法庭。

8日清晨,苏军即组织兵力发起反扑,并重新夺回了这个制高点。此后数日,双方在这里反复争夺,第256高地也几易其手。当苏德双方都打累时,战场上也就恢复了平静。

没能拿下第256高地让德军很不甘心。他们在罗马尼亚组织的唯一的反攻也在平静的战场上酝酿中。

不过科涅夫已经完成了在罗马尼亚北部的使命——苏军为了筹备在白俄罗斯地区的攻势(巴格拉季昂行动),将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调往中央战线,他留下的空缺被科涅夫填补。这样一来,在罗马尼亚打得并不怎么样的科涅夫竟执掌了苏军兵力最强的方面军。

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马利诺夫斯基,他之前指挥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指挥权则赋予刚刚指挥完克里米亚半岛战役的托尔布欣。

在确定了白俄罗斯是1944年夏季的主攻方向后,苏军统帅部开始对前线兵力进行调整。罗马尼亚战场的两个坦克集团军被调走了,其中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划归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第2坦克集团军则追随了自己的老长官。

值得一提的是,与“大德意志”师多次交手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当然两支部队不在一个级别上)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进攻的路线大体上就是1941年曼陀菲尔所在的第7装甲师的经过的路线,只不过方向刚好相反。

5月下旬,德军通过空中侦察发现苏军正在大规模的调动——苏军统帅部从罗马尼亚抽走了4个集团军,除了两个坦克集团军,还调走了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和近卫第5集团军(司令员扎多夫),又给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调来了大兵新兵,以及第4坦克集团军和几个独立坦克军。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此时也实力不俗。舍尔纳手上有60多万人,其中包括已经恢复元气的9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

舍尔纳和沃勒尔(第8集团军司令)将反攻的方向选在特尔古——弗鲁莫斯地区。目标还是很有限,依旧以改善防御态势,破坏苏军攻势为目的(打回乌克兰已经完全不敢想了)。

反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投入4个师(含两个2装甲师),于5月30日展开行动;第二阶段还是4个师(含GD师和第24装甲师),于6月2日发起进攻。

曼陀菲尔组建了两个战斗群,分别以装甲掷弹兵团和燧发枪团为主体,然后将坦克团拆开,分别编入两个战斗群。

进攻开始前,GD师将特尔古——弗鲁莫斯城的防务交给了党卫军第3装甲师(骷髅师),然后在该城以东地区完成集结。

战斗在5月30日如期打响,不过苏德双方的战报都非常夸张,战后引发了广泛的质疑。这种“亩产十万斤”的大话不听也罢。

实际情况是德军第一阶段的攻势没有取得大的进展。沃勒尔为了有所收获,还将集团军预备队第14装甲师调了上去,但苏军也得到了增援。激战终日,德军撤回了进攻出发地,一场突击也沦为一场消耗。

6月2日,包括GD师在内的四个师出动。起初进展很顺利,德军在9公里宽的正面打开了数个缺口。不过GD师在向纵深推进时,遇到了苏军布设的雷场和反坦克阵地,苏联人还用“喀秋莎”给德军洗刷一新。

GD师的装甲掷弹兵战斗群在付出巨大伤亡后,取得的战果不过是逼迫苏军第202步兵师后撤;燧发枪战斗群也将苏军第337步兵师逼退。第一天的战斗,德军夺取了几处高地和据点。

6月3日,苏军的坦克军抵达战场,德军的局面更加艰难。战斗焦点在一个名叫埃普雷尼的地方,曼陀菲尔将两个战斗群都投入到这里,与苏军第16坦克军捉对厮杀。

第16坦克军所剩的坦克也不多,大约有20辆,不过其中包括几辆“斯大林”式重型坦克。战后曼陀菲尔对这种型号的坦克评价极高,认为它是苏军在战争期间综合性能最出色的坦克,甚至超过了德军的虎式。它的重量与豹式坦克相当,机动性也相当,但因为拥有122毫米的火炮,所以具有更强的火力。唯一的缺陷就是携弹量仅有28枚,远低于豹式的81枚。

第16坦克军向GD师发起了反突击,并与一个机械化旅联手阻止了德军的攻势。

双方就这样来回厮杀,彼此消耗着对方的实力。曼陀菲尔的“大德意志”师自6月2日至7日伤亡巨大,仅医疗队就接收了2000名伤员。

6月8日,GD师从前线撤下来,在雅西以南100公里的地方休整。其间他们得到了40辆豹式坦克、6辆虎式坦克,其他作战单元累计获得了145辆装甲运兵车。

此前几天,GD师发生了一起违纪事件。

一名厨师在距离驻地不远的一个农场偷了一头牛,其间还有一些士兵负责掩护。当晚这名厨师给大家做了一顿非常丰盛的晚餐,很多人都享用了一番。

农场主随后向罗马尼亚当地政府检举了此事。若在苏联境内,这种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友邦”罗马尼亚就不一样了。罗马尼亚当局此时已经跟德国貌合神离,昔日的“低三下四”已经消失了,他们要求德方严惩违纪者。

事件惊动了高层,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舍尔纳是出了名的“疯子”。他对苏联人狠,对自己的士兵也同样敢下死手。在舍尔纳的干预下,随军法官判处这名士兵极刑,而这名法官在那一晚也吃了厨师做的牛肉。

厨师的行为有错但不至于处死,曼陀菲尔有心袒护却又无能为力(估计那个农场主也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他也是被利用的对象)。不过GD师还是找到了发泄愤怒的出口。趁着战斗进行时,德国人把手榴弹扔进了这家农场,后来苏军的炮火也把农场付之一炬。

GD师很快就撤离了这片地区,把防务交给了罗马尼亚军队。他们的下一个战场是老家——东普鲁士。

1 阅读:67

巴巴维维

简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