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怪故事:盗贼、赵和尚、景家宅

历史智 2024-05-08 22:00:44

盗贼

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的儿子,多次派士兵拿些东西去集市上出售。曾手持象牙笏板到有钱富户家推销,富人追问他道:“这是我家的东西,你从哪里得来?”

那士兵无言以对,只好如实说出,这家主人急忙进屋取出小竹箱,打开一看,果然那象牙笏不见了,证明象笏是被贼人盗走,随即扭送士兵到官府告状。

当时,阆州城内有好几家被盗,盗走财物很多,各级官府悬赏缉捕賊盗,多日未有捕到贼人。

被盗居民,听到捉到偷盗象笏贼人,纷纷到县府投诉,官吏们一一问明,记录在案,继续审问那士兵,口供仍和原来一样,

郡守韩某把这事告诉了几个副职,通判对儿子很惑疑,偷偷地进入书房,见书房内摆放的衣服、器具、古董玩具等贵重物件,都不是他自己原来所有,不由大惊失色,呼唤儿子询问,儿子说是偷盗人家东西。通判知道后,大怒说道:“我太不幸,生了你这个挖墙偷盗的贼人,世上的耻辱,莫过于父亲看到儿子作盗贼。”

命令士兵擒捕送府治罪,而他儿子却面不改色,一点也无惧色都守韩某,以好言相劝,诱导他承认罪过,痛改前非。

说:“我和你父亲同僚为官,为你前途着想,只要你将各家原失财物,一一送交本人,必然宽大于你,不再追究。”

随派兵监督到他室内,全把赃物追回,这少年指着某物是某家的,某钱是何家,韩某派士兵一一将钱物归还失主。

最后还剩一双皮袜,没有失主姓名,少年诚恳请求说:“愿将这双皮袜赠送我。”

韩副守问要这破皮袜有何用处?少年回答道:“有一天我上子城城墙,见到这双皮袜在城墙底下,我就穿试,刚穿上袜,便腾空而起,在天上行走,如行平地,自从有了这双袜,想进哪家就去哪家,就是大白天也不被发觉。”

韩越加不相信,还给他那双皮袜,看是真假。那少年很高兴,才穿上袜,便飞升房顶,没有一点障碍,像飞行一般,不知去到哪里了。

笔者的妇侄儿张寅任临桂丞,听灵川县尉王琨说此事,这是近年来的事,不想显露人家姓名,因为不清楚是否确实。

赵和尚

宗印和尚,姓赵,原是陕西一个读书子弟,因为看不惯世俗炎凉,人情淡薄,遂削为僧,出家当和尚。

宋钦宗靖康(1126)时,宋印和尚到了长安(今西安),住进一所古刹大庙,供佛念经,赵和尚喜欢谈世间新闻奇事,他嘴舌流利,谈起话来如行云流水。

当时金兵大举进犯中原,烧条捕坏,弄得民不聊生,宋将范谦叔左丞帅京城将兵,节制五路军马,正奋勇抵抗金兵。

见了赵和尚舌锋流利,随机应变,是个不可多得的领兵帅才,非常高兴,随邀他府上,请他脱下袈省换上儒服。

范谦叔同他一路朝拜华山庙,他说愿从范将军一齐抗击金兵,教济世民,范谦叔在适当机会为他任命了官职,在艰难中能随军抗金,颇有功劳,逐渐升到直龙图阁,不久隶川陕宣抚司,也给他数千人马。

赵和尚对客人常讲大话,他说:“我很注意研究释迦牟尼佛教原理,所以从中学到辩论事物的方法,在古佛群中,可与净明、维摩高僧相比。

至于说古道今,精练官场的事,于普天下文官相比等级,我可数第一;料敌应变,决策两阵谁败谁胜,同天下武官相比较也为第一;若住的四面都是山岗,两军正在打仗,我就可为盗贼第一人。我是不敢多让的。”

听他吹大话的客人,只听不敢答声。赵和尚评论人物时,说话凶险并且好骂人,这都是他天生的性格。

赵和尚受到范将军重用,得了志,前后收五百人,都起法号叫“宗印”,和他法号一样,使他们代替他自己。赵和尚虽年已六十多岁,早就还俗,但不娶妻,只买小妾二十人。

后来,因为年纪老了,解除兵权,回到住处闲居,没停几年,得了疾病,内脏出毛病,不停地痢泻,病得不成人形,他买的二十个小妾亦都不管他,一个一个跑了出去。

又喜欢把自己拉下来的粪便往嘴里吃,有人看见很奇怪,说他大粪怎能当作食物,赵和尚慢不经心地回答说:“你们怎能知道这种味道的美好呢!”

这样他又停了十几天,就死去了。有人说,这是因他爱骂人,口上作孽得到的报应。

有个人叫席大光,任河中太守,得过他的帮助。这时正好在湖南任统帅,便施舍千余僧人斋饭来超度他。赵虽然做了高官,人们仍称他赵和尚。

景家宅

达州(今四川达县)江外,有一家姓景的居民,住的宅院很宽大,宅院一旁古冢屹立,森然可怕,经常有鬼妖出现,在这里居住的百姓人家,得不到平静安宁,纷纷迁移到城里,透避鬼妖侵扰。

笔者的妻子娘家人到四川后,租赁景家房屋居住,岳父的弟弟宗正公,在夏天晚上睡在外面。

三更天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全身都长着毛的怪物,瞪着两眼向上看,慢不经心地往前走,到了宗正身边,用手拍他脖子。

宗正猛然站立起来,大声斥责道:“你两眼瞎了,怎么看不见北斗星在天上?还敢来这里胡闹!”

那个长毛怪物,听见斥责它,便逃走了。

这样,宗正安安稳稳睡到天明。

3 阅读:230

历史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