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台王牌飞行员,架台最先进战机冒死回大陆,享什么待遇?

南斋孤风中 2024-05-15 21:23:32

新中国成立后。

大地重现生机,到处是欢腾的景象。

然而对于生活在对岸的人们来说,前路却依旧迷雾重重。

徐廷泽,就是其中一员。

从小梦想有朝一日,能够驾驶战机翱翔蓝天。

当年他可是排除万难,才考进了空军飞行学校。

然而随着时局的变迁。

他眼见着梦想一点点离他而去。

每当看着战机划过天际,他的内心都会激荡不已。

祖国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自己,却只能无力地注视着。

他知道,故乡才是他永远的根。

渐渐地,一个决定在徐廷泽心中慢慢孕育。

于是,经过反复考虑,他毅然决然踏上了回国路。

成为解放后,首个驾机起义的国民党飞行员。

空军“天之骄子”

1928年,徐廷泽,降生于重庆黔江一个普通家庭。

他自小就对飞翔的鸟儿充满向往。

梦想有朝一日,能够亲自驾驶战机翱翔蓝天。

为了一家生计,徐廷泽被迫加入了国民党军队。

蒋军节节告败,最终战火燃及重庆。

徐廷泽别无选择,只能随着溃逃的大军一同撤退至台湾。

初到台湾,他一度对前路深感迷惘。

可好在天资出众,很快就被选送入空军军官学校接受培训。

理论考试成绩,傲视同窗。

实际操作时,更是游刃有余。

老师们,无不对这个重庆小伙儿赞赏有加。

毕业后,徐廷泽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出色的飞行员。

飞行生涯中,徐廷泽屡建奇功,战绩赫赫。

无论是高强度的训练,还是危机四伏的实战任务。

他都表现优异,圆满达成目标。

凭借过人的驾驶技巧和过硬的空战素质。

徐廷泽很快就在台空军中,成为领军人物。

先后获得“玄武”、“雄鹜”、“翔豹”、“飞虎”、“云龙”、“复兴”六种殊荣,被誉为“天之骄子”。

蒋介石亲自召见。

连续两次宴请徐廷泽与共馔晚餐。

新中国成立后,徐廷泽看到祖国日渐富强,心中燃起了回归热望。

虚假的繁华

那时国内,虽然经济状况百废待兴,条件艰苦。

但人们满怀干劲,上下一心,只为尽早走上小康之路。

反观台湾,虽然在美国钞票的支持下,生活看似“富足”。

可徐廷泽,并未被这虚假的繁华所蒙蔽双眼。

台当局,不过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一枚棋子。

操控着,整个岛屿政权的唱戏走向。

蒋介石只管对民间肆意敛财,权倾朝野,却对人民的利益熟视无睹。

那里再怎么“富裕”。

徐廷泽也清楚。

那不过是为达官贵人,营造的一面错觉镜花水月罢了。

我感到台湾在美国的控制下,军人过着屈辱的生活,国民党当局对外丧权辱国,对内祸国殃民。

在那里当兵,就好像是官僚、资本家的看门狗,受罪卖命的是广大下层官兵,发财享受的却是少数高官显贵。

与此同时,他对祖国和故乡满怀无限思念。

每逢夜深人静时,徐廷泽便会独自望着月光出神。

脑海中浮现的,是故乡温暖熟悉的山川河流。

那蜿蜒的青石小路;

那株枝叶茂盛的老树;

那口古井,每一处都如此亲切。

他的心在那一刻就如离巢飞翔的雄鹰,翱翔于故乡的上空,在记忆中盘旋驻足。

记得年少时期,是亲哥嫂,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

如今耳闻家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又怎能视而不见?

心之所系,身之所往

下定决心要飞回祖国的怀抱后,徐廷泽就开始谨慎细致地做起了准备。

他先是偷偷买了一张详细地图。

研究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线条,脑中不住模拟着飞行的轨迹。

对照着飞行图谱,努力寻找福建地区可供降落的机场,以及空旷的田地。

一次次,他在图上做着标记,反复推算飞行里程与可能的障碍。

直到整个路线,深深地印在了脑海。

就这样,徐廷泽白天依然隶属于部队,按部就班完成训练任务。

但一到夜深人静时,他便独自打开地图,聚精会神做起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模拟。

当落月西沉,黎明将至,客厅的灯火还在闪烁。

终于,在1963年5月的最后一天。

徐廷泽所在的中队,公布了6月的飞行计划。

他如获至宝,原来6月份的第一个飞行日,竟然就排到了他执飞!

徐廷泽的内心无比激动。

连忙找到气象员打听当天的天气情况。

“非常适合飞行。”

气象员笑着对徐廷泽说。

就这样,徐廷泽开始为这趟,注定将改变自己一生的飞行做起了最后的准备。

他细细检查过每一处机件,确保万无一失。

机会来了!

1963年6月的一个清晨。

台湾基地上空万里无云,阳光正好。

徐廷泽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他悄悄将几枚炮弹装载入机炮,以防万一需要使用。

一切就绪后,徐廷泽矫健地爬上了驾驶舱。

系好安全带,发动引擎。

这是他无数次在梦中预演过的一幕,可当真正临场时,他的内心依然忐忑不安。

只见战机缓缓滑行,很快便冲上云霄。

行驶一阵后,徐廷泽听到了其他僚机,报告油表失效的消息。

为避免发生意外,他只好陪同僚机返航。

那眼看就要与渴望已久的梦想渺渺分飞。

徐廷泽的心,如同热油上的蚂蚁团,无比焦虑。

就在僚机刚落地的一瞬间,徐廷泽猛然拉起操纵杆,引擎轰鸣作响,机身一个“鹞子翻身”倏地窜入云层!

他调头掉转,对准早已计划好的航线。

狠狠一推油门,机头直指祖国的方向!

蒋军基地立刻发现了徐廷泽的异常飞行,急忙喊话并发出警告,并立即出动4架战机前去拦截。

就在这时,天公似乎也在考验徐廷泽的决心。

阴云密布,气象骤变,能见度迅速降至最低!

徐廷泽不得不一次次降低高度,紧盯地面寻找着降落的迹象。

生死关头,徐廷泽深吸一口气,强令自己保持冷静。

他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战机,在云层下飘荡盘旋。

前方忽然出现一个小机场,机会来了!

徐廷泽立刻调转方向,低空俯冲,最终安全着陆!

伴着当时台湾最先进的F86战机,落地的巨响。

徐廷泽喜极而泣,几欲跳下机舱亲吻祖国的这方热土。

经历了生死一线的危机,他终于重新踏上了这熟悉的家园。

隆重接风洗尘

归航的第三天,徐廷泽就接受了党和国家的隆重接风洗尘。

那是1963年6月4日。

正值盛夏时节。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亲自代表国防部,为徐廷泽举行了一场简朴而隆重的仪式。

仪式就在校场上举行,阳光耀眼夺目。

刘亚楼英武的身姿矗立在主席台上,徐廷泽则被引领至台前。

空军战士们列队肃立,目光灼灼地注视着这一切。

刘亚楼首先代表党和国家,郑重地授予徐廷泽少校军衔,并为他佩挂上崭新的肩章。

徐廷泽动情万分,难掩内心的激动。

接着,搬过来一个箱子。

里面赫然是2500两重量的纯金!

“这是党和国家对你英勇壮举的嘉奖!”

徐廷泽泪水夺眶而出。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汗水和艰辛都值了。

几周后的6月25日。

周总理亲自率肖华、杨成武两位上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款待徐廷泽。

气氛热烈而庄严,一片欢腾景象。

就这样,徐廷泽开启了他在新中国的崭新人生。

很快,他就被分配到山西临汾的空军十二航校任职。

先后担任过三团副团长、副参谋长、副校长和顾问等要职。

用自己的一身浸饱硝烟的经验,为国防和平事业努力。

2 阅读:202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