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遥远的柯伊伯带的发现和特征

林间有新绿啊 2022-01-17 16:46:38

太阳系中有一个广阔的、未被探索的区域,它离太阳很远,以至于一艘宇宙飞船花了大约九年的时间才到达那里,它被称为柯伊伯带,它覆盖了从海王星轨道延伸到距离太阳50个天文单位的空间,一个天文单位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即1.5亿公里。一些行星科学家将这个人口稠密的地区称为太阳系的“第三区”,他们对柯伊伯带了解得越多,它似乎就越是它自己独特的区域,具有科学家仍在研究的特定特征。另外两个区域是岩石行星的领域,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外部冰冷的气态巨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柯伊伯带是如何形成的

早期的太阳系,太阳诞生后,构成柯伊伯带的冰质物质迁移到柯伊伯带地区的遥远地区,或者在行星形成并迁移到现在的位置时与行星相互作用后被弹射到那里。随着行星的形成,它们的轨道随着时间而改变。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大型气体和冰巨行星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形成,然后迁移到现在的位置。正如他们所做的那样,它们的引力效应将较小的物体“踢”出太阳系外,这些天体分布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中,将大量原始太阳系物质放置在一个可以通过低温保存的地方,每个彗核,也许还有许多柯伊伯带天体,如冥王星和阋神星,都包含与太阳系一样古老且从未改变过的物质。        

柯伊伯带的发现

柯伊伯带以行星科学家杰拉德柯伊伯命名,他实际上并没有发现或预测它。相反,他强烈建议彗星和小行星可能在已知存在于海王星以外的寒冷地区形成。在行星科学家肯尼斯·埃奇沃思之后,这条带也经常被称为埃奇沃思-柯伊伯带。他还推测,海王星轨道以外的物体可能永远不会合并成行星,这些包括小世界和彗星,随着更好的望远镜的建造,行星科学家已经能够在柯伊伯带中发现更多的矮行星和其他物体,因此它的发现和探索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        

从地球研究柯伊伯带

构成柯伊伯带的物体是如此遥远,以至于肉眼无法看到,更亮、更大的,比如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卡戎,可以使用地面和空间望远镜进行探测,但是,即使是他们的观点也不是很详细,详细的研究需要一艘宇宙飞船去那里拍摄特写图像并记录数据。

除了冥王星和阋神星之外,还有另外两颗矮行星从柯伊伯带遥远的地方绕太阳运行:夸欧尔、鸟神星(拥有自己的卫星)和妊神星。夸欧尔是2002年天文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玛天文台发现的。这个遥远的世界大约是冥王星的一半大小,距离太阳大约43个天文单位,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到夸欧尔,它似乎有一个名为创卫一的卫星,两者都需要284.5年才能绕太阳一圈。        

盘形柯伊伯带中的天体被称为“柯伊伯带天体”,有些也被称为“跨海王星天体”,冥王星是第一个“真正的”柯伊伯带天体,有时被称为“柯伊伯带之王”,柯伊伯带被认为包含数十万个直径超过一百公里的冰冷物体。        

该区域也是许多彗星的起源点,这些彗星周期性地离开柯伊伯带绕太阳运行。这些彗星体可能有近一万亿个。离开轨道的彗星被称为短周期彗星,这意味着它们的轨道持续时间不到200年。与周期都比较长彗星似乎从发出到奥尔特云,它是对象的集合球形延伸出约的方式向最近的恒星的四分之一。

8 阅读:1995
评论列表
  • 2022-01-26 10:31

    绕行循环时间/期间/期次

  • 2022-01-17 17:41

    细胞膜

  • 2022-02-01 09:24

    请问柯伊伯带是平面还是球面?

    晓静 回复: 剑胆琴心
    为什么没合并成一个大球呢?少了什么东西?
    剑胆琴心 回复:
    类似甜甜圈!大尺度看是平面!
  • 2024-01-01 07:58

    道者 规律也 电磁力是宇宙一切变化的力量 宇宙 地球是一个变化两点都变化的电参数 带电体之间的力量是变化的电磁力 物体之间不但有引力 还有斥力 只是大小不同 二者相互依存 在一定范围之内相互转换 是电磁力人与人之间 国与国之间 人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电磁力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分为引力和斥力及转换宇宙法则是一杆称 即平衡或是公平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

  • 2023-06-11 22:22

    感谢分享[鼓掌]

林间有新绿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