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双非”高校排名:深大第二,浙工大第三,杭电前十

择校分享 2024-03-13 09:01:12

双非院校是指非“985”、“211”工程的普通本科院校,也被称为“非重点本科院校”。

这些院校虽然不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院校,但在某些领域内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同样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冲刺双一流高校有较大难度的也可以多关注了解。

近日,CNUR发布了中国内地双非高校排行百强榜。因篇幅限制,这里仅截取前25名。

一、榜单解析

此次共835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上榜,其中694所是双非高校。

前10名高校依次是:首都医科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

从办学类型来看,上榜最多的是理工类院校,共有28所。师范类17所,综合类15所,医药类14所。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最多,有9所双非高校。浙江省第二,有8所双非高校。

二、部分院校介绍

第一名: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位列双非高校第一。位于北京,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共建的北京市重点高校。

学校创建于1960年,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于1994年更名首都医科大学。

学校在医学领域享有较高声誉,致力于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并在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首医大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获得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9项、市级特等奖2项。

特色学科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等学科。此外,该校还拥有一批优秀的医学研究团队,在医学领域有着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第二名: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位列双非第二,综合类院校第一。

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发起单位,也是粤港澳高校联盟单位。

深圳大学创办时间不长,1983年创办。但是学科实力强劲。

由北京大学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大学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中国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

学校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近年来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三名: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位列第三理工类院校第一。

浙工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始建于1953年,前身是浙江中等工业学堂。

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

第四名:扬州大学

创办于1902年,其前身是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

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有自主培养的工程院院士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14人,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

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如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化学、农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综合实力很强。

第五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主要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大学,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

该校化学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对于双非院校排行,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1 阅读:1217
评论列表

择校分享

简介:专注教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