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LED霸榜电视销售排行榜,黑电技术风向转了?

中国家电网 2024-05-16 17:43:50

进入2024年,MiniLED电视铺货速度明显提速,5月13日,康佳发布旗舰新品Mini AI-LED电视“天境”系列;5月8日,海信Vidda发布XUltra系列新品,定义为年轻人的第一款AI MiniLED电视;而在4月份,TCL一举发布3款MiniLED彩电系列,全面覆盖55/65/75/85/98等广泛尺寸;今年3月,小米推出S系列MiniLED电视,其中55/65/75寸三款产品连续霸榜京东平台电视销量排行榜。

事实上,从3月份的AWE2024展会上,便能明显感受到当前黑电厂家的转向,除了LG还在坚守OLED电视外,其他黑电品牌今年都在主推MiniLED产品,出展MiniLED电视在数量和尺寸丰富程度上,都达到新高。

OLED销量下滑,MiniLED后来居上

近年来,关于电视新一代显示技术路线的探讨是黑电行业普遍热衷的话题,而在下一代技术选择上,行业目光普遍聚焦于OLED与MiniLED/MicroLED。韩国是OLED技术的忠实拥趸,据韩国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韩国企业在OLED显示面板上的专利申请数量为5384件,占比43%,居世界第一;中国企业如京东方等也在发力OLED显示屏幕,专利申请占比约为26%。不过,从近两年显示面板发展趋势看,OLED在手机、平板电脑、PC等小屏显示端的应用还在扩张,但在电视等大屏端开始受到MiniLED冲击。

据Omdia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OLED电视出货量在全球和中国市场出现双降。而据洛图科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OLED电视出货继续遭遇全面下滑,其中全球出货量下降20.6%,中国市场出货量为10.6万台,同比下滑50%。洛图科技方面认为,市场占比不均衡,品牌参与度下降,消费者对OLED电视热情减弱,是造成OLED电视下滑的主因。此外,MiniLED电视的狙击,则进一步压缩了OLED电视的市场空间。而在品牌格局上,LG、三星和索尼基本垄断了全球OLED电视市场,2023年3家合计出货量占比85.5%,其中又以LG 55%的占比最高,这就让其他黑电品牌基本丧失了在该领域展开有效竞争的条件。

中国家电网查阅了国内部分黑电企业近两年的财报,在2022年年报中,企业还普遍提及OLED电视。但在2023年年报中,海信视像和TCL电子已经通篇未提及OLED,两企业转换赛道之意明显;另一家企业创维集团,则仅在提及游戏电竞显示器时提到了OLED技术。

国内头部电视代工企业兆驰股份提到,伴随显示市场的技术变化,MiniLED 电视渗透率爆发,2023年国内线上市场中,MiniLED电视销售渗透率已达10.7%,在终端市场超越OLED成为高端阵营主导。从成本端看,随着 MiniRGB显示芯片可靠性、一致性不断提高,Mini RGB 芯片成本正在经历大幅下降,供应链产能持续提升。同时,在Mini RGB 芯片微缩技术下,同等晶圆面积可切出更多更小粒芯片,进一步推动芯片降本,自2019年至2023年,Mini RGB芯片价格年均降幅达33%,总降幅约80%,为MiniLED技术广泛商业化提供了基础。另外,从显示技术层面看,在大尺寸领域OLED存在一定瓶颈,MiniLED 背光是传统背光的技术升级,与 LCD 面板结合,可提升 LCD 显示的附加值,满足市场对高端显示技术的需求。同时,相较于OLED居高不下的成本,MiniLED 背光可以根据不同梯队的市场需求,实现光源分区性能的灵活配置,从而满足高端与性价比两大市场。

MiniLED能否成为下一代电视主流技术?

据测评博主“@机仔老阳”介绍,MiniLED本质上还是液晶显示器,只是将原来的背光板升级为分区灯珠控光模组,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而是通过灯珠分区照亮面板。OLED则是由众多有机材料组成的发光面板,可实现每个像素点自主控制发光。由于MiniLED采用灯珠分区控制,在亮度、明暗度等方面对比传统背光液晶电视观感更好。OLED则由于可以关闭像素点发光,能够实现接近纯黑色的黑场效果,对比度和整体观感非常不错,同时由于像素独立控制,可以带来极快速的屏幕响应时间;但缺点是由于OLED采用有机材料,相比传统液晶屏,其寿命较短,且部分消费者反馈OLED有烧屏现象。目前,随着MiniLED技术的成熟,MiniLED电视在观感上已经可媲美OLED产品。

数年前,黑电行业普遍将OLED定义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而今伴随着MiniLED发展,以及其向MicroLED技术的迈进,MiniLED是否会以竞争者身份挑战OLED的未来地位呢?对此,中国电子视像协会秘书长董敏认为,“目前,还不能说OLED在电视应用上的前景不如MiniLED,我认为两种技术未来是长期共存态势,对应不同消费群体和品牌阵营。说到市场的‘下一代主流技术’,我们需要看该技术是否具备‘大规模替代’能力,这一能力往往并非取决于技术的领先性,而是看其产业化、商业化成熟度。目前,与OLED相比,我们看到更多品牌,更大阵营在积极推动MiniLED发展,这是它的优势所在;同时,加持MiniLED背光后,液晶显示在很多性能方面已经不输OLED,这是其性价比优势。我们只能说,未来在很长时间段内,随着众多品牌不断推进MiniLED技术,其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全球电视市场发展。”

据中国家电网记者了解,电视显示屏技术路线之争贯穿彩电发展史,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液晶面板与等离子面板的技术之争。与OLED相同,等离子屏幕也可实现像素级自发光,每个像素都是一个独立光源,可单独开关,从而实现超高对比度与惊艳的黑场效果,避免了液晶屏在显示黑色时存在的漏光、泛白等情况。但在当时,松下掌握着等离子技术的绝对专利优势,并拒绝向其他企业开放技术以共同壮大市场;而采购松下等离子面板的成本,极大压缩了其他厂商的利润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厂商加入液晶阵营,随着资金与研发的大幅投入,液晶显示屏在画质、性能、尺寸等方面不断迭代,而价格也为普通消费者广泛接受,最终成为市场主流,而等离子电视如今已淡出消费视野。而目前,在大屏OLED面板采购方面,黑电厂商面临着与当时等离子屏相似的境遇,这或者也是促使众多黑电企业在主推技术上改弦更张的重要原因。

2022年,海信收购乾照光电,将业务延伸至MiniLED上游芯片产业。2023年,TCL 电子年报显示,公司MiniLED智屏全球出货同比上涨180.1%。近期,业内传言TCL华星拟募资630亿元投建8.6代OLED生产线,引来华星紧急辟谣;与此同时,此前宣布计划于2024下半年投产的LG Display也被曝出因设备问题进一步推迟其8.6代线OLED项目。8.6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一般为2250mm×2600mm,其较为经济的切割尺寸为45寸、50寸和58寸产品,适合中尺寸屏幕。在消费低迷,行业技术路线不决的当前,黑电企业的上述动作或者均与市场选择有关。

0 阅读:150

中国家电网

简介:家电世界,由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