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韩信受胯下之辱,那么当韩信衣锦归乡后,那人怎样了呢?

小黎杂谈啊 2023-03-14 13:34:30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等,著有《韩信兵法》三篇,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了,知道现在,他的事迹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但是更多的人在提起韩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胯下之辱,这件事情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经历,那么在韩信发达了之后,那个侮辱过韩信的人结局怎么样了呢?韩信的做法,让世人纷纷赞叹不已。

在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详细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韩信原是一位平民,有机会被推选为官吏,但因为韩信其人性格放纵,而且不拘礼节,导致没有人愿意选他为官,而韩信又没有经商的天赋,所以只能靠别人糊口度日,这让韩信家乡的人都不喜欢他。

但是但是下乡南昌亭长看到韩信相貌堂堂,行为举止都不像普通人,还喜欢虽然携带刀剑,于是觉得韩信日后必然有所成就,于是经常邀请韩信到家里吃饭,可是次数多了,亭长的妻子开始有意见了,在有一次韩信到亭长家里吃早饭时,亭长的妻子故意提早吃完,这让韩信也知道自己是让人厌恶了,于是一气之下就再也没有去过亭长的家。

正是因为韩信家徒四壁,还没有什么成就,所以当时有很多人都看不起他,甚至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还故意侮辱韩信,说韩信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喜欢佩戴刀剑,但本质就是一个胆小鬼,然后又当着众人的面对韩信说,如果韩信不害怕死,那么就拿身上的刀剑刺他,如果怕死,那么就从他的胯下爬过去,对于这般侮辱人的话,如果是其他人可能就直接拿剑刺过去了,但韩信只是静静的打量他了一下,然后低下身,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过去了,也因为这件事情,满街的人都开始笑话韩信,认为韩信是胆小鬼。

对于屠夫为什么要侮辱韩信,很多人都想不通,史书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在民间却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是屠户看上了韩信的剑,让韩信在剑和从胯下钻过去这两种选择中选一个;还有人说韩信生活十分贫困,所以想要偷肉吃结果被发现了,为求得原谅只好从屠夫胯下钻过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韩信到屠夫那去赊肉,这肉是送给时常接济韩信的漂母吃的,因为漂母生病了需要补充营养,但奈何屠户不同意,所以韩信宁可受胯下之辱也要弄到肉。

但不管从哪一个理由来看,韩信受胯下之辱都是被迫的,所以韩信心里肯定有怨,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给韩信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韩信不愿意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的活着了,他想要出人头地,于是就投奔到了项梁叔侄那里。

可惜因为受辱事件,导致项羽非常看不起韩信,对于韩信提出的建议也全都不采纳,这让韩信十分寒心,在刘邦入蜀之后,转而投奔到了刘邦那里,但是在一开始韩信也不受刘邦的重视,小黎认为估计刘邦也被韩信胯下受辱这件事影响到了,所以不认为韩信有多么大的本事,只封了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

直到后来,韩信偶然得以和萧何交谈,让萧何看到了韩信的不同之处,十分赏识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下,韩信才渐渐进入刘邦的眼前,直至被委以重任,为刘邦打败项羽,可以说刘邦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韩信的功劳是比较大的,等到西汉建立之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定都下邳,韩信的老家也在自己的管辖之地中。

听闻韩信封王了之后,当初欺负韩信的人都十分恐慌,尤其是那位屠户,生怕自己会被韩信报复,但没有想到韩信衣锦归乡之后,除了对恩人感谢一番,直接赏赐经常周济他的漂母千金以外,对其他得罪他的人并没有什么惩罚。

不仅如此,让韩信被迫蒙受胯下之辱的屠户不仅没有得到惩罚,甚至还被韩信招入王宫做了护军卫,生活得非常好,对于这样的行为,韩信时这样解释的:我当时并不是怕他,只是如果杀了他,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了。而对于韩信的行为,不少人都称赞不已,那么你们觉得韩信做的对不对呢?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