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再加关税,高达100%,一个细节显露美国焦虑,欧洲先怒了?

邱震海 2024-05-15 17:53:24

各位朋友,大家好。

就在昨天(5月14日),中美在日内瓦进行人工智能对话的时候,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严厉的”新关税税率,涉及的商品主要来自战略行业,如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新三样”。

所谓“严厉”,就是关税的幅度很高,比如电动车的关税达到了100%;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芯片的关税翻倍,从20%增加到50%;电动车锂电池的关税从原来的7.5%涨到了25%......总之,有的翻了一倍,有的翻了三倍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幅度很高,但数额很少,只有180亿美元。

众所周知,特朗普现在有梅开二度、班师回朝的趋势,而之前他走的时候是留下了3000亿美元。

我记得2018年7月6日,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展开贸易战的时候是340亿美元;后来到了2018年8月23日,又追加了160亿美元,两个加起来是500亿美元;然后同年9月1日又增加,宣布到2019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次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加上前两次的,就有2500亿美元了,再加上之后零零散散的500亿美元,总价值就达到了3000亿美元。

所以相比之下,这一次的180亿美元虽然幅度很高,但数额很少。

为什么数额很少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新三样”产品进入美国的数量很少。

有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大部分电动车都是供国内使用,其中只有16%用于出口。而在这16%中,大部分都出口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其次是欧洲,出口到美国的可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要论谁更守不住,欧洲可能更为迫切。

再看向美国电动车的进口占比数据。美国进口电动车中,来自德国的占22%,来自韩国的占21%,来自日本的占18%,而来自中国的只有2%,甚至还不足2%,这也难怪所有关税加起来仅价值180亿美元。

从这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我们不应该过分担忧,因为对中国的伤害相当有限,这也是就事论事的结论。

第二,美国方面昨天(5月14日)也承认,此举与今年大选无关,而是一个“pre-emptive strike”。

“pre-emptive strike”这个词是2003年小布什攻打伊拉克时美国人发明的,翻译成中文就是“先发制人”。它的意思是,本来你来我往,你打了我,我再打你;但先发制人是,虽然你还没有打我,但我认为你有可能要打我,所以我要先把你干掉。

所以,白宫方面就解释,对中国加征关税是为了防止中国产品,尤其是战略行业的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影响美国自己的战略行业发展。

坦率来讲,我认为美国是多虑了,其荒唐程度就像我们要求美国首都不要从华盛顿撤离一样,因为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存在,如果硬要加上一个不存在的假设,逻辑上是非常荒唐的。

而这个荒唐背后,其实折射出美国的焦虑。无论是此前的人工智能对话,还是这次对中国“新三样”加征的高关税,这背后其实都是自4月美国财长耶伦访华后,美国对中国的打压。

第三,这次的先发制人,其实也是对其他国家的暗示,尤其是欧洲、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与中国有经贸往来和高科技往来的国家。美国希望通过此举起到一个羊群效应,让其他国家跟随自己,共同围堵中国。

但恰恰是这个羊群效应,在欧洲内部引起了强烈的反弹。

前面我提到,美国进口电动车中有2%来自中国,但其实这里面还包含了一部分欧洲车。

虽然欧洲品牌的车很少在中国生产,但里面仍有一小部分产自中国,所以把这些欧洲品牌的车也纳入为中国车,对欧洲很不公平。

截至目前,因为规模太小,我并不认为这是所谓的贸易战,但美国先发制人的战略,未来有可能会继续往上打,到时就有好戏可看,就像6年之前,特朗普对中国打贸易战,但打着打着,因为损害了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利益,欧美之间可能先打起来。

中国对该政策其实无所谓,一是如果可以找到几个替代的小市场,比如巴西、墨西哥,就能不出口到美国;二是即便暂时找不到替代市场,中国可以加价,让美国的下游、终端消费者来承受伤害。

所以政策出台之后,美国国会已经在探讨自己会受到多少损害,这就叫“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不仅损自己,还损了他的欧洲伙伴。

第四,非常明显地折射出美国内部的无解,对中国崛起一筹莫展。

这个所谓的高关税,其实就是西方国家在18、19世纪的老套路,且行之无效。但人类,尤其是西方人,愚蠢就愚蠢在这个地方,即便历史已经证实其行之无效,一筹莫展的时候,还是重新拿出来为自己壮胆,同时掩饰自己的无能。

第五,昨天(5月14日)特朗普出来说话了,表示要是自己,早就实行高关税,不会浪费3年半时间。拜登也怼了回去,表示他们一直有在工作,反而是特朗普执政时“养肥”了中国。但其实,中国人是靠自己的努力“养成”的。

从特朗普和拜登之间的互怼,我们除了看出他们一筹莫展,还能看出拜登上台之后,不仅没有取消特朗普留下的3000亿美元关税,现在还变本加厉。上个月,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州宣布要对中国加征3倍关税,即25%的关税,如今又针对中国的“新三样”。

其实无论是在哪个行业,都折射了拜登和特朗普之间,虽然他们风格、理念不同,但最后的政治解决方案上如出一辙。这恰恰是现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作为西方世界最发达的国家,面临的一种结构性的困惑、无奈。

未来如何发展?我觉得中国要在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藐视。因为美国打压中国的“新三样”,只是给自己壮个胆,不会对中国构成结构性影响,战术上可以蔑视,但又因为后续有来,战略上需要重视。

而且,在打压中国“新三样”的问题上,美欧之间是有些许的共识,正如西方的一句“魔鬼都在细节里面”,所以我们不但重视战略,还要重视细节,去关注美欧之间的同和异。

而这个相当程度涉及到中国的商业部门和企业。无论是中国的民企、国企,甚至在中国的外企,对外出口时都会遇到障碍。

现在很多问题已经不是在战略上解决问题,而是在战术上要像工兵一样起吊地雷,像炮兵一样精准地予以射击。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明天(5月16日)普京访问中国,中俄关系何去何从,下星期一(5月20日)赖清德上台,两岸关系是战是和,以及美国打压中国“新三样”后,美欧之间到底怎么样,中国企业除“新三样”以外在世界各地的市场将有哪些异动,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

2 阅读:511

邱震海

简介: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有30年媒体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