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深的历练:静

叶文稿的文字世界 2024-05-18 12:17:13

其实,人这一辈子,都是在修行当中,在历练里度过的。

只是有的人表现得好,而有的人表现得差,最终也就过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实际上,一个人最深的历练,就是让自己静下来。

当你静下来的时候,就能拥有最强的力量,最高的智慧,以及最多的福气。

佛曰:“心动,则万物动;心静,则万物静。”

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沉着冷静,变得淡定从容起来。

然后真正可以一边修炼自己,一边去拥有更好的人生。

这一种人生,一定是安静的,简单的,质朴的,却是极致的,美妙的。

正如古语有云:“繁华三千终归零,人世安得假作真,淡到极致是朴素。”

好好历练自己吧,让自己尽可能静下来,不断去塑造自己,强大自己,最终真正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心有多静,慧有多深

一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往往是从内心的最深处滋生出来的。

也只有当一个人内心足够安静的时候,他才能够看到更真实的东西,更客观的真相。

如此,看待一切事物,都变得明晰,变得明朗起来。

人就是这样,如果总是心浮气躁,那么一定是很难提升自己,成长自己的。

只有在沉默的岁月当中,真正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慢下来,你才能够抽丝剥茧,做到真正的高效和可靠。

《沉默的大多数》里有句话说的很对:

“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

假如还想学到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一个人在沉默的时候,在安静的时候,其实是很容易让自己把事物看得更透彻,把问题看得更真实。

最终,通过沉默,走向安静,变得宁静,也能够真正在一声不吭当中,一边安静成长,一边安静成才。

只有在安静的时候,一个人的心思才是空明的,想法才是真实的,延伸出来的做法才是可靠的。

佛教说:“心外无境,心空则境寂;慧从定得,心静则明生。”

当一个人能够静下来的时候,就像瓶子里被晃动的浊水一样,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能够变得清澈起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些更加深刻的道理,也会对人世间的诸多事情,有了更加可贵的洞悉。

最终,一步步靠自己,静下来,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可靠。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

当一个人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其实他就是幸福的。

因为不幸福的人,其实心是特别难以静下来的。

所以,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如果你做到了,做得多了,后来也能随便就做到,甚至自然而然就做到的话,说明你已经活得很幸福了。

柏拉图说:

“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内心安宁,心态平和,人自然就快乐了!”

当一个人的内心是安宁的,是安静的话,那么他们不管到了什么样的环境,或者说处于怎样的一方境遇里。

对于这些人来说,外部的环境和条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内心是否感到安宁,平和。

如果内心是安静的话,那么自己的世界就是清静的。

世界清静了,无论怎么活,怎么过,自己的内心都会感到欢喜,心无挂碍。

最终,就像林清玄在《人生最美是清欢》里曾这样说的: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如此,内心越来越安静,生活越来越平静,日子过得也越来越自然,释然。

我们于是每天都会变得更加平静,也能够保持一种松弛的状态。

这样的生活状态,其实一定能够让自己觉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满足。

也的确能够让自己,开始充满了信心,看见了更加豁然开朗的未来。

一个人最深的历练:静下来

每个人都需要历练,因为只有走向历练,得到历练,才能成长,才能成熟。

很喜欢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所作的一段话: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嚣的微笑,

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走向成熟,是需要经过一年四季的磨练,是需要通过长期的修炼和坚守的。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是心甘情愿去修炼自己的时候,那么他一定能够在岁月的打磨当中,变得越来越强。

而且,只要一个人愿意修炼自己,蜕变自己的话,他就一定需要走向这么一种过程,就是让自己静下来下。

《诫子书》中有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让自己静下来,不要去多管闲事,更不要做一个闲人,而是一心一意,心无旁骛提升自己,磨练自己。

最终,靠自己一点一点走向独立,走向强大,在安静的修为当中,让自己真正活成一个通透的,独立的,强大的,幸福的人。

4 阅读:231

叶文稿的文字世界

简介:心理,情感,拆解、拼合。世界无温度,唯有心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