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销量又下跌!华尔街日报:苹果在中国失去技术领先吸引力

尉迟红 2024-05-09 02:42:27

文 尉迟红心

编辑 尉迟红心

苹果尴尬了,销量猛降!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大家一度以为问界的热度开始下降的时候,接力棒到了苹果的手里。

而大家可能会好奇,是不是苹果又发布了什么新产品?又或者说企业内部有了什么动态变化?以至于再次吸引了大众的视线。然而,其实这都不是。

这一次,揭晓的信息并不会让苹果洋溢着喜悦,按照5月7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再次下滑,实在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具体情况,听我娓娓道来

事情经过

5月7日,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报道,哪怕是降价促销,也未能阻止iPhone在中国销量的下滑。

一个重要的转变是,中国消费者不再将iPhone视为科技领域的先锋。

这标志着消费者态度的一大变化,他们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和对技术先进性的看重,出现了显著的转向。

智能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促使各品牌力争高端市场。

但随着产品功能渐趋同质化,诸如卫星通讯和AI功能这样的技术虽然听起来先进,却未必能驱动消费者短期内更换手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4年初中国的手机销量较前年同期下跌了7%,苹果和华为这两个传统的高端市场领导者面临着新的挑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根据Counterpoint的报告,它在面临华为的强劲竞争,并受到OPPO、vivo和小米的价格挤压下,销量显得格外困难。

QuestMobile的数据进一步确认了市场的变化,显示华为Mate60 Pro在新的一年初以激活设备数量领跑,这对于一直在寻找“接班人”的苹果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

进一步的市场份额数据揭示了更加清晰的格局,OPPO/一加以17.1%的市场份额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新领跑者,而荣耀、华为和vivo分别紧随其后。

相比之下,苹果的市场份额下滑至13.7%,首次跌出了前五名。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苹果的挑战。

2024年第一季度,苹果的全球营收为1196亿美元,虽然同比微增了2%,但已经是连续第四个季度的下降。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iPhone的销量大幅下降了24%,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苹果及其投资者的预期。这反映出,在中国,苹果正在失去其一贯的市场优势和消费者信心。

此外,大中华区的营收只有208.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3%,这是自2020年以来苹果在该区域的最糟糕表现,突显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急需改善。

苹果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斯特里虽然表达了对销量下降的不满,但也承认了中国市场的高度竞争性。

网友看法

很多网友都看了这个消息,我本来以为网友都会为国产手机的崛起感到开心和自豪,却没想到的是,评论区有一大批人依旧打算买苹果手机,大力支持苹果手机,这有点让人感到意外。有的网友甚至还对国内品牌手机进行了冷嘲热讽!

“我买苹果不是讲究他多先进 而是最安全 最能保护自己的隐私。用户体验好。”

“我觉得还好。15pro max依然是目前最能打的手机。”

“华为还真牛逼,一款三四年的CPU的手机竟然技术上超越了苹果,厉害了”

“我们公司的小伙子都用苹果手机。”

“下一个手机还是苹果”

很多人可能会想是不是因为华为和其他国产手机品牌,甚至有人会想是不是那些新颖的功能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

但其实,这次苹果销量下跌,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苹果自身的原因。

来说说苹果的A17 Pro芯片,它的性能其实已经算不错了。

但是,比起竞争对手推出的骁龙8 Gen3和天机9300,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我们这些消费者呀,尤其是科技爱好者,总是对新技术保持着莫大的期待和热情。

而苹果最新的芯片,似乎没有在性能上给大家带来太多的惊喜。

此外,华为Mate 60的亮相,更是给市场添了一匹黑马。

这款手机不仅别致独特,外形设计也赏心悦目,许多之前不买华为的人也不得不改变看法。

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苹果的产品自然就显得不那么抢眼了。

发生这些情况,也提醒了我们消费者,买手机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有人喜欢苹果的系统稳定,喜欢它的生态圈;有人则偏好Android的自由度,或是华为手机的拍照功能。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选择权在自己手上,要基于自己的需求作出判断,而不是盲目跟风。

同时呢,对待手机品牌,我们也要保持一份理性。

没必要因为偏爱某个品牌就贬低其他品牌。市场上的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亮点和不足。

好的产品,我们大声称赞;不足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提出来,毕竟这也是推动品牌进步的动力之一。

在品牌的支持者之间,更不应该出现互相攻击的现象,毕竟,大家都是出于对科技和产品的爱好。

写在最后

不管是苹果、华为还是其他品牌的手机,每一款产品都有其独特的卖点和不足。

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应该用开放的心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而不是一味迷信品牌。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理性,不去跟风,不随波逐流,更不能盲目攻击。



0 阅读:2

尉迟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