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租赁模式的创新者:沈阳市住房租赁市场洞察|URInsight

URI城市租住 2024-04-25 09:38:18

沈阳市,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早在2017年7月17日,国家住建部批准沈阳市等12个城市为全国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且明确要求,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要支持相关国有企业转型为住房租赁企业,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稳定租金和租期,积极盘活存量房屋用于租赁,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给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至此,沈阳市开始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加大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支持力度,出台了一揽子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的扶持政策。

01

国家中心城市,东北核心都市圈

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4.7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7.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4.99%;乡村人口137.3万人,占15.01%。在辽宁全省乃至东北三省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沈阳是少数保持常住人口正增长的城市。去年5月,《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发布,当中提出到2025年,沈阳市建成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人口规模突破千万人。

沈阳是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机器人、航空、IC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5%,近年来特高压变压器、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等一大批“大国重器”在沈问世,“沈阳制造”为嫦娥、天宫、载人深潜等国家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沈阳市普通高等院校45所(含独立学院2所),招收本、专科学生12.6万人,在校生46.0万人,本、专科毕业生11.4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2.8万人,在校研究生8.4万人,毕业研究生2.0万人。

2016年4月,沈阳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连技术产业区升级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中国14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沈大示范区定位为“四区一中心”,即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生态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开放创新先导区、东北亚地区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对整个东三省地区周边城市具有较强的人口的吸附能力,近年来更是在户籍政策放宽的利好下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随着流动人口及高校毕业生留沈人数的上升,新市民、年轻人和公益性岗位群体能够较快租到合适的住房,平等享受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市场供需和预期均保持稳定。各类人才受益匪浅。城市租赁需求正在源源不断的上涨。

02

大力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

吸引人才推进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把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与吸引人才相融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将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与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两大基地”和浑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产业园等“五区一园”,以及战略新产业、新业态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优化政策性租赁住房布局,打造暖心、安心的安居环境,确保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

在搭建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方面,沈阳市以“一图、四库、六平台”为整体架构,积极开展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改造工作。全市累计遴选(认定)符合条件的192个项目纳入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监管。“十四五”期间,沈阳市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3.5万套,其中2022年底前筹集6万套,2023~2025年每年2.5万套。此外,沈阳市还充分利用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扶持政策,通过新建、配建、改建、改造等多种方式,多元化筹集房源,累计筹集新增租赁住房7.25万套,超计划筹集1.35万套,有效扩大了租赁住房供给。

03

“政企”破圈协作“青年专属”

多家头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日前,共青团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沈河区政府、沈阳市房产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信住房辽宁分公司等多方与国内一站式新居住服务平台——贝壳找房签署一系列战略协议,标志着沈阳市不断探索保障性租赁住房政企联动的新模式,努力为城市新市民、新青年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租住解决方案。

据悉,“新青年计划”是由贝壳租房联合经纪机构及公寓企业共同推出,面向应届全日制毕业生群体(含国内外高校统招全日制的专科、本科及硕士等),提供各项租房支持的公益活动。2023年,“新青年计划”在13个城市提供“0押、月付”的租房优惠专项,助力超过5500名应届毕业生安居。

同时,沈阳也进驻了多家头部企业,例如万科、龙湖、华润等。租金坪效也较为稳定。全市在租房源分布在沈北新区、浑南区居多,占比约55%,主要集中在沈北道义、新市府等板块。

04

“留得下住得好”!

解决职住平衡

2022年2月,沈阳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遵循优化布局、以需定建的工作原则。

从现阶段筹集的房源项目看,多位于主城区,或围绕轨道交通枢纽,或产业园区、科研院所周边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为便利。例如,万科、龙湖、房发、建信等品牌住房租赁企业,其运营项目均位于市内主城区;以市属国有住房租赁企业沈阳市房产事业发展集团建设的逸居中德青年人才社区为代表的一批项目也落地沈城。另外,企业自建房源(职工宿舍类)已达1.81万套,重点解决了产业园区及企业职工居住问题,有效解决了职住平衡,引导实现产城人融合。

2022年7月沈阳首个青年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逸居中德青年人才社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开工,规划建设3.1万平方米、计划建设住房700套,2023年年底交付使用,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中德产业园及周边地区新市民、青年人群体住房问题。

05

补贴力度大

人才享受安居保障

在购房补贴方面,对获得高精尖优才奖励的,A类人才实行“一人一议”解决首套购房问题,B类、C类人才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首套购房补贴。对在沈就业创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含技工)分别给予一次性7万元、4万元和2万元首次购房补贴。自2018年政策执行以来,已累计发放购房补贴11.2亿元,涉及享受补贴政策人才5.26万人。同时,对驻沈高校在校大学生及毕业5年内大学生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其缴纳契税由市财政全额补贴,其中在校大学生还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00元额外予以补贴。

租房补贴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A、B、C类)提供三年内免租人才公寓住房,免租补贴上限为A类人才5000元/月、B类和C类人才3000元/月。在申请人才公寓无房源的情况下可申请补贴,补贴标准为A类人才3000元/人/月、B类和C类人才1500元/人/月。同时,按照沈阳市“人才新政3.0”规定,对在沈就业创业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发放3年生活补贴(包含租房补贴),博士每月2500元、硕士1200元、本科毕业生600元。自2018年政策执行以来,累计发放生活补贴近亿元,享受补贴政策人才1.55万人。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URI复核整理、URI Date Bank

撰文: URI研究中心

内容审核:繁花

内容复核:木兮

运营编辑:汤梦

0 阅读:0

URI城市租住

简介:分享租赁住房行业的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