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日军化学战部队大肆横行,塞班岛失陷后才宣布停止使用毒气

史海撷英 2024-05-09 14:26:34

抗战时期,日军违法国际战争法,公然在战场上使用“毒气战”,给抗日军民的身心带来了严重伤害,时至今日,日本依旧不承认自己的罪行,隐瞒自己当初的毒气战,意图消除罪证,哪怕有证据也不断诡辩,可以说人神共愤。

毒气战起源于一战时期,由德军开发和使用的毒气不断攻击协约国,给无数士兵留下了噩梦一样的作战经历,鉴于毒气的不人道行为,一战后各国商议,决定停止在战场上使用毒气作战。

民国十四年(1925年),各国在日内瓦签订了《关于禁止使用毒气、细菌武器的议定书 》,其中日本也签署了这份文件,但日本什么时候批准执行呢?是1970年,可以说此前日本虽然签订,但从未承认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在战场上使用毒气战。至于原因,自然是看到毒气战所带来的巨大威力。

此时亚洲太平洋国家除了日本,其余国家工业基础均十分薄弱,在日本人眼里其他国家没能力也没实力研究毒气,自己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而不用担心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制。

基于这个想法,日本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就建成了毒气工厂,随后抓紧生产和研究各种毒气,到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日本已经生产各类毒气高达1000吨,并且将其装填为弹药准备投入实战。除此之外,日本还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成立了陆军习志野学校,专门培养毒气战的军官们,此后又在各地开展短期的训练班,意图提高部队的化学战争能力。

而为了确定化学武器的效果,日本又开始进行化学武器的试验,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之前,日本的化学武器试验基本是在日本本土进行的,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开始在朝鲜和我国进行试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日本在我国东北的齐齐哈尔设立关东军技术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成立关东军化学部,也就是臭名昭著的516部队。除了野外化学试验外,还进行惨无人道的活体试验,和731部队合作,前前后后造成2000名无辜的同胞中毒死亡。

抗战时期日本研制的主要毒气武器:芥子气:日本代号黄1号,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大量投入使用的武器,被称为“毒气之王”,吸入后再次全身皮肤溃烂,是糜烂性毒气的代表;路易氏气:日本代号黄2号,也是溃烂性毒气之一,但比芥子气更强,通常和芥子气混用,以便在寒冷天气使用(目标大概是苏联);二苯氯胂:日本代号红1号,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武器,为喷嚏性的毒气,可以引起人的喷嚏流泪和呕吐,失去战斗力;苯氯乙酮:日本代号绿2号,为催泪性毒气;光气:日本代号青1号,为窒息性毒气,主要伤害肺部,破坏呼吸功能;氢氯酸:日本代号茶1号,是一种速杀性毒气,快速破坏血液供氧能力,造成缺氧,一般中毒后1到3分钟即可致死。

不过对于毒气的使用,大部分日本还是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日军使用毒气主要依靠专门的野战化学部队,即迫击大队、野战瓦斯队。

根据编制,迫击大队有963人,下辖一个95人的大队本部,一个181人的大队段列,三个中队,每一个中队229人,其中主要实施作战的就是三个中队。

一个迫击大队编制:大队本部:95人,挽马31匹;中队:三个,每个中队229人,挽马85匹,每队有94式迫击炮12个;大队段列:181人,挽马126匹,主要负责弹药运输;其弹药总数为5760发,包括三分之一常规弹药和三分之二的毒气弹,使用毒气的迫击大队前前后后有40个编制,可以说迫击大队是日军早期化学战的主力部队。

一般迫击大队由方面军直辖,特殊情况会给予师团进行突破或者防御,其人员都是从各个现役部队里抽调过来,至于军官自然是炮兵科或化学兵科毕业而来,至于习志野学校则直接分配其中。其作战方式分为三种,即强压制、压制、扰乱。其中强压制就是在4公顷的地方150秒内发射400发的弹药,让对手全面丧失作战能力。而压制则是数量减半,让对手大部分丧失作战能力,至于扰乱就是覆盖大部分区域,让对手无法展开军事行动。

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迫击大队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抗日战役,战场上时不时来一发毒气弹也是经常有的事情,较大的战役包括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衡会战等等,其中贺老总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的齐会战斗期间就曾中毒气。

或许担心工业发达的英、美、苏报复,在其他战场上,日军并没有如中国战场一样肆无忌惮地使用,大部分是作为火力支援单位进行使用的,或者进行本土防御,只有少部分会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

和担任主力作战不同,野战瓦斯队主要是布毒和洗消染毒区域,一开始为师团配置,后来改由派遣军直辖,算是日军初期进行毒气战的最基层力量,分为摩托化的甲种野战瓦斯队和驮马的野战瓦斯队。甲种野战瓦斯队:装备九四甲型撒/消车,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大规模的撒毒、制毒,每一辆九四甲型撒/消车可以撒毒8000㎡的地域,如果全队作业,可以彻底覆盖约8公顷的地域,直接造成这里成为半永久的染毒地带。乙种野战瓦斯队:主要是应对起伏狭窄的山地使用的,使用的是比较轻便的撒毒武器,人数约300到400人,使用九五式消函,一支九五式消函可以容纳7千克次氯酸钙。不过整个抗战,野战瓦斯队很少撒布毒液,大部分还是施放特种烟筒和炮兵射击。

日本也知道用毒气战时违反国际法的,因此从一开始,日军就开始下达了保密指示,要求部队使用毒气战的同时严格隐匿使用毒气的事实,并且消除使用毒气的痕迹:1、所用的毒气器材上的筒和标记一定消除;2、收集和回收使用后的毒气器材;3、所有的教学都不得使用印刷品,禁止参与之外的其他外人进入,学习的内容也不准外传;4、使用后尽可能将这个地域内的人员歼灭,以销毁残存的证据;5、毒气器材不能落入对方手上;6、不准利用当地居民运输毒气器材;7、对外宣传要表明使用的是烟幕而不是毒气。可以说日军从一开始就打算掩盖自己的罪恶行为。

除了在正面战场使用之外,日军在扫荡的时候也利用毒气残害无辜的老百姓。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日军第27师指挥独立第15旅所部在河北丰润北山区进行扫荡,包围了冀东军分区医院所在地,当时军分区医院属于比较粗糙的洞穴性质,日军就从12个洞穴里释放毒气,先后导致190人的死伤。随后又向避难的无辜百姓实施毒气战,先后有235名百姓中毒而死,除此之外,还烧了1900多间房子,可以说这样罪恶的行为数不胜数。

除了扫荡之外,日军又以各种名目集合百姓,然后利用毒气进行集体的毒杀。

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8日,日军包围山西定襄,将100名百姓驱赶到2间教室内,然后释放毒气。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日军在河北宛平杜家庄以召开运动会为名,集合附近的村民和学生,然后在会场上投放毒气,直接造成500人的中毒等等。而后日军还经常向村庄、河流和水井、食品和用品里投毒。最可恨的就是日军为了亡国灭族,强行注射毒针,包括绝嗣针、哑针等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从日本成立迫击大队和野战瓦斯队开始,日军就不断探索更加直接有效的化学战的手段,一次又一次扩大用毒的种类和规模,但民国时期薄弱的工业根本无法让不对进行有效的防护,也没有能力反制日军,只能让日军一次次地用毒气造成突破。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鉴于日本肆无忌惮地使用毒气武器,罗斯福向美国警告,如果日本继续使用毒气武器,将视为对美国使用而进行报复。

美国可不是民国,其工业能力远超日本,日军也怕美军同等使用毒气,因此早在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开始,日军的化学部队开始了全面转向,即基于大规模毒气战的防卫与进攻,也因此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开始,日军开始减少在中国战场上毒气的使用。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7月7日,随着塞班岛的陷落,日军也察觉到失败的可能,为了避免自己遭到毒气弹的报复,从当年7月14日开始,日本宣布全面停止使用毒气,但零星的使用也偶尔发生。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日本的遗留的罪恶还没结束,投降之前,日军还有大量生产出来未使用的毒气,日军选择大量焚毁资料或者就地掩埋化学武器,以销毁证据。

这些战争时期遗留的大量化学武器至今依旧伤害着我们,自抗战胜利后,各地因遗留毒气造成的伤害数不胜数,但这一切,日本都拒绝承认。

可以说日军这次战争就是奔着亡国灭种来的,日军在抗战时期制造的各种耸人听闻的暴行罄竹难书,而进行毒气战的化学部队用“人间恶魔”称他们也不为过。

0 阅读:18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