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一男子因爱生恨雇凶杀人,案件经过接连反转令人称奇

裘克谈史 2024-05-14 04:38:42

2010年,山东一男子因爱生恨雇凶杀人,结果杀人不成反被杀,案件调查过程中的接连反转令人啧啧称奇,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10年7月13日,山东省商河县一村民闲来无事在村子闲逛,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山头,这里属于几个村子的交界处,因此很少有人去。

突然,他发现荒地中央有一口机井,上面盖满了枯枝落叶,出于好奇的心理,他走到井边向井底张望,却不料井内的东西差点没把他吓死,只见一只发白的脚掌赫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村民被吓得瘫倒在地,哆嗦着掏出手机报了警。

警方赶到现场后,立马开始了对案件的侦查工作,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具神秘尸体从井中拉出,然而尸体的现状却让警方犯了难。

这是一具三四十岁左右的男性尸体,身高大约在一米八三左右,死因是头部遭到钝器重创,而由于尸体在井水中浸泡过的缘故,整具尸体早已高度腐烂,不仅面目全非,就连准确的死亡时间也无法得出,法医只能初步估算在2009年7月到2010年4月之间。

而更蹊跷的是,尸体全身上下居然一丝不挂,这令死者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

此外,警方在井底找到了一把疑似凶器的斧头,这一发现令工作人员兴奋不已,可惜的是斧子上面没有留下任何的指纹。

经验丰富的办案民警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死者会不会就是附近的村民呢?凶手剥掉他身上的衣服,抹掉凶器上的指纹,很可能就是怕有人通过穿着认出死者的身份。

除此之外,凶手的身份也很有嫌疑,他是如何扛着尸体,弯弯绕绕找到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绝妙抛尸地的呢?除非凶手本身就是熟悉案发环境的当地人,或者是常年居住在此地的外乡人。

顺着附近失人口的线索往下摸,民警很快便排查出了符合死亡时间的17名失踪人口,可遗憾的是经过DNA比对,死者并不在这些人之中。

民警深知如果再揪着死者的身份不放,案件就会陷入僵局,不如逆转思维,从凶手的方面入手,那么这犯下命案的凶手,会不会就藏在这失踪的17个人之中呢?

结果一圈排查下来,民警果然有了新的发现,一个名叫王希元的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王希元于2010年3月份失踪,失踪前他是当地一家养鸡场的老板,他之所以被警方列为重点对象,是因为他不仅社会关系复杂,而且身上还背负着30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商河县当地人,这一切都符合警方对于凶手的判断。

于是在走访调查中,警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最终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内找到了线索。

王希元在失踪前曾将刚买半年的新车拿去喷漆,这一蹊跷的举动顿时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刚买的新车有必要重新喷漆吗?王希元是不是在掩盖些什么呢?

随后,警方立刻对他的车辆展开勘查,结果很快便发现了可疑证物——一片枯黄的树叶。

在这片树叶上,警方还发现了一个极小的红色斑点,起初工作人员怀疑那是不小心粘上的红漆,可不规则的红色斑点却透露着一丝古怪,于是负责的工作人员还是将它装进物证袋带回了所里。

经过检验后,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了出来,红点被确认是血迹无疑,而且该血迹还与死者的DNA相符,这证明王希元曾与死者有过接触。

随着案件侦办的开展,死者的身份即将揭晓,这不免让人感到好奇,王希元和死者是什么关系?他现在又在哪里呢?

很快,警方通过查询王希元失踪前的通话记录有了新的发现,他曾经频繁拨打过两个天津的号码,号码的主人分别叫韩宝山和韩本立,其中韩本立的号码自从1月份和王希元通过电话后就一直关机,并且他已经失踪许久,很显然他是本案死者的可能性极大。

随后,警方采集了韩本立家人的DNA与死者的DNA进行了比对,最终确定死者就是韩本立,而他的死亡时间也能够确定是在2010年1月份。

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韩宝山和韩本立两人,其中韩本立不幸被害,那么此案与韩宝山是否有关呢?

不出意外,在警方的重重审讯下,韩宝山很快便交代了犯罪事实,他承认自己就是杀害韩本立的凶手,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韩宝山下死毒手呢?

原来,失踪的王希元曾花10万块钱,雇韩宝山和韩本立两人当打手,去杀害同乡一个叫作张本岭的人,他们三番两次想要下手却都没能成功,最后气急败坏的王希元干脆让两个打手先拿自己人练手,谁能杀了对方,这些佣金就交给谁?

最后,韩宝山狠下心来,趁韩本立毫无防备之时用斧头杀死了他,之后再将尸体抛到机井里,其心狠手辣可见一斑,然而事成之后王希元却突然失踪了,这令韩宝山气愤不已。

查明真相后,警方将韩宝山收押牢房,并且将失踪的王希元也列入了网上在逃人员名单,本以为一切真相大白,谁知一条短信的出现,又将案件拉回了迷雾之中。

警方在全力追击王希元时,一条不同寻常的短信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那是王希元失踪前给同族的所有亲友群发的一条短信,内容是:“兄弟,我出去躲债了,不要为我担心。”

要知道,山东当地的宗族意识很强,一个重视传统、注重辈分的人,又怎么会忽视这样的称谓细节呢?那么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发出来,用来迷惑警方视线的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令办案民警困惑不已,他们在王希元的家乡多次走访调查,整个时间超过两年,可王希元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踪迹。

结合前面的短信线索来看,王希元很有可能已经遇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是谁杀了王希元呢?他的尸体现在又在哪呢?

说起尸体,警方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人,那就是之前被王希元谋杀不成的张本岭,他曾经玩笑般地说过王希元很笨,抛尸井中的法子太过愚蠢,如果是他的话就一把火将尸体烧光,这样就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了。

想到张本岭,警方顿时灵机一动,他不就是干殡仪馆的吗?随手烧具尸体那不是轻而易举吗?警方当即调取了王希元失踪前后张本岭所在殡仪馆的火化记录,结果并未发现异常。

案件似乎再次陷入了僵局,警方只能加大排查力度,将殡仪馆前后五年的火化记录都调了出来,结果发现有两位同名同姓的张姓老人,分别在几年前和王希元失踪那段时间被火化,这极有可能是张本岭利用张姓老人的身份,开出了两份火化证明,而多出来的尸体是谁也就不言而喻了。

警方随即对张本岭家展开地毯式排查,结果在他家沙发座椅背后发现了残留的血迹,经鉴定被证实是王希元的血迹,案件至此也就真相大白了,王希元雇凶杀人不成,结果反被张本岭所害。

他们两人本是同乡,还曾经共同做过生意,这样本应是兄弟的两人又为何反目成仇,偏要置对方于死地呢?

原来,王希元和张本岭经常在一起谈生意,推杯换盏间和张本岭的老婆眉目传情,之后更是私下发生关系,突破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两人不清不楚的关系维持了很久,可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王希元一不做二不休,想要雇人杀掉张本岭,这样他就能和张本岭的老婆双宿双栖,却不料机缘巧合之下,自己反倒成了那个被做掉的人。

一段孽缘、两条人命,活着的人要在狱中赎罪,而死去的人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吗?

0 阅读:42

裘克谈史

简介:品今朝古史,论大事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