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刁蛮任性的白秀珠,最终活成了金燕西高攀不起的模样

沐笙说文 2022-11-17 17:18:45

曾经看《金粉世家》,总会为白秀珠的傲慢无礼而懊恼,甚至一度认为促使金燕西之所以和她分崩离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不加修饰的大小姐脾气。

如今才发觉,秀珠的离开,是比清秋更清楚的决断,她过早地看清了燕西隐藏在多情下的滥情,而后毅然决然地抽身。如果清秋不曾出现,秀珠和燕西也断然不会步入地久天长。

而在原著中,秀珠更是多了几分精明,她对燕西的感情是复杂而矛盾的,有喜欢,也有恨,却没能上升到爱。

她对燕西的感情,更多的是不甘心

金家和白家是关系密切的高门大户,而秀珠作为白家唯一的女孩,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生活的奢靡程度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原著中就曾有过这样的描写:

秀珠自小就在灵女学校读书,那个学校,是外国人办的,学生完全是小姐,在学校里大家就拼着花钱。中学毕业后,除了一部分同学升学和出洋而外,其余的不是阔太太阔少奶奶,便是交际明星。因此秀珠的习气,受了学校的教育和同学的熏染,一味奢华,与兄嫂恰恰相反。

秀珠家里有钱,哥哥白雄起身居高位,最后更是做到了总理的位子。秀珠从小就是娇生惯养,哥哥宠着她,嫂子惯着她。对她是有求必应,极尽满足。这就养成了她性格中的骄横和任性,处处都要占据上风,而其他人,也总是要让一让的。

但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样貌,家室,处处都高人一等,可偏偏败给了一个寒门女子冷清秋。可以说,她对燕西的感情,更多的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囊中之物被一个穷苦女子夺去。

清秋的出现,让秀珠成为了圈子里的一个笑话,她原有的高高在上的形象被打破。她的不甘心,并非是因为燕西的移情别恋,而是这个情敌是远不如自己,出身寒门的胡同姑娘。

而以她一贯的行事作风,又岂会愿意被这样一个女人抢了风头。所以后来她从清秋手里重新抢回燕西的作风,不过是为了夺回当初丢掉的一口气,而这其中又掺杂了多少爱恨,却是难以讲清道明的。

秀珠的心底,其实压根没有看上燕西

我们都知道,燕西不喜欢秀珠,而秀珠对燕西的紧抓不放,实际上只是一直以来大家都玩得开心,她就觉得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了罢了,再加上大家都还年轻,就没有多想以后的事情。

而这样的交往过密,就让周围人以为他们是会结婚的,而这样的误以为,说得多了,也就成了真的。

可回头看看,如果秀珠是温柔如水的大家闺秀,如果没有清秋的中途出现,秀珠和燕西就真的会步入婚姻吗?其实也未必。

因为,她根本就没有看上燕西。

原著中,秀珠再次勾搭上已经结婚了的燕西,喝咖啡聊天,看电影听戏。一个是矫情却不失有趣的秀珠,一个是沉闷古板的清秋,两相对比下,花花公子燕西又一次在秀珠的设计下忘了身为丈夫的本分,甚至有了抛妻弃子,和秀珠远赴国外的念头。

实际上,这不过是白秀珠对金燕西的戏弄。她曾这样评价过燕西:“像金燕西这种人才,没什么出息,很容易找得着。”

秀珠那种不屑的态度,是清醒而深刻的。而白秀珠对金燕西的种种笼络行为,都不过是为了报复。

只不过燕西太过自以为了,自以为自己魅力十足,自以为秀珠对自己用情颇深,他不知道,秀珠早已看透了他不争气,不值得托付的本质,后来的种种笼络和讨好,都不过是为了报复燕西的抛弃,报复燕西的冷酷无情,更报复他对自己如此轻视的态度。

相比清秋,秀珠要更加清醒,在对待婚姻这件事上,我觉得白秀珠比冷清秋要更加清醒,因为她早就看透了跟金燕西这种男人结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原著里,秀珠把燕西牢牢地攥在手里,她要燕西来,燕西就不敢不来。燕西来了,她又不见客,就让燕西在厅里等,燕西若等不及自顾走了,她便还要打电话问责。

秀珠的报复无疑是成功的,最终燕西不堪戏弄,荒唐逃离。

故事走到最后,金铨的去世和一场大火让原本沐猴而冠的金家树倒猢狲散。清秋在大火中带着儿子逃离金家,秀珠在拒绝燕西的求婚后出国嫁给了一个爱自己的人,而燕西也在经历家道中落、妻离子散、情人戏耍等一系列打击后远赴重洋,最终娶了电影明星邱惜珍。

张恨水老先生没有把金家的结局写得太过凄惨,只是说了一句:

金家走的走了,散的散了,不必写得太凄惨,太累赘了,适可而止罢。

而纵观清秋和秀珠二人的结局, 大多都摆在了一个情字上,只是秀珠早早看清了本质,悬崖勒马,而清秋却在最后一刻方才幡然醒悟。

秀珠的聪明,是对这段感情早早死心,而后来的刻意接近,就只是为了报复。

金燕西本性凉薄,才会轻视老婆孩子,被白秀珠戏耍,最终妻离子散。

可这能怨谁呢?

自作自受而已。

—END—

我是沐笙,一个有温度的创作者!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