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八强健康家庭战队

大河健康报 2024-05-20 09:20:30

统筹 安伟

记者 杨璐 孟蕾 吴文可 梁露露 孙倩文 文

记者 王晓伟 图

5月19日,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家庭专场河南赛区省级赛总决赛圆满结束!经过三天的比拼,最终来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白向威家庭战队斩获冠军战队,来自新乡的刘宁家庭战队、来自济源的张欢家庭战队、来自洛阳的闫进宫家庭战队获得亚军战队,来自郑州的毛雨家庭战队、来自焦作的王怡家庭战队、来自南阳的杨莹家庭战队、来自濮阳的史同峰家庭战队获得季军战队。

冠军家庭战队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白向威家庭战队

战队口号:健康家庭,畅享幸福

战队成员:爸爸白向威、妈妈汤文文、孩子白隽渲若、孩子白雨墨、奶奶宋秋梅

健康理念:学习健康知识,规范健康行为,争做健康家庭。

健康心得:让健康生活成为新时代的家风。

家风故事:2021年初,白向威家附近一小区,一中年男性在打羽毛球过程中,突发意外心脏骤停,路人急呼120求救,并主动实施了心肺复苏。救护车到达现场,接替心肺复苏并给予现场除颤,帮助患者恢复心率并送医。

“非常开心能够夺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精心准备也结出了丰硕果实。”大赛冠军家庭、来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白向威家庭战队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在赛前认真阅读了比赛规则,并根据比赛规则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在考验参赛家庭默契与协作能力的搭桥过河项目,白向威家庭战队配合默契、协作流畅,快速完成了“过河”。该项目需派出3名成员参赛,使用4块瑜伽砖作为“桥”,以铺设一块、前进一块的方式前进。待所有队员上“桥”后,须由后面的队员将瑜伽砖依次传递给前面的队员继续铺设、前进。如此轮换,直至到达终点。白向威告诉记者,在比赛之前,他们一家便根据比赛要求购买了道具,经过家庭内部的尝试、选拔,确定由他及爱人、女儿参赛的方案。“经过多次尝试、练习,我们发现,由我爱人‘打头阵’、我女儿居中、我‘殿后’的方案效果最好。同时也发现,‘过河’时我和爱人蹲着传递‘桥’,更节省时间。”白向威告诉记者,为更好完成考验个人灵活性和协调能力的呼啦圈挑战项目,他们一家人均在赛前进行了大量练习。“原计划由我女儿参加比赛,但在现场发现,比赛要用的呼啦圈较重,加之天气较为炎热,遂决定由我参赛。”在总决赛的健康知识竞答的风险题环节,白向威一家选择了低风险题作答。看到“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读书写字时要保持三个一,是哪三个一”的题目后,白向威便将话筒递给了孩子白雨墨。“三个一是一寸一拳一尺,手指尖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孩子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回答得十分准确。白向威告诉记者,他和爱人汤文文均是医务工作者,平时非常注重对于健康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他敢于让孩子作答的底气。“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对每一个家庭都很重要。”白向威向记者分享,他和爱人在工作之余,会到周边的社区、学校等场所宣传急救知识和自救技能。2021年初,白向威家附近小区的一中年男性在打羽毛球过程中,突发意外、心脏骤停。所幸周边有人拨打120求救,同时主动实施心肺复苏,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了机会。“事后我和爱人得知,施救者正是我们曾经宣传急救知识时的学员之一,这让我们倍感欣慰。”白向威表示,健康家庭不仅是自己的家庭成员能够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规范健康行为,还应该能带动周边的人自觉学习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生活理念。“本次比赛对于我们家来说,不仅是一次检验,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我们更新了许多健康知识。未来,我们也会以健康为目标,积极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带动身边的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助力!”

亚军家庭战队

新乡:刘宁家庭战队

战队口号:健康家庭,幸福全家

战队成员:儿子刘宁、儿媳冯聪聪、妈妈张翠贤

健康理念:以家风长扬,成国魂永兴。

健康心得:健康家庭的成员首先要履行自身健康第一责任,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有生活方式,还要传承优良家风家教。

家风故事:刘宁的妻子冯聪聪的姥爷是医生,妈妈、舅舅和阿姨也都是医务工作者,可以说她出生在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使她更加敬畏生命。代代为“医”,各有使命,优良家风,传承不息!“起床遵守三部曲,居家四怕要牢记,科学防跌倒,笑做不倒翁”,这个防老人居家跌倒的作品创意来自新乡市刘宁家庭战队的生活点滴。5月18日在健康科普竞演的舞台上,刘宁与妻子冯聪聪带着刘宁妈妈一起为大家做健康科普。刘宁和冯聪聪都是医务人员,从第二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到第五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夫妻二人一直走在健康科普的路上,刘宁参加了第三届和第五届科普大赛,冯聪聪参加了第二届和第四届科普大赛。“之前要么是我为妻子做后盾,要么是她为我做参谋,这是第一次我们俩一起登上科普舞台,还带上了老妈。一家人一起并肩战斗的感觉特别棒!”刘宁很有感触地说。冯聪聪在一旁插话:“妈妈台风最稳了,和我们俩配合得很默契,而且也是对我们俩健康科普知识的一次重构和更新!”她说,其实他们不是第一次拖家带口地来郑州参加比赛了,之前她参加第四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时,孩子才几个月,当时她处于哺乳期。刘宁开车带着妈妈和孩子一起来郑州支持她比赛,“这次参加知行大赛终于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理由,能够一家人齐上阵了,是真正的家庭比赛,我觉得特别开心”。在他们的节目中,老人起床要遵守三部曲:第一步:清醒后平躺三十秒,让自己适应环境;第二步:床上坐起三十秒。坐起来后,双眼正视前方或头颈稍作转动,无不适再进行下一步;第三步:双腿下垂,坐在床沿三十秒。“我小的时候最怕听到的是电话铃声,因为那表示有病人需要妈妈的帮助……”在5月19日的健康家风演讲舞台上,冯聪聪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医生妈妈给自己带来的榜样和传承,因为言传身教,从小耳濡目染,使她更加敬畏生命,家风汇聚国风,以家风长扬,成国魂永兴。刘宁说,作为健康家庭,成员要首先把爱护自身和家人健康为第一责任,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传承优良家风家教。通过此次比赛,他们想让父母和孩子都更加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对自己的健康管理,也希望通过舞台上的展示,把一些健康生活的常识技巧,传递给观众以及老百姓。

济源:张欢家庭战队

战队口号:为爱传播正出发,健康福泽千万家

战队成员:妈妈张欢、爸爸于天强、孩子于子越、姥爷张保平

健康理念: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懂得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健康心得:参加家庭健康科普是一个全面提升家庭成员健康知识,充满挑战和活力的经历,它不仅要求参赛者要有丰富的健康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健康体魄。

家风故事:只有自己保持一个健康体魄,才可以更好地照顾父母和家人。我从一个弱不禁风的人,变得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精力充沛。孩子也开始跟我一起健身,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哇,这个小帅哥转呼啦圈转得特别厉害!”一个身穿荧光绿色衣服的小男孩把呼啦圈舞动得炫飞如火,他是来自济源的10岁于子越,与妈妈张欢、爸爸、姥爷一起来参赛,4岁的妹妹是啦啦队员。从一点儿不会到以呼啦圈“出圈”,于子越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姥爷虽然腿脚不便却是位坚定的队员,他说想自己以身作则,让孩子们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它让我们有机会展现自己,因此,不要害怕参与,要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张欢说,自己以前因为工作累顾不上锻炼,后来父亲患病需要人照顾时,自己才猛然意识到保持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因此她开始强制自己注意积极锻练,并带动家人一起跑步。在跑步的过程中,全家人都发现坚持跑步不仅能增强体质,舒缓压力;还能增进亲子、夫妻关系,愉悦心情;同时还能调节自身状态,让精力更充沛。为了参加此次比赛,张欢一家人准备了三套不同风格的服装,包括正装、亲子装、演出装,“想给孩子增加仪式感,培养尊重意识,尊重这个活动。”张欢说。值得一提的是,在健康家风演讲环节,于子越挑起了“大梁”,小小年纪却亳不怯场,台风稳健,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比赛,我得把紧张藏在心里。”于子越说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高分的背后,是于子越学习了5年的播音功底。“孩子小时候比较内向,想着让他能更好地学会表达,就给他报了播音相关的兴趣班。”张欢告诉记者。经过三天的比赛,张欢对于健康家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一个全面提升家庭成员健康知识、充满挑战和活力的经历。这次比赛不仅要求参赛者要有丰富的健康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健康体魄,不仅提升个人的科普技能,还促进了家庭和谐。”张欢说,在参加比赛的同时,还为推动健康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感觉这三天的经历非常有意义。

洛阳:闫进宫家庭战队

战队口号:传承古都文化,传播健康生活

战队成员:爸爸闫进宫、妈妈时洁、儿子闫瑞阳

健康理念: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开阔眼界、增强体质、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健康心得:让健康生活成为新时代的家风。

家风故事:最健康的心得就是适量运动,我会每天健走游泳,我的夫人会每天做瑜伽。

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展现出最佳状态,闫进宫和家人针对各个比赛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锻炼。一起练习跳大绳,享受团队合作的乐趣;转动呼啦圈,挑战身体的平衡与协调;进行两人三足的训练,感受彼此间的默契与信任;还学习了心肺复苏的技巧,以备不时之需。“在参赛过程中,我们一家人不仅增进了感情,也体验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闫进宫告诉记者。“那位大哥笑话我,是不是觉得我怕老婆,我从来不说怕怕,我这叫爱,大家有所不知,我的爱人是一名医护工作者,他在外边救死扶伤,我在家给她做饭,我骄傲啊。”舞台上的闫进宫,话语间流露出的自豪与爱意,使观众笑声中不乏感动。他与妻子默契十足,通过讲述烫毛肚和食用发芽土豆的小故事,巧妙地传达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仅逗乐了观众,更传递了深刻的道理。他坚信,一个家庭若能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个方面做得尽善尽美,那么这个家庭就是真正的健康家庭。谈及此次取得的优秀成绩,闫进宫感慨万分:“说实话,这个成绩让我既意外又激动。这次参加中国健康行动知行大赛家庭专场,我们的初衷并不是追求比赛的胜利,而是希望借此机会,将我们洛阳人民追求健康生活的风采展现给更多人。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刻感受到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收获。能够得到大家的赞赏与认可,实属不易。我深感荣幸,也由衷地感谢每一位支持和鼓励我的人。”

季军家庭战队

郑州:毛雨家庭战队

战队口号:健康家庭,相伴同行,健康中国,有你有我

战队成员:女儿毛雨、父亲毛来斌、母亲张建峰

健康理念:有了健康的每天日常,才会有人生的来日方长。

健康心得:在成长的路上不只有静止的文字、成堆的书本,更有温热的汗水、团队的激情和深情的热爱。既要静下心来学习,又要动起来勤锻炼,这样才能为人生积蓄远航的动力。

家风故事:第一次和孩子参加亲子平衡车比赛,我是场上唯一的妈妈,他满脸期待而又不自信地问我,妈妈我们能赢吗,我告诉他,爸爸们自然有爆发力和耐力,而我却有灵活和技巧,那是我第一次和孩子一起站上领奖台。

“大爷,您的血糖水平相当高,早上吃了什么呀?”“一碗胡辣汤,一根油条,一个茶叶蛋,还有十个煎包!”在健康科普竞演环节,来自郑州市中心医院的毛雨以中国传统早餐为切入点,为观众奉上了一席关于如何控制血糖的“科普大餐”。毛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五大用餐秘诀,“吃饱且吃好,选择水煮等更健康的烹饪方式;掌握好量,把大碗换小碗,一个变半个;合理安排早餐进餐时间,起床后半小时吃早餐既不影响胃肠功能,还能避免低血糖;调整进食顺序,正确的用餐顺序是喝汤-蔬菜-肉蛋奶-主食;同时,要坚持餐后运动。”“规律的运动让身体强壮,向上的心态让人幸福快乐,当每个人都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支撑起一个充满美感与力量的健康中国。”健康家风演讲环节,毛雨分享了自己的健康智慧。赛后,毛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她的个人经历。她提到自己的父亲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但血糖控制得相当理想。她介绍,她和丈夫采用“排除法”来帮助父亲控制血糖。一旦发现父亲的血糖升高,他们会首先建议他控制饮食。如果减少饮食量后血糖仍高,他再检查父亲是否缺乏运动。当饮食和运动都得到妥善控制,而父亲的血糖仍居高不下时,他们会考虑是否是药物因素所致,如用药不规范或需要调整用药方案。通过这种逐一排查的方法,成功揪出了导致血糖升高的“元凶”。

焦作:王怡家庭战队

战队口号:吃动平衡,健康人生

战队成员:父亲王怡、母亲张婷、儿子王务实

健康理念:健康生活,美好家风。

健康心得:健康家庭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身体健康,包括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其次是心理健康,家庭成员都有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善于沟通交流。最后是社会关系和谐,健康家庭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性。

家风故事:陪伴,母亲能做到回家不看手机,陪着孩子做游戏、做运动;运动,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能抽时间陪孩子打羽毛球、跑步、跳绳;规律,包括饮食规律和作息时间规律。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而家风则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应该如何培养健康家风?王怡总结为两个字“榜样”。“我的爱人就是我们家的榜样。”王怡的妻子张婷在培养孩子这方面做到了以身作则、知行合一。大宝9岁,二宝4岁,张婷在孩子面前从来不玩手机;冬天晚上九点、夏天晚上九点半准时洗漱睡觉,孩子在妈妈的带领下,很自然地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作为父亲,王怡也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每天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膳食,经常带孩子跑步、打羽毛球、逛公园,辅导孩子家庭作业、讲解百科知识。“身教胜过言传,父母都得参与,知行合一、以身作则,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王怡说。为了参加此次比赛,王怡一家三口做了仔细分工:王怡负责心肺复苏比赛和健康科普竞演;张婷负责健康知识竞答;王务实负责跳绳和呼啦圈比赛。在工作和学习之余,一家三口一起练习两人三足跑、跳绳、学习健康知识、制作科普节目。此次比赛,王怡家庭战队作为前八名进入总决赛,最终获得季军的好成绩。“很荣幸参与此次比赛,此次活动十分考验心理素质,大家一起争抢一个健康科普的答题机会。但同时也很高兴,特别开心孩子愿意积极参与这次健康家庭活动,符合咱们这次比赛全家参与的精神。接下来我们会再接再厉,努力践行健康家庭理念,争取起到健康家庭示范作用。”王怡说道。

南阳:杨莹家庭战队

战队口号:小手拉大手,锻炼健康体魄,共享美好人生

战队成员:妈妈杨莹、爸爸宋猛、儿子宋佳铖

健康理念: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奉献和付出,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健康心得:健康家庭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都要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家庭环境卫生健康,家庭成员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都是一个良好状态的家庭。

家风故事:我们每天利用空闲时间,加班加点,学习健康知识,每天运动20~30分钟,一起学习心肺复苏。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健康素养,掌握了急救知识,也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

提到健康家庭,杨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10年前的一天晚上,杨莹不满1岁的儿子突然便血不止。“当看到肠镜下密密麻麻的出血点,化验单上几十种食物的过敏原,孩子被诊断为过敏性肠炎,我心都要碎了。”杨莹说,那一刻我们全家都意识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当周围的小朋友都在喝着饮料、吃着零食时,杨莹耐心地和孩子沟通,告诉他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饮料。从找专家到查资料,从深度水解奶粉到精心给孩子准备每一餐,杨莹学着如何更好地照顾孩子。“孩子爸爸是一名医生,不管再忙,每天我们都会陪孩子一起跳绳、打羽毛球、打篮球,慢慢的运动成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这段艰辛而又漫长的抗敏之路上,全家人学会了遇到困难积极面对,学会了如何科学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杨莹告诉记者。正是由于多年的好习惯,杨莹家庭战队在健康活力比拼环节取得了优异成绩。如今,那个脆弱的孩子已经长成一个健康、活泼、开朗的大男孩。10岁的宋佳铖已经成为一位健康科普小能手,还会告诉朋友,零食不能多吃,爸爸妈妈做的饭才是最健康,最营养的。“这次能作为南阳市的家庭战队代表来省里参加比赛,真的是特别开心和荣幸,我也没想到能进入总决赛。能跟这么多家庭同台比赛,让我们对健康家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后我们也会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杨莹说。

濮阳:史同峰家庭战队

战队口号:倡导健康行为,传承健康家风

战队成员:爸爸史同峰、妈妈段晶晶、奶奶张玉霞、儿子史宸翰、女儿史悠然

健康理念:我们家庭一致认为“健康”要从饮食开始,合理的饮食结构、均衡的营养摄入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整个家庭里洋溢着积极向上、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尊重和理解的氛围。

健康心得:健康家庭不仅是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风故事:健康的家风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跑步、骑车、游泳、打篮球等。

"加油!加油!爸爸妈妈哥哥,快加油呀!" 在健康活力展现的环节中,濮阳市第十中学小学部一年级的小学生史悠然奋力为她的家庭战队呐喊助威。赛场上,家庭成员们统一着装,默契配合,携手向终点迈进。在健康家风演讲环节,史同峰的妻子段晶晶深情地回忆道:“我的父亲常说,'行医先养德,德满医自成'。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我也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将继续把廉洁行医、治病救人的理念传承下去。”谈及此次参赛感受,史同峰向记者说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夫妻都是医护人员,平常会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健康饮食知识,例如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也会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一起进行跑步、骑车、游泳、打篮球等运动,还陪伴孩子读书、练习钢琴等。我认为一个健康的家风不仅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然后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传承健康家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