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刘纪鹏先生讲话有感:向4000点迈进的路径与策略

海泽钧 2024-05-11 10:02:53

在2024年中国投资年会上,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原院长刘纪鹏先生的一席话引起了广泛共鸣:“我始终觉得中国股市不到4000点,我们就不踏实。”这一观点不仅深刻揭示了当前股市现状的紧迫性,也指明了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与期待。在全球股市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的背景下,我国股市仍徘徊于14年前的3100点附近,股民大面积且长期的亏损状态令人堪忧。面对此景,如何实现股市的实质性突破,让4000点不再遥远,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必须认识到股市的流动性对于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正如人体之于血液,流动性是股市活力与吸引力的源泉。缺乏流动性的市场如同一潭死水,价值发现与价格形成机制将严重受阻。历史与国际经验均表明,流动性匮乏导致的价格难以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因此,提升股市流动性,吸引并保持充足的资金参与,是推动股市向4000点迈进的首要任务。

当前,我国股市的日成交量稳定在8000亿至1.2万亿元之间,这一水平太低,但仍不足以支撑股市的快速健康发展。根据现在的股市体量日成交不能低于1.8万亿;为实现量能的有效扩大,需在交易制度和相关政策上进行大胆而合理的创新。具体而言,以下几点改革尤为关键:

实施T+0交易制度:T+0能够提高市场效率,增加交易灵活性,刺激市场流动性。通过允许投资者在同一天内完成买卖操作,可以有效增强市场的活跃度和吸引力。

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适当降低融资成本,可以鼓励更多投资者利用杠杆参与市场,增加市场资金供给,从而提升整体流动性。

延长交易时间:延长股市交易时段,与国际市场接轨,不仅能吸引全球投资者,还能增加交易机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此外,加强法治治市,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提升股市价值基础的必要条件。借鉴国外等成熟市场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一个既法治又高效的市场环境,是保障投资者信心、吸引长期资本流入的关键。

综上所述,实现股市向4000点乃至更高目标的跨越,需要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以及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增强市场流动性,同时注重法治与公司治理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股市健康稳定增长,让4000点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跨越,更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熟与强大的标志。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辅以恰当的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优化,中国股市迈向4000点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值得期待的现实。

1 阅读:208
评论列表
  • 2024-05-12 07:25

    支持早点上涨到4000点!

  • 2024-05-11 11:32

    可以肯定的是,券商绝对会支持编者的观点。

海泽钧

简介: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