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入党,34岁和粟裕同为新四军师长,彭雪枫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四月故事會 2024-05-13 22:49:46

他是抗日时期最年轻的新四军师长,曾被毛主席夸赞是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这位英雄的名字叫作彭雪枫,他曾在几个月内,将三百多名战士发展至近两万人。

彭雪枫,乳名隆兴,学名修道,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南阳镇平县七里庄一户贫农家庭。儿时的彭雪枫先跟着祖父彭如澜(私塾先生)读书写字,学得差不多后便到伯父彭延庆开办的私塾里做伴读书童。后来彭延庆受邀去天津教书,彭雪枫在14岁的时候投奔了他,并考入了南开中学(后改名为“育德中学”)。

在育德中学,彭雪枫受爱国进步教师的影响,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

彭雪枫的成名之战发生在1932年,他先率领二师歼灭了国民党军五十二师高树勋残部,而后又粉碎了二师师长郭炳生想要叛变的阴谋。毛主席在知道他的事迹后,亲自为他颁发红星奖章,并夸他和赵子龙一样,浑身都是胆!而后多年,主席一直将彭雪枫带在身边,可见主席很是欣赏这位年轻英雄。

1938年9月,时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接到了毛主席的一封电报,大致内容是:开封失守后,日军占领了河南东部大片国土,现在应该趁着日军还未站稳脚跟,先行展开豫东敌后游击战。为了不错失良机,主席从9月初到中旬,不断发报催促彭雪枫尽快启程。

考虑到彭雪枫手上只有三百多人,主席身边的军委参谋便站出来为彭雪枫“求情”,说是不是应该多给彭雪枫一些准备时间。主席认为,再拖下去,日军就要站稳脚了,而且他相信彭雪枫,因为他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困难越大他的干劲越大。

9月底,彭雪枫带着373名战士,毅然踏上了东征的路。接着正如主席所说的一样,彭雪枫在面对诸多困难时,干劲不减反增,他硬是在几个月内,将部队发展到了近两万人,初步建成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当时彭雪枫部在向延安报道部队人数时,着实给军委吓了一跳,机要局的同志更是猜测,会不会是报务员粗心,多加了两个零。

为了确定不是闹了乌龙,中央首长命人又给彭雪枫发了一封要求详细上报各部人数的电报。没过多久,整个延安沸腾了,毛主席等人收到了彭雪枫的亲自回电:前次统计无误。

作为育德中学优秀毕业生,“能武”的彭雪枫自然也“能文”。1939年11月,时任新四军第6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的彭雪枫在没有饷源,也无后勤供应的艰苦条件下,硬是带着部下办起了震撼民心的《拂晓报》。为了尽快让新四军摆脱困境,彭雪枫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同时动员开明绅士支援抗日部队。渐渐地,新四军便走出了困境。

1941年1月,新四军进行了重组,彭雪枫被任命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由于彭雪枫比同为师长(新四军第一师)的粟裕小一个月,所以时年34岁的彭雪枫是新四军中最年轻的师长。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八里庄,竟然损掉了我军一员大将!

1944年9月10日,彭雪枫与部下在夏邑县彭沟涯小学研究攻打八里庄的汉奸、土匪李光明部。经过一番商议后,彭雪枫决定亲自上阵,和参谋长张震一同攻打八里庄。

据张震后来回忆,当时彭雪枫的身体状态很疲惫,他这几天来,又要做战前动员,又要主持作战,还要安排地方工作...张震好不容易劝他在天主教堂内(临时指挥部)眯一会,敌人却反攻了!彭雪枫听到警卫员报告后,立即从铺在地上的油布上爬了起来,然后迅速向前线奔去。

据彭雪枫的儿子彭小枫回忆,战斗即将胜利结束时,彭雪枫直接登上了围墙指挥战斗,结果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左心房,牺牲在了八里庄的阵地上,年仅37岁。

彭雪枫将军牺牲的消息传到后方后,时任淮北区党委书记兼第四师政委的邓子恢决定秘不发丧。原因有二:一是避免影响士气;二是为了保护彭雪枫身怀六甲的妻子。

在邓子恢的指挥下,彭师长手下的旅长滕海清派人买了副上好棺材,将彭师长入殓,然后秘密用船将棺材送回第四师的驻地,最后安置在洪泽湖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第四师指挥部依旧用彭师长的名义对外发布公告以及命令,直到1945年1月24日,彭师长牺牲的消息才被公之于众。

2月2日清晨,淮北各界七千多人前往洪泽湖畔,恭迎彭师长灵柩。从洪泽湖畔到半城,沿途数十公里一直有人为彭师长设案致祭。在他们摆出的桌子上面,都放有两样东西:一面明镜,一碗清水。其含义不言而喻。

五天后,中共中央为彭雪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在延安,毛主席等中央首长率领各界代表一千多人来到了会场,一同向彭雪枫的遗像鞠躬、默哀。

0 阅读:29

四月故事會

简介:人物故事,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