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生4.1级地震,此前曾出现“砂涌”现象!专家:与余震无直接关系

行冭空 2023-12-21 10:42:47

近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及周边地区遭遇了一场强度6.2级的地震!而在几个小时前,也就是12月21日深夜4时2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再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根据目前已知的讯息来看,截至12月20日08时00分,已记录到余震数量多达423次,其中包括3.0级及以上的地震余震10次,4.0到4.9级别的余震2次,2.0到2.9级的余震29次,1.0到1.9级的微弱级余震104次,1.0级以下的超小型余震280次。

目前为止,最大余震为4.1级,离主震大约14公里。

此次地震的发生,使得我们更加关注到了余震的影响。

同时,甘肃6.2级地震还引发了一种被叫做“砂涌”的现象,这种现象对青海海东民和县中川乡带来了深远影响。

那么,什么是砂涌现象呢?

据公开可查询到的资料显示,砂涌现象是指在地震后,地下含水沙土被液化后,沿着压力通道被挤压到地表形成的现象。

这种现象与地下水位、含水层和地震有直接关系,也与河沟上游宽、下游窄的地理特点有关。其特点是地下砂土层发生极大波动并迅速涌向地表,往往导致地面上出现一条淤泥带,并对周围的居民和建筑物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了解砂涌现象,科学家们首先研究了不同地区的地下水位、含水层的厚度和性质,以及河沟的形态和地形特征等因素。

他们发现,地震后地下含水沙土被液化的程度与地下水位、含水层的性质和厚度有关,并且沙土层的液化程度越高,砂涌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此外,河沟的形态和地形特征也会影响砂涌现象的发生。

河沟上游宽、下游窄的地形特点,使得地震后地下含水沙土更容易被液化和挤压到地表。

虽然目前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预测砂涌现象的出现,但是可以通过对地震后地下水位和含水层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准确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例如在河沟下游修建防洪堤坝,以防止地震后地下含水沙土的液化和涌向地表。

这使得许多房屋被淤泥包围、冲毁,从而导致了多名群众失联。

虽说“砂涌”的多少与地下含水层的含水量以及挤压变形的程度息息相关,但并不意味着砂涌越多,后续可能发生的地震就越大。

同样,没有出现砂涌也并不意味着后续地震就不会发生,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也就是说,砂涌现象并非必然意味着更大的余震即将发生。

要知道,地震是一个复杂的地球科学现象,专业机构正在持续监测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

目前,灾后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希望甘肃地区的同胞们的生活能够早日恢复正常。

0 阅读:358

行冭空

简介:悠悠如云行太空,竟使三风变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