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1年后,更加佩服邓小平两句至理名言,愿美国人能明白!

红红聊些事 2023-02-10 21:41:51

俄乌战争已经打了一年时间了,网络上关于这场战争的分析还在争论不断......

不过不少明眼人已经逐渐发现了问题:这场战争早已不单是两方之间的角逐,同样也是一场类似于我们不少人戏说的“封神演义”中大佬之间的博弈。

也就是说,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不仅是俄罗斯与整个西方世界的斗争,颇有与美国重现当初冷战格局的态势,同时随着这场战争的不断蔓延,还会存在国家间的博弈。

毋庸置疑,俄乌战争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大事件——毕竟了解俄乌战争的人都知道,俄乌战争不仅仅是俄国与乌克兰之间的问题,更是直接牵扯进了整个欧盟与美国。

虽然好像是双方大战,但欧盟出钱、出贷款、出军火,而美国更是拿出了最先进的装备支持乌克兰,甚至还推动整个西方世界的舆论、经济力量制裁俄罗斯。

不客气的说,这场所谓的局部热战,早已牵动着整个世界。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西方世界制裁俄罗斯的时候,俄罗斯不止一次提出了对核武器的想法,这也一度使得安静许久的世界格局,似乎迎来了新波澜。

当然除了这些发达国家以外,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战争,导致双方在资源上也存在较量,比如天然气、石油,以及粮食,而这最终的结果则是导致化石燃料成本巨增,还有粮食成本巨增。

——这无疑给一些国家在“大动脉”狠狠的来了一刀,不少国家遭受严重影响,有些甚至是在温饱数据上再一次创了新低。

这便是俄乌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力,其覆盖面并不会只局限于两个国家间。而这场战争中,我们先暂且不说俄、乌两国,就算是一些“间接参与者”,也蒙受了巨大损失。

比如欧盟卷入到战争的旋涡后,美国凭借战争再一次强调北约的组织性,再一次把欧盟国家“团结”在北约的身边,削弱了欧盟的综合实力,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而美国人看起来虽然算盘打得“叮当响”,可是此举却也使得自身陷入到了“乌克兰陷阱”中,因为它和欧洲把主要力量、资源都投入进乌克兰,使得自身在泥沼当中不能自拔......

想到这里,我便突然回忆起了邓小平第一句让人佩服的话:要冷静的观察,镇定自若的面对困难,捍卫我们的立场。韬光养晦,争取时间,永不称霸。

在俄乌战争中,中国是颇为神奇的一方,因为我们没有被拉入到“陷阱”中,而且一直掌握着主动权。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我们一直在贯彻着邓公的这句话。

即: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界变局,中国一直冷静自若,不上头,也从不参与他国内政,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并且贯彻和平解决问题,始终高举着建设与发展的旗帜。

这让我们没有受到太大战争波及,而且还树立起和平建设者的形象,之前西方舆论一直所宣传的“中国威胁论”,也是不攻自破。

——毕竟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身,没有趁机干涉他国,继而谋取利益,选择称霸。

其实我们中国向来心口如一,正如邓公曾说到的那般:中国人从不隐瞒自己的看法,说一句是一句。

比如朝鲜战争期间,中国曾表示底线问题:一旦美国逼近鸭绿江,中国就不能坐视不理。而后,在看到美国人选择不加理会,便出兵抗美援朝......

总而言之,中国说不称霸,已经用实际行动让全世界看到了,而反观美国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打自己脸。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在诸多国家都牵扯在战争时,中国此时不参与其中,而是静下心来稳打稳扎,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建设脚步,继续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这无论对世界,还对中国经济而言,都是一个极大的好处。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处理这场战争问题上,美国与中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最终中国是一举两得,而美国则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这里,我们在选择继续韬光养晦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邓小平同志的远见与能力,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早就权衡到了所有得失,才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那或许有人会问,美国为何会如此这般行事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野心。在俄乌战争如火如荼时,其目标也越来越明确,那就是便要打击俄罗斯这个对手,从而“突破多极化”,唯己独尊。

只是美国想用“战争”的方式来实现自身野心,这是完全不符合时代现实的。

比如我们回看冷战结束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美国当时并没有能独霸世界,世界的格局出现的趋势是“一超多强”的现象。

例如当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西欧开始与美国对抗;又例如法国的戴高乐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当年还退出了北约。

联邦德国也实行东方政策,开始与社会主义国家和解。更离谱的是,英美这对“共轭父子”居然也在美国独霸世界的过程中矛盾凸显,双方也一度闹得很严重.....

还有,冷战后越来越多的独立国家出现,这些国家为了自身发展,以及其他大国内部民众开始意识觉醒,都在努力发展,力谋壮大。

对于这些复杂的国际形势,邓小平也已经有所预见,他曾多次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东西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南北问题)。

因此他提出了第二句让我极为佩服的话:战争的因素在增长,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增长。

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认为,虽然有些国家幻想发动大规模战争实现野心,但从全球来看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增长,势必会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

而制止战争的力量当中,邓小平看好“第三世界”的力量,觉得它们的崛起和壮大,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可以与他们一起努力。

毕竟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的国家独立......

它们反对霸权,反对超级大国对本国内政的控制,它们迫切的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第三世界国家必然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另外,中国也算是一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之一。因此,美国想要依靠“战争”来称霸,是完全不可能的现象。

美国必须意识到,如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相信在未来依旧还是,毕竟“一超多强”的发展格局依旧会存在。而在这一趋势下,美国应该改变原本方针与态度,正视到:现有情况下一样可以实现发展。

它应该看到:和平局势下,很多国家都有发展机会,这其中出现“亚洲四小龙”的传奇,还有“日本差点冲击自身(美国)”的奇迹,不过这些都比不上中国创造的伟大。

根据资料文献记载:在20年前,中国还不算什么。

当时我们的GDP只是占美国经济比重的10%;但20年过去了,2021年我国的经济已经占比提升到了78%,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极为夸张。

其实不仅是在经济方面增长,中国还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内功。早在2010年,中国就成为了第一制造业大国,占据了全球制造业增加份额的1/3,而美国自身则早已跌到了不足1/5。

而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描绘:历史上最大和最长的经济繁荣中中国的经济在过去20年中增长了10倍,从2000年的1.2万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17.7万亿元。

这是一个何等恐怖的奇迹......

总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至少在经济方面已经逐渐赶上美国,甚至在国际贸易和制造业方面已经不比美国差。

——尤其是美国自身的GDP份额在全球的占比中在不断的缩水,它从原先的全世界一半的比重,已经缩水到了后来的1/6。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中国在未来的发展态势依旧势不可挡,而这些成功都是和平时期取得。

不得不说,邓小平的意识还是十分卓越的。

对外,我们团结第三世界力量,继续推动和平与发展;对内,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积累、突破,增强自身实力。在这种内外兼修下,我们绝对有自信与实力面对任何变局。

而这些都是邓公的至理金句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他说过的那些话,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失去价值,反而是愈发历久弥新......

其实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伟人,邓公这类让人无比受用的至理名言还有很多。

毕竟他的语言经过多年政治生涯的淬炼,已早就臻入化境,能够在让人感觉平实、简练的同时,还极其具备哲理性。

他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语言艺术,不仅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政治语言,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够在迷茫时期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

3 阅读:297

红红聊些事

简介: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