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陕西农民刨地挖出五十多斤国宝西汉鎏金马,上交获奖100元!

汉武帝的夜光杯 2024-02-22 11:10:45

1981年5月1日下午,阳光洒满了陕西兴平西吴公社豆马大队的田野。正值农闲时分,社员们纷纷出动,手持农具,肩挑重担,齐心协力地平整着田地。在这块土地上,人们辛勤劳作,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高军田,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被分到了靠近北干渠的一块田地里。他挥舞着铁锹,和老伴一起,一铲一铲地挖着泥土。豆马村的东侧,便是那巍峨壮观的茂陵,那里是汉武帝长眠之地。黄土深厚,地下埋藏着无数珍贵的文物,时常有考古发现令人惊叹。

午后时分,阳光愈发炙热。高军田正全神贯注地挖土,突然,一声清脆的“咣当”声传入耳中。他感觉铁锹似乎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震得手心发麻。他心中一动,莫非挖到了什么宝贝?

蹲下身子,他小心翼翼地扒开周围的黄土。一道金光逐渐映入眼帘,令他眼前一亮。仔细一瞧,原来是一件金黄色的物件,形状颇似马头。

于是他满腔激动地向他的老伴呼喊:“赶紧过来,我们地里竟然挖到了金块!”

他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工具,仿佛想让整个村子都知道他们的好运。媳妇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扔下手中的活计,飞快地朝他跑去。她的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仿佛看到了他们家未来的希望。

“你确定吗?真的是金子?”老伴气喘吁吁地问道,她的声音充满了颤抖和不可置信。高军田点了点头。

两人按捺住内心的狂喜,仿佛怕被这突如其来的好运给吓跑了。他们继续挥舞着锄头,仿佛每一次落下,都能让那金光闪闪的“金马头”离他们更近一些。他们挖呀挖,挖得汗水淋漓,却感觉不到一丝疲惫,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距离那传说中的财富,只有一锄头的距离。

可是,令老两口没想到的是,随着锄头的深入,他们的惊讶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原来,那“金马头”并非孤零零地躺在地下,而是地下之物的一部分。他们顺着“金马头”往下挖,只见马脖子、马身子、马腿逐渐显露出来,仿佛一匹真正的金马正在从地底崛起。最后,当整尊金马完全呈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尊金马体型庞大,差不多有村子里的狼狗那么大,全身金光闪闪,仿佛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金马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雕刻得栩栩如生,马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马的肌肉线条流畅有力,仿佛随时都能挣脱束缚,奔腾而去。

老高凝视着眼前的金马,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他忍不住开始嘀咕:“这么大的宝贝,怎么可能是被人遗落的呢?这里,难道真的隐藏着一座古墓?”他的媳妇听到这话,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也附和道:“老头子,你说得对。前段时间镇上有人来宣传文物保护,我记得咱们这离汉武帝的茂陵那么近,这金马说不定还真是文物呢!”

他们心中都明白,这件东西的价值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于是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一不小心损坏了这珍贵的文物。高老汉迅速放下手中的农具,与老伴一同急匆匆地朝茂陵博物馆的方向赶去。

到了陕西茂陵博物馆,他们恰巧在馆内遇到了正在忙碌的馆长王志杰。高老汉迫不及待地告诉王志杰,自己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了文物,并希望能得到博物馆的专业指导和帮助。尽管陕西是陵墓密集之地,文物发现并不罕见,但王志杰依然对此事高度重视。

他立即召集了馆内的考古专家团队,跟随高老汉夫妇来到了发现金马的田地。在老两口的精心指引下,专家们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了金马所在的位置。经过一番细致的发掘,那尊金光闪闪的金马终于重见天日。

王志杰与文物专家们现场对金马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鉴定工作。经过仔细研究,他们确定这匹金马为西汉武帝时期的鎏金铜马。金马身高62厘米,身长75厘米,体形饱满,神态生动逼真,整体重量达到了52斤。

凭借丰富的经验,专家们推测发现铜马的地方附近可能存在着一座大型陵墓。于是,他们决定对周边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发掘。

不久之后,阳信长公主墓便赫然出现在他们眼前。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专家们陆续发现了两百余件各式各样的文物,其中还包括一件极为珍贵的“鎏金鋈银铜竹节熏炉”。

这件熏炉造型别致,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达2.57公斤。它不仅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文物,更是西汉时期工艺技术的杰出代表。如今,这件珍贵的熏炉被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阳信长公主是汉武帝刘彻的姐姐,也是西汉大将军卫青的妻子,生前深受皇太后和皇帝的宠爱,奖励她不少珍贵的铜器和珠宝,其中就有这匹鎏金铜马。

经过专家鉴定,此马并非纯金打造,而是一匹鎏金铜马,其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这匹马的体态矫健,昂首翘尾,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准备跃然而出。体长76厘米,通高62厘米,重量达到了26公斤,虽然体型庞大,但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了匠人的精湛技艺。

马尾以焊接的方式自然下垂,肛门处巧妙地设置了一处小通气孔,腹部中空,设计巧妙。更令人惊叹的是,从马儿微微张开的嘴巴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六颗细小的牙齿,仿佛正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马身上的鬃毛根根分明,每一根都仿佛在风中轻轻摇曳,生动而逼真。这种高超的工艺,让人不得不为之叹服。

这匹鎏金铜马无鞍无鞯,形象朴实稳重,体态健硕结实,与史书记载的“大宛马”十分相似。大宛马,又称汗血宝马,是一种皮肤较薄、汗腺发达的马种。当它们出汗时,会给人一种“流血”的错觉,因此得名。这种马的速度和耐力都非常惊人,能日行千里,是古代战争中的得力助手。

据说,汗血宝马最早始于汉武帝时期。当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带回了大宛国出产良马的消息。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汉武帝特派使者带着千金以及一匹黄金铸造的金马去大宛国换汗血宝马。可见,马的形象在汉朝时期是何等的盛行。

然而,尽管汉朝时期以马为造型的文物并不少见,但类似这种鎏金铜马却极为罕见。高老汉发现的这尊西汉鎏金马,制作材料主要是铜,匠人先以汗血宝马为原型精心制作好造型,再在其表面涂上一层黄金,使得整匹马显得金光闪闪,贵气十足。

在相关史料中,对这种西汉鎏金马有详细的记载,它被称作“金马”,是西汉时期一种极其贵重的礼品,价值千金。这匹鎏金铜马不仅展示了西汉时期匠人的精湛技艺,也为我们揭示了汉朝时期马文化的独特魅力。它的存在,让我们对那个辉煌的时代有了更加生动而具体的了解。

高军田夫妻俩的拾金不昧精神,如同璀璨的明珠,在人间闪耀着温暖的光芒。他们发现了那尊珍贵的鎏金铜马,却没有贪图私利,而是选择了将其主动上交给文物局。这种对于历史文物的敬畏与保护,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

事后文物局对于高军田夫妻俩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赞扬,不仅为他们颁发了奖章,还额外赠送了100元奖金。这100元,虽然数目不大,但却是对他们行为的最好肯定。它象征着社会对诚实、善良、有责任心的公民的高度尊重和赞赏。

随后,专家们根据鎏金铜马上的文字记载进行了深入的估价。经过仔细的研究和讨论,他们初步估算这尊鎏金铜马的价值高达5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无疑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一个普通的农民,因为一次偶然的发现,竟然为国家收获如此珍贵的国宝。

如今,这尊鎏金铜马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在陕西省茂陵博物馆,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每当游客们来到这里,都会被它的精致工艺和深厚的历史内涵所吸引。而这背后,更是有着高军田夫妻俩的默默付出和贡献。

国宝简介

西汉鎏金马为西汉的文物,1981年5月于陕西兴平市茂陵陪葬坑阳信墓南出土,现收藏于茂陵博物馆。

汉鎏金马体长76厘米,通高62厘米,重26公斤,通体铜铸鎏金,昂首,翘尾,四腿直立,体态矫健。头部造型尤为生动,粉鼻亮眼,昂头,眼圆睁,鼻鼓,沿外翻,耳壳薄而高耸,口微张,露出牙齿六颗,两耳竖立,耳间有鬃毛,颈上刻鬃毛,作站立状,颈部和前胸肌深陷,四肢筋健明显,马身中空,为西汉时代典型的大宛马的特征。

西汉鎏金马为中国出土的少数秦汉时期鎏金马之一,为国宝级文物 !

0 阅读: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