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两个女性

秋阴不散 2022-05-17 23:23:01

褒姒

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是褒姒,周幽王对其宠爱有加,更是废了正室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褒姒的儿子为世子。按说这褒姒这身份,儿子的地位,每天应该像蜀后主一样乐不思蜀。可能是想家了吧,或者讨厌周幽王,褒姒就是不苟一笑。坐拥天下的周幽王为博其一笑,听取佞臣虢石父的建议,烽火戏诸侯,冷若冰霜的褒姒看到各路诸侯慌张的窘态,嫣然一笑。

之后申后的老爸,周幽王的老丈人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都城镐京,看到烽火且被戏弄过的诸侯也不来救援,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褒姒从此消失在历史之中。《史记》对褒姒的出生讲得很玄幻,加上其结局,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西周的灭亡也有褒姒背锅。

《诗经·大雅·瞻卬》中有几句讽刺褒姒“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既是长舌妇的由来。

以此看来,女人的娘家厉害,自己才不会吃亏。申后的老爹就是,为了自己的封国,真就发兵进攻周王室,没想到还真成功了。立了外孙为王,也就是周平王。

武姜

接着想到的就是偏心小儿子的武姜,注意这位武姜也是申侯的女儿,郑武公的正妻。武姜在生大儿子寤生时难产,也有可能生之前做过噩梦。由此不喜欢大儿子而喜欢小儿子段。有可能因为寤生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王位,故此偏爱小儿子吧。可是,这个母亲天天对郑武公吹枕边风,废长立幼,好在郑武公不听,寤生顺利继位,也是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郑庄公。

武姜要让大儿子把险要的虎牢赐给小儿子段,郑庄公又不傻,没有答应,但是碍于母亲的面子把京地给了弟弟段。弟弟段到了封地,暗中招兵买马,武姜还来信给段说作内应开城门。这偏心偏得太离谱了吧,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谁做王,自己也是王太后啊。之后就发生了历史上的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弟弟段兵败出逃,武姜被庄公软禁到颍城,发誓不到黄泉不相见,可见对武姜有多恨。

毕竟血浓于水,也有可能是对自己的政治声誉不好,毕竟此时还有周礼的孝悌,总之郑庄公有悔意,想接回自己的母亲,但是自己又不能食言。在颍考叔的建议下,在地下挖了一条隧道,能看见黄色的地下水(黄泉),郑庄公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和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于是母子冰释前嫌。这大概就是成语其乐融融的来历。好多成语当时就有了,二千多前后的今天我们还在用,就这时文化的传承。

以前都是独生子,当妈还容易。现在提倡二孩三孩,当妈的可要一碗水端平啊,对子女不能太厚此薄彼。

历史上申国的女人挺强势啊。申国都城在今天的河南南阳,最后被楚文公所灭。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