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所高校大联盟成立!17所985晋级,3所“双非院校”榜上有名

史海流年 2024-05-18 08:05:45

5月17日,星期五,初夏时节,阳光明媚,北京大学仍然春光灿烂,未名湖畔水波粼粼,一派祥和的景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30所高校,齐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他们的任务就是,成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

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7所C9高校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的领头羊。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17所985工程大学成为联盟的核心成员。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10所纯211工程大学,也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的重要成员。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3所“双非院校”进入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其中,上海师范大学是纯粹的“四非大学”,令人叹为观止。

一、聚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班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班,也被称为“社科实验班”,是一种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它融合了社会科学理论、实验、实践和科研等多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实验班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实验性上。通过强调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班通常会涵盖多个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此外,还会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该实验班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调查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还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班的设置上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的实施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会有所差异。如果你对某个具体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班感兴趣,建议直接查阅该高校的官方网站或相关招生信息,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二、读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聚焦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场所。这类实验室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控制变量、调节变量的实验研究方法,并引入、运用新兴科学技术,以探索、创新实验研究方法等新型研究方法,从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和科学普及工作。

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定位因建设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定位是“着眼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综合性、复杂性问题,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创新,进一步拓展学科内涵,创新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在实际运行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可能涉及多个研究方向和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手段,深入探讨社会现象、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等问题,并为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此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还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通过实验教学、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方式,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实践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术水平,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领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成立的重大意义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的成立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高校间合作与资源共享

联盟的建立为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提供了平台,使得各实验室可以共享资源、经验和技术。这有助于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各实验室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研究水平。

第二,推动研究方法创新与学科交叉融合

联盟成立有助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创新,特别是在运用新兴科技手段方面。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拓展学科内涵,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创新。这种交叉融合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领域。

第三,提升科研数智化水平

联盟的成立紧跟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提升高校科研数智化水平。通过数智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社会现象、经济发展等问题的更精准、更深入的分析,为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第四,培养高素质人才

联盟成员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通过联盟的平台,可以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实践平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第五,赋能中国自主体系知识建构

联盟的成立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通过联盟的努力,可以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自主体系知识建构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在北京大学成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22所985高校缺席,你有哪些看法呢?请在评论区发表高见。

1 阅读:1811
评论列表
  • 2024-05-18 10:19

    这种搞笑的东西,中科大和哈工大是绝对不会感兴趣的

  • 2024-05-19 07:46

    你别蹭大学了好吧[得瑟]你们村大学宇宙第一[笑着哭]

  • 2024-05-19 06:59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 2024-05-18 23:45

    闲的蛋疼

  • 2024-05-18 23:31

    这里只有吉林大学最有实力吧,在社科领域。

  • 2024-05-19 09:35

    哈工,中科大等这种纯理工科的搞什么鬼的哲学干嘛,吃饱了撑着?本来就是纯理工科的,去搞这些自己没有一点优势的学科或者专业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还一定能搞好,学生也不认可,还不如多花时间,精力,金钱做大做强自己原有的理工科专业呢

史海流年

简介:教育教学,高考志愿,强基、综评、三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