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就职演说,曝光四大元素,美默许下的“稳健”,深意有何?

邱震海 2024-05-19 21:13:52

各位朋友,大家好。

明天(5月20日),台湾地区赖清德的团队就要正式上任。

就像我昨天(5月19日)提到的,根据台湾媒体透露,赖清德的上任演说有四个元素:第一是稳健,第二是自信,第三是担当,第四是团结。

在我看来,后面三个元素可以归成一个大类,横批为“自吹自擂”,竖批用他们的话来说,是跟所谓的民主力量、民主势力继续团结在一起。

关键问题是“稳健”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字面上也许有一种含义,但从赖清德及其团队内心深处可能有一种定义,从美国方面和中国大陆方面可能各自有一种期待。

那么这三个期待,目前在“稳健”这词上得到多大的体现?尤其是从现在到今年年底,“稳健”二字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下面我要提醒大家重点关注的。

所谓的稳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会出大的差错。如果继续推理,就是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做引起两岸打破目前平静的事。

据了解,美国方面各路人士从1月13日赖清德当选之后,络绎不绝地前往台湾地区。1月14日,即赖清德当选的第二天,美国一个三人团队代表团马上到达台北,几天时间见蔡英文和赖清德。

最近几个月,美国各路有影响力的智库人士前往台湾地区见蔡英文,尤其见赖清德。

美国在台协会的主席罗森伯格,以前是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后来拜登上任之后被延揽进了美国的国安会,当了中国问题的主任。

两年前辞职后,她来到“美国在台协会”担任主席。她以前每年最多来台湾地区一次,但从1月14日开始,已经连续五次抵达台湾地区,会见蔡英文、赖清德,有时上午见蔡赖两人,下午再单独见蔡英文和萧美琴,显示出相当程度的焦虑。

美国方面焦虑什么呢?就是怕赖清德不稳健,怕他出事。

因为根据过去对赖清德的了解,他比蔡英文更加“独”,自诩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

相比之下,蔡英文能够说英语,有点国际视野,跟国际上有往来。美国人和欧洲人一是能直接跟蔡英文沟通;二是能直接对蔡英文实现影响力。

但赖清德到目前为止,我们不知道他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网络到底怎么样。至少有一点证明,他所有的国际关系都是通过其副手萧美琴来展开的。

美国目前能够直接对赖清德施加的影响可能有限,至少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比如需要一个翻译等等,最主要是赖清德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听美国人的话。

说到美国的作用,并不是说美国一定起到了建设性作用,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是破坏性的。但在520开始到今年11月3日美国大选之前,至少拜登政府希望稳定,不要再忙中添乱。这大概是美国对赖清德的一个要求。

跟前面几个民主党领导人相比,赖清德会比陈水扁和蔡英文更加“独”,而且少了一层国际视野和国际网络,即少了国际社会对他的直接影响和限制。

陈水扁在2000年上台时,其实美国人有一阵对他挺满意,毕竟他实现了政党轮替,但问题是“319”枪击案后,以及他鼓吹过“一边一国”,让美国认为他不靠谱。

美国让陈水扁搞“台独”,是想让其成为代理人来实现两岸分裂,而不是想将两岸关系搞得天翻地覆,因为这会导致大陆打过去,而最终结果是中国实现统一,不符合美国利益。

如果说陈水扁会错了美国的意,矫枉过正,搞得大陆无比反弹,美国显然对他不满意,那时中美的地缘战略矛盾还没有那么显现,美国不满以后,在策略上还可以跟中国大陆联手来治陈水扁的“台独”。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赖清德跟20年前的陈水扁,无论从中美关系整体的大框架,还是从他们个人的性格,以及台湾地区的正生态都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历史上不具备可比性,跟赖清德又没法直接进行沟通,所以美国很焦虑,罗森伯格五次抵达台湾地区。

明天(5月20日)有一大帮美国人要到台北,为赖清德就职站台。其中最具有官式色彩的白宫应该没有派人,美国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麦考尔率团出席。

此外,还有一些前官员和智库人士也会出席。前官员中最突出的前国务卿蓬佩奥,智库人士中比较有名的是卜睿哲,他曾是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后来是布鲁金斯学会主管中国和东北亚项目的主任,应该也是美国对华政策方面一言九鼎的智库人士之一。

从长期来看,美国的作用是破坏性的,但从短期来看,未见得没有些许建设性作用,主要是怕赖清德出事。我认为美国还有个时间轴,赖清德给美国人面子最多也就到今年年底。

因为11月3日美国举行大选,大选结果无非两个,一个是拜登连任;另外一个是特朗普当选。如果是特朗普当选,美国对内部和外界的政策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且谁也无法预测。

但即使是拜登连任,目前的国家安全顾问、国务卿等职位不一定是现在的沙利文、布林肯等人,包括罗森伯格也不知道是否还担任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因此,估计赖清德要给美国面子,最多给到今年年底。

与此同时,蔡英文也对赖清德施加了影响,赖清德留下了蔡英文的一些调调以外,蔡英文还塞了不少的“硬独派”和“死独派”人士。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吴道燮,他是以前的台湾外事部门的首长,现在成了所谓的“国安会”秘书长,某种程度上,在所谓的安全层面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局面。

吴道燮很有可能成为蔡英文埋藏在赖清德团队的代理人,甚至是随时可以引爆的定时炸弹。

从赖清德自己本人来说,他是一个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这种务实有两个含义:一是他一定要把“台独”坚持到底;二是他可以随时察言观色,像泥鳅一样改变自己的轨迹和形状。

明天(5月20日),他可能宣誓的稳健,和他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中哪一层含义更为相近,目前还不好说。

但从逻辑推理和时间轴来看,我个人研判赖清德的稳健,可能是“务实”的后一层意思,即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做法,再加上美国在这段时间里对他施加的影响。

但跨越明年,且不说美国总统是谁,美国现在的官员和行政当局对赖清德的影响力将荡然无存。因为即使拜登连任,拜登第二任期的班子和战略也将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我们大概率可以观察到今年年底。

根据台湾地区所谓的国安会里的某位高官透露,“稳健”二字其实是前几天赖清德团队透露出来的,而且是美国人同意的,现在诠释着稳健意味着维持蔡英文时代的基本现状。

蔡英文时代的现状是什么呢?

第一,令中国大陆不满;第二,没有如中国大陆所愿,去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甚至也不承认两岸是中华民族,两岸的任何对话互动也就无从谈起。

但蔡英文也没有像陈水扁中后期那样令美国非常不满。陈水扁从2001年抛出“一边一国”,2004年“319”枪击案后搞修宪,有一阵要改“国号”,尤其是2005年开始取消“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都冲击了当时台湾前国民党时代确立下来的两岸关系基本框架。虽然美国人战略上心中叫好,但在策略上叫苦不迭。

蔡英文2016年上台后,这八年时间没有像陈水扁那样让人心惊肉跳,所以所谓的国安会高官表示觉得“稳健”二字是延续蔡英文的现状。

但是我的研判是两个:第一,充其量就延续到今年年底,因为今年年底以后,美国会发生变化,像赖清德这么务实的人,会根据那时候的地形重新安排他的队形;

第二,除了美国的时间轴以外,非常重要的是中国大陆的态度。

必须承认,赖清德1月13日当选之后,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个月零一周,虽然客观上是由于还未上台,但主观上他确实没有去说和做令中国大陆勃然大怒的言论或行为,相对来说还是相安无事。

但是赖清德所谓的四个元素,事先有没有通过某种渠道和中国大陆沟通,目前我们不得而知,这可能永远是不可能为人知道的一个内幕。

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说有沟通,要比没有沟通要好,双方至少还有一个私下秘密沟通的管道,我希望是有。

但如果是有,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大陆也是听其言,观其行,不会展开和赖清德的任何交往,当然从中国大陆上来说,要赖清德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也许会考虑交往。

从战略的角度,要不要予以刺穿和予以突破?从这意义上说,恐怕520之后,不管赖清德的四个元素有无和中国大陆交底沟通,后面在两岸关系方面,或者中美围绕的台海局势方面,也需要更多战略创新的空间。

25 阅读:28407

邱震海

简介: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有30年媒体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