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美国共和党搞“政治正确”,民主党才是“保守派”

黄娜老师 2024-02-05 12:47:45

最近这阵子,“美国二次内战”成为了一个大热的国际新闻。

这次“起事”的导火索,则正是移民问题。

简单说大概是,民主党政府上台后,为了选票,刻意放任全球的润人通过墨西哥来美国,其中绝大部分都走线的德克萨斯。

因此,以德克萨斯州为首的一群共和党“红脖子”州长期饱受非法移民的困扰。

而民主党的地盘,则普遍离美墨边界较远。

于是我们看到,在移民政策上,民主党政府借花献佛,让共和党州们去承担非法移民的社会成本——“蓝州”获得了选票;“红州”却摊上了乱糟糟的移民。

不过,你如果对比一下1860年代美国真正打内战时的党派立场,似乎又会发现——这跟如今的状态,完全不对劲啊?

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拧巴了。

那时候,支持“无论何种肤色,来了都是美国人”的,是共和党,基本盘在北方工业州。

坚持白人至上,不把有色人种当人看的保守派,是民主党,在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区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

典型的就是,如今对共和党的基本盘,峙联邦政府的“带头大哥”德克萨斯州,也是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叛乱州之一——挑战的,正是共和党林肯政府。

接着,咱们就简单捋一捋,这俩党派,怎么就发生的“大变身”。

其实,美利坚刚建国那会儿,还没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政党模式。领导班子都是在各地有声望的乡绅、知识分子、民兵头目等等,利益较为一致。

而且,那时候美国选举权的限制性也很强,只有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成年男性,才具备投票资格。

所以,最开始,美国政坛活动还是一切从简的,没那么多矛盾。

比如,首任总统华盛顿,他就不属于任何党派。

然而,随着国土面积的不断扩展还有选举权的进一步下放,参与的人多了,涉及到的地区也大了,美国的政治活动就开始变复杂了。

1791年,美国民主党的始祖成立,叫做“民主共和党”,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一手缔造。

1828年,这个民主共和党将名字改成了——“民主党”。此时美国南方各蓄奴州,尤其是保守的种植园主们,都属于当年民主党的“铁杆粉丝”。

相比之下,共和党问世则要晚得多。

1854年,早前从民主共和党内分裂出来的辉格党与北部民主党和其他反对奴隶制的派别,开了个大会,一块攒出了“共和党”。

这个共和党的理念放在当年是很激进和偏左翼的——同情劳动人民,反对奴隶制,还鼓励妇女参政,并主张修正法案,对有色人种开放移民政策(按照《1790年美利坚归化法案》规定,只有品行良好的自由白人移民才有资格被“归化”为美国人)。

当年,美国北方的工业州,多属于共和党的主要票仓。

1856年,共和党问世两年后,首次参加总统大选,但遭遇了挫败。

此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为坚决反对奴隶制度的费蒙特。

可惜的是,费蒙特的政策太过激进,导致最后关头失掉了摇摆州的选票。

不过,即便费蒙特没能当上总统,但共和党在竞选中刷足了存在感;在国会选举中更是跟民主党打了个平手,两党席位呈现出了1:1的状态。

四年后的1860年,共和党的林肯最终成功入主白宫——他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共和党总统。

这时候,美国的南北矛盾已经愈发不可调和。

虽然共和党和他的支持者们反对奴隶制,确实跟人道主义理念有关;

但另一方面,还是群体利益的驱使——这时的美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北方的企业主们对廉价的自由劳动力需求非常迫切;而那边,宝贵的人力资源却被南方的种植园控制着去种棉花、烟草和甘蔗.......

此外,随着西进运动的发展和美国领土也在不断扩张,围绕着新“入手”的广袤的西部领土,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南方希望扩张蓄奴州发展种植园,而北方试图建成自由州发展工业。

1861年4月12日,美国南部联盟军队对萨姆特堡进行了猛烈的炮击,南北战争正式爆发。

1862年9月22日,战争最焦灼之际,林肯总统颁布了《解放黑奴奴隶宣言》;

1865年4月9日,在阿波马托克斯,南方邦联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向北方联邦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投降。美国内战结束。

不久后,林肯被暗杀,但他的执政理念,却被共和党传承了下来。

典型的就是这个美国特色的“落地国籍制度”——只要你在美国出生,你就是美国人。

这很容易就解释了,为何那些非法移民甘愿“黑”在美国,给雇主毫无最严和保障的当牛做马——眼前先忍一忍,一定要把孩子生在美国。等下一代成年后,再申请帮自己的父母入籍。起码至少拿个绿卡还是没问题的。

而这个“落地国籍制度”,就来自于150多年前,共和党主导的《1866年民权法案》。

《1866年民权法案》规定:包括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在内,除了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外,所有在美国出生且非任何外国势力的人都是美国公民。为防止这项法案被国会废除,共和党又提出了第宪法十四修正法案,经过联邦立法机构的努力,这项修正案在两年之后,在国会通过。从宪法层次明确了“出生公民权”即——出生在美国领土范围皆是美国公民。

拧巴吧,如今美国共和党异常反感的这个法案,其实正是他们的老前辈们鼓捣出来的。

总的来看,从共和党诞生之初,到1930年代,民主党一直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色彩;而共和党才是讲究“政治正确”的那个。

没成想,随着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上台,剧本开始反转。

这时候,驴、象两党均受到了现代工业发展和新科技革命的影响,有关自由劳动力、种植园经济和工业发展之间的南北矛盾已经不复存在。而经济危机导致的大量城市失业人口才属于美国政府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这些城市失业人口中,有色人种的占比很高。

南北战争后,黑人虽然不再是奴隶,但也难以享受到完整美国公民权利。特别是南方各州的乡下,种族歧视非常严重,3K党徒们从未停止过对非洲裔群体的迫害。这就使得很多黑人不得不远赴北方和西海岸的大城市去找工作。比如,20世纪初的五大湖老工业,就聚集着大量非洲裔产业工人。

1933年,美国民主党上台执政,随即搞起了“罗斯福新政”。动用联邦政府的力量对中下层贫困失业的人口进行救济,并大兴社会公共工程建设。

这让大量失业黑人们获得了援助和工作机会,民主党在黑人群体中的口碑开始愈发正面。

再往后,随着二战的爆发,不断增长的军工需求,又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经济,黑人们拿到了更多的实惠。

同期,民主党还成功获得了工会的支持。在工会的不断影响下,一部分非洲裔城市人口逐渐转投了民主党。

然而,“罗斯福新政”为了压制物价缓解经济危机,曾经试图插手南方各农业州的利益分配,一下子惹恼了不少地方“意见领袖”。

另外,他在国家层面上废除了“禁酒令”,也伤害了大量保守派人士。

这种情形下,南方选民们开始不断对民主党产生怀疑,反而觉得共和党越看越顺眼了。

1948年选举标志着民主党内部的分裂——北方城市人口中民主党支持率暴增;而一部分保守的民主党人则转投共和党,换了个身份,继续跟曾经的老同事们对抗。

同年,新当选的民主党总统杜鲁门宣布,将分阶段废除军队系统的种族隔离。

到了1963年,民主党总统肯尼迪向美国国会提出了《民权法案》;次年,约翰逊签总统署了《民权法案》。

也正式这一阶段,共和党开始不断收割南方各种的选票;而民主党则逐渐以少数族裔和城市人口的支持为基本盘。

即便如此,一些南方的民主党人仍然坚持着老一套的保守主义理念。比如下图,1963年,阿拉巴马州的民主党州长乔治·华莱士,曾亲自挡在校门口,阻止黑人进入大学。

他要是能料到,半个多世纪后,自己的民主党后辈们,将在众议院议长的带队下,集体给一名黑人下跪,估计气的棺材板子都得给踹烂了。

最终,大约到了1990年代初, 驴象两党完成了全部“角色互换”。

共和党的“粉丝”主要为崇尚绝对自由市场理念的大企业主和寡头、宗教保守派人士和南部农业州的白人至上义者等等。

他们认为,正是这些“便宜的移民”,抢走了自己的工作,搞乱了社会秩序,带来了毒品和犯罪。

而民主党的“蓝州”则基本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北部五大湖区,东西海岸以及各个州的主要大城市群。它们多属于经济发达,中产阶级人口占比高,工作机会多,人口流动性大,吸引外来移民的地区。

这些州不仅离美墨边境较远(高科技产业主导的加州除外),而且主打的多为中高端产业。相比之下,大部分移民普遍受教育不及当地人,因此对这些中高端工作岗位的冲击较小。反倒更需要那些没有基本法律保障和政治权力的“老墨”们来承接各种脏活累活。

说了这么多,最后可能有人会问了——这驴象两党难道没有个基准党纲,就任由党内成员随意修改施政方向和价值观?想换身份就换身份?

这还真说对了,这俩党派,确定从未有关一个固定的党纲。被用作“党纲”的,就是大选时的竞选纲领,每四年写一次,多在确定总统候选人的党代会上表决通过,具体内容主要跟如何赢得竞选相关,时效性很强。

甚至某种程度上看,驴象两党与其说是“政党”,更像是两撮人为了利益均衡而组成的阵营。它们不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党章和党纲,在党员管理上,也较为随便,人员变化频繁,差异性很大。

典型的,像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一”的里根。早年在工会的忽悠下,曾加入了民主党,后来又转投了共和党——欣赏他并愿意支持他的金主,是共和党的人。

总之,还是那句老话,美国政府和政党的几乎一切行为逻辑的背后,最终都是资本利益。很多时候,在西方的这些民选国家,真正的选民,并非那些投票的人,而是投钱的人。

1 阅读:124

黄娜老师

简介: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为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