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他让传统漆艺“活”在当代|非遗传承人

新黄河 2024-01-30 10:40:38

古巷悠悠,泉水潺潺。在济南芙蓉泉畔,42岁的王国强坐在工作室“格物小厝”的窗边,双手拨弄着古琴弦,清雅的琴声萦绕于耳,悠扬的曲调把思绪一下拉回到千年之前。8年前,他放弃高薪工作,凭着一腔热爱,练就精湛的髹漆技艺。

作为传统髹漆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国强投身古琴斫制修复,不仅斫制的古琴受到国内外爱好者的认可和青睐,其亲手制作的吉他更是被格莱美前主席收藏。

“传统大漆不仅仅是涂料”

深冬的上午,虽然阳光盛好却依旧寒冷入骨。此时的芙蓉街游客稀少,尽显静逸。王国强早早来到“格物小厝”,进门第一件事便是打开音箱,播放起窦唯的《萧乐冬炉》。在这里,摆放着各式漆艺作品,大到古琴,小到冰箱贴。有着8000余岁“高龄”的漆器,它的“家谱”可追溯至浙江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两件木器文物。几千年来,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像王国强这样的漆艺师,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在传统漆艺这个圈子里,流传着“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用来形容大漆的珍贵。“大漆是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呈乳灰色,接触到空气后会氧化,逐渐变黑并坚硬起来,具有防腐、耐酸、耐碱、抗沸水、绝缘等特点。”说起漆艺,王国强侃侃而谈,《本草纲目》中,大漆还是一味药材,因此非常环保。无论是实用品还是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属于漆艺的范畴。

轻而坚硬,是传统漆制品的一大特点。在王国强看来,现代人判断一件物品质量的好坏,首先会掂一下,认为越重的越好,但古人却恰恰相反,重量越轻,越坚硬的越好,“其实漆并不只是涂料这么简单,通过雕填、镶嵌、彩绘、脱胎、髹饰等技艺,就可以制成各种精致、美观的漆艺品。”

除了漆器、漆画等,在王国强的工作室里,漆艺与团扇、布料的结合令人眼前一亮。五颜六色的漆画颜料,在画布上流动,看似随性而为,却似乎又有一定的规律。“漆艺团扇中使用的技法叫漂流漆,是漆液加入松节油等稀释后,颜色在漆面上自然漂流,形成纹样,早在宋代就有漂流漆的相关文字记载。”王国强介绍道,漂流漆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独一无二和不可复制性,“天人参半”,一半人为、一半天成。

手造吉他入藏格莱美陈列馆

王国强告诉新黄河记者,他从事的行业名称并不是什么制作修复一类,用行话来说,应该叫髹漆技艺,就是一种围绕“漆”展开的工艺活动。他数年如一日研究流传下来的髹漆工艺并不断钻研创新,努力将传统漆器融入现代生活。

2023年,王国强将一把色彩斑斓的手工吉他带到了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在这场世界瞩目的国际性展会中,他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将矿物原料加入传统大漆中,调制成类似国画的色彩,再采用宋代的传统印染技艺制作而成。”他拿起身旁的一把吉他说道,本来以为没人会关注,没想到格莱美前主席尼尔先生一眼就相中了,还打算永久收藏到陈列馆中。

“很多西方人喜欢抽象的纹理,这可能也是尼尔先生看中这把吉他的原因之一吧。”能得到尼尔先生的认可,王国强充满自豪,他制作的吉他,都有不同的纹理设计,不会千篇一律,外观相似,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各有特点。前不久,尼尔先生又委托他制作了8把吉他,而且这些都是限量版的。

传统工艺、传统大漆、传统文化……王国强的身上,仿佛已经贴上了“传统”的标签,就连他经常使用的手机,也是传统的非智能机。“在2015年前后吧,我基本就不用智能手机了,再也不用担心走路低头看手机的时候撞到电线杆上了。”他调侃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原本是让大家的生活更充实,但现在却让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让他感觉非常不舒适。平时不用手机去刷视频,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事。之前有朋友发消息,他隔了2天才回,就算是发的红包,当看到的时候也过期了。

人这一辈子不能白过

“人这一辈子不能白过。”王国强有着自己的生活态度。

2003年,大学毕业的王国强顺利入职一家大型国企。在常人眼中,这份工作无疑代表了稳定优越的物质生活。“每天在单位上班,外面的世界什么样都不知道。其实人生中不是只有职业,还有爱好。”于是,在周边一片反对声中他毅然选择辞职。

王国强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从事搜索引擎营销,薪酬可观且前途广阔。虽然很喜欢互联网,但互联网的快节奏让王国强变得越来越浮躁,所以他再一次选择了辞职。后来,他开始创业,但最初的方向并不明确,只是开了一间杂货店做手工制品。

受父亲影响,王国强从小就喜欢传统音乐,而且善于动手做一些小东西,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古琴行业。

由于没有学校教授如何制作古琴,所以王国强都是去拜访一些名师名家,从头学起。2015年,他跟随管派斫琴大家田双琨学习。“斫琴就是对民族乐器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他介绍,之所以选择斫琴,也是受到小时候古装电视剧的影响,觉得传统乐器挺神奇。斫琴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制作起来还要有木工和漆艺的基础,特别是音律方面。

“上漆需要耐心,制作一张古琴需要大小上百道工序。单是漆就要涂许多层,每涂完一层,就要等漆面完全干燥,才能再涂下一层。”王国强称,古琴的制作周期比较长,按照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制作时间来计算,一年最多能做2-3张琴。

为了使技艺更加精湛,8年间,王国强四处奔走,江西、贵州、北京、上海等地都曾留下过他求学的足迹。“每次去挖掘或是产生一些灵感的碰撞后,我就会发现它更加有趣了,让我更加有信心和兴趣继续做下去。”

长期的髹漆从业经历给了王国强与此前相比截然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悟。他感慨道,不只是8年,甚至18年,28年,只要有这个能力,他就会一直做下去。(历下融媒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王铮 记者:王倩 摄影:王铮 摄影:王倩 摄像:张文龙 剪辑:张文龙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