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的若干历史问题

坡路课程 2024-05-15 20:57:26

这两天,南阳刮起了大风,我拾起2023.09.26日写的日记,又有深深触动,特抄录、编辑如下——

《南阳的历史问题》

1、建国前为自治区,“宛西自治”。

政治上不先进,未出过先进的军事人物,即使有彭雪峰将军,但其族叔彭锡田的路线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有所区别,为瑞士小国之政。所以,彭锡田既不受蒋介石待见(最后也死于蒋之授意),也不受共产党待见。在宛西自治期间,民主不足。身死后,为别廷芳擅政,回到极权政治。

别廷芳水平较低,在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下,干起了反共的勾当,其继任者丁叔恒变本加厉,致使解放军进入南阳时,邓县战役最为激烈。民间有俗话: 走七州,打八县,没见邓县真捣蛋!

南阳在民国时期的自治及后期的反共,都为日后的南阳造成了深远影响,简言之:革命者少,反革命者多。

2、倒蒋战争期间,南阳投蒋。

中原混战前夕,杨虎城将军坐镇南阳,作为冯玉祥部下。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人领袖,国民政府内部也造成分裂,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南京政府vs 以汪精卫为中心的武汉政府,但旋即发生了宁汉合流,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处于被排挤的窘境。在此危险境地,一部分国民党左派联合起来发起了第一次倒蒋战争:唐生智效仿蔡锷的护法运动,联合冯玉祥等军阀,率领北伐军一路北上,占领湖北,挥军北上,与蒋介石决战于中原。在此紧要关头,杨虎城将军背叛盟约,投靠了蒋介石,在驻马店战斗胶着时,从南阳反水,偷袭了唐生智的司令部,导致第一次倒蒋战争的失败,此为中原大战的前夜。

中原大战的开战之败,就是南阳倒戈所致。随后,蒋介石将湖北湖南兵力纳为己用,壮大了实力,加大了他在随后几个月的中原大战中的胜算。

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当时南阳不倒戈,蒋介石一战身败,南京政府解体,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联合执政,恐怕是另一个天下。

由此可见,杨虎城将军乃吕布之辈,其后来被蒋介石灭门,也是咎由自取。

杨虎城在中原大战中断了唐生智的后路,违约成就老蒋,使共产党承受了过多打击。确山战役(驻马店这次战役)使得汪蒋合流趋于正统,破坏了国共合作失败后北伐军自身的清洗自洁功能,助长了蒋介石在军中的统治地位。

3、大跃进期间,南阳为重灾区。

大跃进亩产上万斤,有的干部因为饥荒开仓放粮而被判刑、枪毙。

一个土匪因内战期间投诚我军而当了县委书记,在饥荒年代,不忍心老百姓饿死,而开仓放粮,结果被定性为反革命,枪毙。由于其历史上确为土匪出身,后来并未平反。

一些觉悟高的农民或干部,因为不去偷东西吃,而饿死。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下,农民种出的粮食全部交公,然后等分配粮食,但粮食优先分配城市供应。如果不偷,就会饿死。所以在饥荒时期,农民大多都会偷吃庄稼,这样才能活下去。但有个别觉悟非常高的人,坚决不偷集体的庄稼,必然饿死了。所以,觉悟最高的都死了。留下来的都是随机应变的。

1958年,毛主席在大跃进期间,因为怀疑河南的汇报,想考察南阳作为典型。但天公不作美,未行至南阳。未能及时揭开南阳浮夸风之端倪。最终酿成日后苦果。当时,吴芝圃担任河南省委书记,魏兆铭担任南阳地委第一书记,毕可旦担任唐河县委书记。1960年,唐河县饿死数万人,毕可旦自知罪孽深重,携全家投井谢罪。

路-吴之流把乌纱帽看得比老百姓的生命更为重要,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者。

历史教训不能忘却。

2 阅读:546

坡路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