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家电消费热点不是特价机是性价比

家电圈 2024-05-16 08:13:58

对于极致性价比产品的理解和定义,目前多数家电厂商还处在摸索和学习阶段,没有找到新的频率和通道。但,这将是未来3、5年,家电市场争夺和家电厂商经营的焦点和热点。

贺扬||撰写

经历持续数年内卷,并引发迷茫、混沌、乱战的一线家电市场经营局面,在进入2024年之后,终于出现确定性的机会和方向。

在充满不确定的一线家电市场上,家电圈发现,越来越多的家电厂商,已经明确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确定性机会:高性价比产品,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包括新装和焕新。

具体来看,则是不盲目地追求品牌高端化升级、产品高价化定位,也不过度追求低价化,甚至降本减配搞特价机,而是直击当前一大批年轻化的主流用户群体,为他们打造名符其实的“性价比”产品,以及与之匹配的品质化服务。

家电企业再造“性价比”

今年以来,围绕一线市场的争夺陆续展开,并继续面对下行的市场和低迷的需求,不少家电企业和商家非常肯定:市场最大亮点是“以旧换新”的相继落地和陆续引爆;市场最大消费热点则是“高性价比”持续走红并受宠。

这也让不少家电企业和商家开始在一线市场上,重新认识消费需求变化背后的逻辑和趋势。那就是,消费群体的分层已经出现多年。前几年的市场上,消费升级最先出现,之后就是消费降级开始热闹一段时间。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厂商来说,主力消费群体并不是高端高价,也不是低端特价,而是品质性价比。这一类用户才是家电厂商的生存根基。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高性价比”家电?家电圈梳理不同厂商的意见后发现,有三个公认标准:一是,品牌一定是大牌,不是低端杂牌或小品牌;二是,品质一定是可靠,不能是偷工减料降配低质;三是,价格一定要有竞争力,不是简单的低价而是让用户感受到超值,惊喜和意外。

非高端非低价为何是性价比

说实话,消费升级这个词,甚至这个现象,在家电行业,已经有2年多没人提了。感觉消费升级,包括高端品牌、高定生活距离一线主流市场争夺,已经很遥远。那些金字塔尖的人群,就让少数高端品牌去抢夺,主流市场还是要靠高性价比的产品,去赢得更大规模的用户和需求。

最近天天被价格虐,除了比价,还是比价。现在消费者买家电,不管线上线下,一是问品牌、二是看性能,然后就根本不关心其它的,直来直去奔着价格去了。现在消费者不是只盯着价格,而是选好钟意的品牌化精品,去不同的渠道询价,看看谁家的价格最低就直接成交。带来的结果就是,单一的特价机,便宜货,是没办法卖的;还得有品牌、技术、性能和服务之后,价格再优惠就容易成交了。

最近几年的家电市场发展,让很多厂商发现,主流消费者很奇怪。一边是,专门为金字塔尖人群服务的高端轻奢品牌家电,并没有放量上涨,当然也保持在一定的规模基础,并不合适大部分厂商;另一边,那些明显低于原材料成本的特价机,也开始卖不动、不好卖了,就是用来搅局吸引眼球的。很多用户突然明白自己的需求后,喜欢比价、问价但不追求特价机。

为什么要打造“性价比”家电。在家电圈看来,原因就两个:一是,消费需求的变化太快了,也太多了;在消费者主导的家电买方市场上,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动为用户变;二是,市场竞争太乱了,低价劣质、低价低质和物美价廉混在一起,消费者很容易踩坑,必须要有新的选项。

这一轮,在大企业主导下,大商家助力下,极致“性价比”的家电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出现在一线市场上,而且会覆盖不同定位的品牌和用户需求。同时,满足人群也将更为广阔和全面,即追求品质生活的用户和家庭,而不只是简单的低价或高价。

高性价比家电不是一阵风么

接下来的家电市场争夺,很多厂商心中明白,不是单边的消费升级,也不是单边的消费降级,而是更具性价比、更有价值内涵的“高质优价”产品。与之前的消费升级、消费降级不同,这一轮的“性价比”家电,不会是一阵风,也不会是少数群体,而是一项至少可以滚动3、5年的中期趋势和方向。

商业逻辑在于:一是,当前全球的经济调整和周期才刚刚开始,大家都在寻找新动力和新引擎,这一轮的调整没有5年时间难以走出来,很难建立新的周期;二是,家电是耐用消费品,更新周期不会加快,所以任何时候用户对品质的要求不会降低,只会增加;

三是,年轻一代用户已崛起并成为主流,他们不会过度追求面子但会在乎里子,不会关心别人怎么看,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们需要“又好又高性价比”的东西;四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开始探索高性价比产品,更多企业还没有找到打造高性价比的体系和频率,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这一轮的“性价比”家电热潮,不只是会走红、走俏,还会走稳。背后就是用户追求品牌的社会价值感、服务的体验舒适感,以及产品的品质稳定性等。所以,家电企业放心去加码、发力极致“性价比”产品吧!

版权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0 阅读:0

家电圈

简介:覆盖家电企业商家的垂直一体化价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