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方向准”“研发狠”“落地实”

中华工商时报 2024-05-20 13:10:41

青年企业家是企业家队伍里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我想向大家分享奇安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宝”:方向要准、研发要狠、落地要实。

方向要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大国。这个过程有些“拿来主义”味道,一些民营企业发展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出现了“重技术、轻科学”“重应用、轻理论”等问题,导致“外向型技术依赖症”,使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技术加速迭代,大国科技博弈日趋激烈。一些国家对我国高科技项目、人才、企业围追堵截,“脱钩断链”动作不断。新质生产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是创新技术、颠覆性技术、关键性技术产生的生产力,要求我们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找准方向。

奇安信集团就源于对国家战略方向和前沿技术方向的精准把控。网络安全产业肩负为国家信息化、数字化保驾护航的重任,将成为未来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安全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网络安全产品、技术和服务必须自主可控,我们必须抢占先机。

为此,2014年6月奇安信注册成立,把服务方向锁定ToB,力求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最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随着各国对新兴产业、前沿技术争夺日趋激烈,网络安全已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网络安全产业既代表新质生产力,又护航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纽带”产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安全产业是链接新技术的“纽带”。要保障安全,网络安全产业就必须成为各类数智新技术集大成者,就必须代表新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准和前沿方向,就必须学懂弄通各类数智新技术、传统技术的跨界融合。可以说,网络安全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旗手和风向标。二是网络安全产业是链接数智新主体、新场景的“纽带”。随着政府、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速,高水平、实战化的网络安全能力是新主体的基础能力,是数字政务、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新场景的基础装备。通过体系化的网络安全建设,可以将新主体、新场景串联成网,在可信网络下实现生产资料即数据和信息的交换,护航未来产业,推动生产力大发展。可以说,网络安全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助力和护航者。

研发要狠

创新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一项风险投资。网络安全的本质是攻防对抗,攻和防就是矛和盾,这个行业一天不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因此,奇安信在创新研发上一定要狠。

网络安全的创新,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高度融合,对研发工程化要求很高。实现研发工程化,需要大规模研发团队。成立之初,我们只有百十来人,顶着巨大压力扩充研发团队,从2015年700人,壮大到2022年近万,这也意味着需要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公司上市前,奇安信账上的资金最多只能发8个月工资,很多人劝我说“账面永远至少有18个月的现金”。但我相信只要能引领创新,就一定能获得资本市场支持。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在2017年到2019年三年间,我们分5次拿到了65亿股权融资资金,2020年上市后融资56亿元。而我们累计投入研发80亿元。

目前,奇安信研发成果丰硕。我们以科技创新为本,组建了14大安全技术团队,覆盖威胁情报、漏洞挖掘、实战对抗等;承担星网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我们以提质增效为发力点,建立了体系化产品研发能力,大禹、川陀、鲲鹏、锡安等平台已经实现量产,大部分产品的研发速度从3-6个月,直接缩短到几周,更好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我们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企业出海迈出坚实步伐。去年10月,拿下近3亿海外大单,成为中国网络安全“走出去”的最大一单。

落地要实

落地实有三个关键:找到商业模式、找到落地场景、持续创造价值。以奇安信为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ToB已成为网络安全产业的共识,我们的商业模式正确。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让千行百业的网络安全需求激增,我们的落地场景众多。奇安信也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千行百业保驾护航,提供安全价值。

“人工智能+”给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注入了新动能。网络安全当下最大的矛盾是专家稀缺和“饱和式”攻击之间的矛盾。攻击者通过大范围连续进攻,让目标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乘虚而入。而我国网络安全人才不足,黑客一旦发起“饱和式”攻击,仅有的安全专家难以应对,网络安全体系可能被打穿。

网络安全是人工智能可以最快落地、最快见实效的行业之一,奇安信未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就在“人工智能+安全”。目前,我们已在六大方向形成100多种AI能力,申请网络安全相关发明专利187项,天擎、天眼、NGSOC、云安全等产品,都使用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去年,我们发布首个工业级大模型安全人工智能产品QAX-GPT安全机器人,告警研判效率是人工的60多倍,能有效应对“饱和式攻击”。

我相信,只要广大青年企业家坚持和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找准方向、做好研发、踏实落地,就一定能够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向东在第六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上的发言摘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