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少,死得早!是真的吗?每天在这4个时间段喝水,排毒还养脑,别不懂

前沿大观察 2024-05-14 19:11:04

在一次社区健康讲座上,我遇到了张叔叔,他今年60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张叔叔平时喜欢读书和下棋,最近他总说自己精神状态不太好,经常感到疲倦,还常常有便秘的问题。

“张叔叔,您是不是平时喝水不多?”我关切地问。

张叔叔点了点头:“我平时不怎么觉得渴,就很少主动去喝水。总觉得喝多了还得老跑厕所,很麻烦。”

“你这样想其实是不对的,张叔叔,喝水上厕所是好事啊,要不然身体容易出大毛病的。”我耐心地说,张叔叔和我家关系很好,平时更是非常照顾我,看到他这样,我心里也很难受。

而且老一辈人都说“喝水少,死得早”,虽然有些夸张,但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这话并没有在张叔叔面前说。

喝水看似简单,却跟健康有很大关系,喝水的时间也非常有讲究,喝对的话更容易长寿健康!

一、长期喝水少早死风险高

水对我们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但你可能不知道,如果长期喝水少,早死的几率竟然会高出很多?

根据一项医学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实验,对超过12万名中老年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血清钠含量高于142mmol/L的人群,比那些低于142mmol/L的人,慢性病的确诊率高了50%,死亡率也高出不少。

也就是说,体内水分不足,会让我们更容易得病,还可能会缩短寿命。

二、喝水少对身体的危害

大脑受影响

喝水少对我们的脑袋瓜影响很大。大脑可是非常需要水的,水分占大脑的75%左右。当我们身体失水达到体重的2%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头疼、恶心,甚至思考和说话的能力都大不如前。

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缺水的影响更明显。有研究显示,儿童在缺水状态下,认知水平和图像识别能力都会下降,甚至有的小孩子会一时失语。可见,水对我们的思考和学习能力有多重要。

心理问题

喝水少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有研究表明,每天喝水不到1000毫升的人,比那些喝水超过2000毫升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抑郁。

水分不足会减少我们脑中的脑脊液,而脑脊液减少会让大脑神经衰弱,导致焦虑和抑郁。

器官受影响

水是帮助消化的重要成分,如果水分不够,肠胃的润滑度就会降低,消化也会变得困难,容易便秘。

还有肾脏,少喝水会让尿液减少,毒素就会在肾脏里堆积,时间一长,还可能会形成结石,导致肾结石、尿路结石。

增加肥胖风险

你可能没想到,喝水少还容易让人发胖。这是因为,当我们体内水分不足时,身体会发出类似饥饿的信号,让我们误以为自己饿了,然后吃更多的东西。

这时候,只要喝一杯水,很多时候饥饿感就会消失。所以,有句话叫“饭前喝汤,苗条健康”,真的有道理。

三、喝水的时机

早上起床喝水

早上起床后,建议喝一杯温开水。经过一晚上的睡眠,身体会处于缺水状态,这时候喝一杯温水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补充水分,让血液流动更顺畅。老人也说过:“早起一杯水,胜过药补千百倍。”

饭前喝水

这样可以润滑肠道,帮助消化,还能让你在吃饭时不会吃得过多,因为部分饥饿感已经被水缓解了。

洗澡后慢喝水

洗澡后,尤其是热水澡,会让身体大量出汗,感觉口渴是很正常的。这时候要慢慢喝水,别一下子喝太多,否则容易让身体负担过重。

睡前喝水

虽然晚上睡觉时身体的代谢速度会降低,但我们还是会通过呼吸和出汗失去一些水分。睡前喝一小杯水,可以防止身体过度脱水。

1 阅读:443

前沿大观察

简介:带你走进不一样的影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