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通过验收!多所高校团队退出国家级名单

泽祥评教育 2024-03-11 20:06:55

2023年6月9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示了《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评审结果》,首批立项建设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国家级团队”),111个通过验收。

这一活动始于2019年。该年6月,教育部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工作安排,启动了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团队建设完成后,教育部统一组织考核、验收,验收合格的,正式认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团队建设资格”。

据此,该年8月确定了首批国家级团队立项建设单位120个,国家级团队培育建设单位2个。对比文章开头提到的2023年最新确定了111个国家级团队可知,有11个未通过验收,被取消了团队建设资格。

此后教育部又分别于2021年8月和2023年11月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团队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名单。第二批国家级团队立项建设单位240个,培育建设单位2个;第三批国家级团队立项建设单位125个、培育建设单位22个。

本文把《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评审结果》和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团队立项名单中的院校进行了汇总统计,具体情况如下:

剔除40所中职院校后,总计460所院校进入名单:首批国家级团队111个,第二批进入立项名单的202个,第三批进入立项名单的147个。

01

13所院校进入名单3次,表现亮眼

多数院校进入名单1次,小部分院校表现特别亮眼。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原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原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院校进入名单3次,尤为值得关注。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原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原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105所院校进入名单2次。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国家级团队要做好建设经验成果的总结凝练,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建设范式,……加强与相关院校的沟通合作,……推动全国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其中一些表现亮眼的院校,有哪些特色举措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2021年11月8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到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在该校校本部作了多个专题报告。团队深入浅出的讲解,旁征博引的论述,最新成果的不吝分享,让该校教职工对AI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学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等有新的启迪。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教师队伍建设“五化”联动机制

紧扣“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主题,凸显职教师资特色,按照“分类优先、类下分层、层中建队、以队带人”的理念,构建了“网格化、链条化、结构化、多元化、品牌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五化”联动机制,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教学能力提升与实践能力历练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培训并进,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创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推进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

该校聚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上得去”的高水平双师队伍。

推动教师进企业,例如协同校企合作企业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工作站,分批吸纳专任教师进站“充电”,选派优秀教师到特色乡镇、龙头企业担任科技副镇长、科技副总,选派业务骨干到政府部门、学术团体挂职锻炼,建立国培、省培、校培“三位一体”教师企业实践体系;推动教师进团队,例如立项34支结构化“双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引导专任教师以专业或课程为载体进行协同攻关;推动国际认证试点,多个专业开展专业国际认证,多名教师担任认证委员会委员,对标国际标准开发双语课程,开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师培训。

黎明职业大学:五维联动,打造数媒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近年来,黎明职业大学通过管理机制、教师能力、模块化教学、协作共同体与团队范式“五维联动”的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协作型、结构化、高水平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强化机制建设,该校构建了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多维教师评价、教师考核分配、立体精准引才等系列管理制度,有计划、分步骤、高质量地建设创新团队;以创新团队主持人为第一负责人,制定各子项目组目标责任书,对各项目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考核,确保建设效率和质量;加强资金管理,设立专项团队建设资金,高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聚焦能力建设,该校构建“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三级人才梯队,提升团队结构水平和整体素质;启动教师培养“金师工程”,安排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企业实践项目,错峰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

02

江苏进入名单的院校数量最多,其后是山东、浙江

从进入名单的院校所在地来看,江苏省进入名单的院校数量最多,为49个。

其后是山东省、浙江省、湖南省、广东省,进入名单的院校数量分别为39、36、33、30个。

03

建设不达标,项目承担资格或被取消

教育部在2022年10月,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强调:学校为创新团队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要保证建设质量和效果。各地各校要建立本级创新团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偏离目标任务、建设效果较差的,应实行动态调整。建设期满后,要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验收,经验做法和建设成果要凝练总结、推广应用,不达标的应视情取消项目承担资格。

文章前面部分已提到,122个首批立项建设的国家级团队,最终有11个未通过验收。已立项的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团队,不知将来有多少个可能被取消项目承担资格。

胡新岗、黄银云、桂文龙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逻辑、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一文中认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相似性。

创新生态系统是源自企业经营领域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以为用户提供具有更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创新导向,开展生产技术升级、产品提质增值、售后服务优化、新兴市场开拓等系列化创新活动,实现系统成员在商业市场领域的互利互促、共生共荣的目的。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由学校党委领导与统筹管理的非固定、小组化、自组性教师协作发展组织,以校企人员专兼结合为组织原则,以服务教与学的质量提升为工作目标,以创新价值共享和互相成就为动力,以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为抓手,以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为工作依据,其与创新生态系统在组织形式、组建逻辑、工作动力、价值目标、运行机制、政策影响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性。

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的学理特征及其对团队建设的启示,该文中指出,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打造以服务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图片来源:胡新岗、黄银云、桂文龙,《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逻辑、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中并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想要成功建设并使团队发挥预期作用并不容易,各高校需在摸索实践中解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及时梳理总结经验做法,并分享给他校。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站、各高校网站、中国网海峡频道、九派教育、中国教育新闻网等。

[2] 胡新岗、黄银云、桂文龙,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逻辑、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教育与职业[J],2023年11月下,第22期(总第1046期).

4 阅读:21728
评论列表

泽祥评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