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人三次嫁人,继子孝顺,亲生子女却争遗产,法院判决大快人心!

追梦星辰 2024-04-02 18:47:30

江苏江阴,老伴去世后,大儿子儿媳把老人被子扔出门外,二儿子在她屋里砌墙,60岁老人哭着第三次嫁人。继子却对她孝顺有加。多年后,老人去世,三个亲生子女把继子告上法庭,要求共同继承遗产。继子怒斥:“你们没照顾过一天,好意思吗?”最后法院这样判了!

(案例来源:江阴市人民法院)

上午十点,小陈夫妻拎着吃的用的,去养老院看望继母。

满头白发的芮老太看到他们,笑得眉眼弯弯。

小陈跟继母聊天,妻子给芮老太洗床单,被褥。

然后,她给老人剪脚趾甲。老人幸福地看着儿子儿媳。不远处的樱花开得正灿烂。

这样的日子,小陈已过了28年。夫妻俩对老人的孝顺,人尽皆知。

时光回到多年前,那年,14岁的小陈和眼盲的父亲迎来继母芮大妈。

当时,芮大妈一只胳膊残疾,一只眼睛几乎失明。

第二天,芮大妈和父亲去领证,回来给他买了一身新衣服,买了一床新的床单被褥。

之后,芮大妈下厨做了四菜一汤。

那晚,他吃到有生以来最好吃的饭。从小缺失母爱的她,叫她芮妈妈。

也是那一晚,他知道芮妈妈的不幸过去。

妈妈的第一任丈夫意外溺亡时,她们的儿子才十岁。孤儿寡母的,不容易。

于是,她带着儿子改嫁给朱老伯。并把儿子改姓朱,再然后,她生下一儿一女。

命运似乎朝这个苦命的女人打开了一扇窗,然而,她43岁那年,朱老伯去世。

三个孩子,朱老大26岁,老二27岁,老三11岁。

生活再次朝这个苦命的女人,给予狠狠一击。芮妈妈没有被击垮。她去给人家做保姆,打零工。她靠着一己之力把三个孩子养大成人,并操办结婚事宜。

孩子们结婚后,她以为可以安享晚年了。

却不料,她跟老大住,老大夫妻把她的床铺扔出去。

跟老二住,老二夫妻在她房间砌堵墙。

孤苦无依的她,跑到丈夫坟前哭了个昏天黑地。

因长期辛劳,她一只眼睛几乎失明,一只胳膊也有残疾。在两个儿子眼中,她成为累赘。

眼看生活难以为继,60岁的芮妈妈不得不第三次嫁人。

听完芮妈妈的心酸过往,少年小陈许下诺言:“等我长大后,我养你!”

之后,老陈和芮大妈建了一套房。又在镇上买了个50平的门面房,老陈坚持登记在她名下。

生活给予冉大妈多重磨难,却给了她最好的结局。陈家父子给予她最大的尊重和厚待。

2010年10月,老陈去世。时年已经80岁的冉大妈不愿给小陈增加负担,就吵着要去养老院。

当时,小陈在外地工作,养老院距他家很近,他考虑再三,尊重继母的意愿。

此后,妻子就经常去养老院照顾继母。小陈回来时,也会去看望继母。

2019年3月,芮大妈去世。一生孤苦的她,在晚年却得到了最好的照顾。

老人去世后,小陈通知她的三个子女。仨子女却表示,他们不管,也不继承遗产。

于是,小陈就按照当地风俗,以儿子的身份为芮妈妈举办了葬礼。

哪知继母的丧事刚完,朱家三兄妹就找上门来,要求共同继承芮妈妈留下的三套房子。

小陈被气笑了:“妈妈生前,你们没照顾过一天,现在却跑来分遗产。好意思吗?”

这件事在法律上该如何解读?

1、三套房子该怎么分?

根据调查,三套房子中,有两套是芮大妈和老陈的夫妻共同财产,第三套是小陈在父亲死后自己建造的,是小陈的个人财产。

也就是说,芮妈妈占据两套房子的一半份额。

《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应当按照其遗嘱执行遗产分配,如没有立遗嘱的,由其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芮大妈嫁给老陈时,小陈只有14岁,形成事实上的抚养关系。

芮大妈死后没有留下遗嘱。如果按照法定继承来分的话,应该由小陈和朱家三兄妹共同分割芮大妈的房产份额。

这也是朱家三兄妹起诉小陈的理由。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2、多位证人证明,两个老人类似留下遗嘱。

《民法典》第1123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也就是说,只要留下老人留下遗嘱,就应该按照遗嘱来继承。

庭审过程中,老陈的徒弟和芮大妈的外甥女都出来作证。说两位老人说过把房子给小陈的话。

但遗憾的是,两位老人没有留下书面遗嘱。口头遗嘱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法院又该如何判决?

3、法院作出公正判决。

《民法典》第1130条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根据多名证人作证,小陈夫妻对芮大妈起到了照顾和赡养的义务,应当多分。

芮大妈住养老院时,小女儿朱老三也曾经去探望过。应当少分。

但老大老二多年来始终不曾看望母亲,应当不分。

综上,法院作出判决:判定小陈向朱老三支付15万遗产份额折价款。驳回朱家兄妹其他诉求。

小陈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继母28年,这份孝心天地可鉴。一切都是他应得的。你怎么看?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