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在东亚地区的动态-利益分歧-【上】俄罗斯的东亚政策

幼萱解析 2024-05-12 22:22:42

在大量国家持续反俄制裁的背景下,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在一些全球问题上有相似的看法和地区安全问题,并在各自国家利益趋同的各种场合共同努力。他们经常强调尊重彼此的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间争端只能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两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苏联时代。中国1949年成立时,苏联是第一个世界承认它,标志着外交关系的开始。俄罗斯对东亚的政策,并特别关注其与中国的关系。分析了两国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及每个国家在关键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利益和政策,例如欧亚大陆,朝鲜半岛和南中国海等。还强调了俄罗斯和中国在某些问题上的利益分歧。

俄罗斯的东亚政策

俄罗斯自17世纪以来一直与东亚国家保持着传统联系,在该地区的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第十九和第二十几个世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否认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胜法西斯主义以及苏联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援助中的作用。苏联解体后,出现了一个民主俄罗斯-当然是一个相当弱的俄罗斯联邦-在叶利钦的领导下宣布了新的外交政策路线,基本上是亲西方的。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间,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主要面向西方和东方从属于它。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00年代初见证了俄罗斯外交政策向更加务实和平衡的立场的转变,更好地旨在实现该国的国家利益。一个新的数字俄罗斯外交政策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 体现了在俄罗斯经济困难,政治动荡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下降之后改变战略方针的必要性。

普里马科夫主张由三个国家组成的战略三角,即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并强调旨在平衡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单边主义的多极世界。由于中国是东亚地区的核心国家,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仍然是一个突出的方面俄罗斯在东亚的政策。至于东亚其他国家,与日本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俄罗斯亚洲政策的重中之重,因为日本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领导人之一。同时,苏联对朝鲜的不平衡也在20世纪90年代转向有利于韩国。在承认韩国1990年后,莫斯科强调发展与该国的经济关系和技术合作,目前该国俄罗斯在东亚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中国和日本,并且是有希望的高科技来源。在2005年12月14日在吉隆坡举行的首届东亚峰会 上的讲话中,俄罗斯总统普京说: “我们的国家,作为作为亚太地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整个地区的和平、安全和建设性合作。

我们不寻求单方面的利益。我们在亚洲的信条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他进一步指出了论坛的重要性: “参与该地区正在发生的一体化进程将有助于为我国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同时,中国成为所有东亚国家和2010年的最大贸易伙伴,它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 。它从事与东亚多边组织合作,塑造了一个良性的大国形象。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在东亚的资产负债表并不令人印象深刻。从21世纪0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努力回到它拥有的地区一个良性的大国。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在东亚的资产负债表并不令人印象深刻。从21世纪00年代初起,俄罗斯努力回到苏联解体后十年中被忽视的地区。在新的条件下,俄罗斯试图利用这样一个事实,即没有一个东盟国家将俄罗斯视为潜在威胁。

它成功地与所有相关行为者建立了政治和外交联系网络,并成为该地区的多边组织,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和EAS。俄罗斯精英就俄罗斯在东亚的地位达成了基本共识秩序: 在政治上,作为中美之间的平衡力量; 在经济上,作为能源资源和武器的供应者; 以及作为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运输纽带。俄罗斯的东方政策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2012年正式开始时在海参崴举行。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俄罗斯联邦远东联邦区与东北亚主要国家,即中国,韩国和日本之间的外部经济合作创造潜力。目前,俄罗斯和中国在东亚的互动通常被视为合作和竞争的潜力。中国认为该地区对其国家安全和巩固其全球大国地位至关重要就俄罗斯而言,它渴望重新获得该地区平等参与者的地位。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关系逐步发展。

在苏联解体后的第一个十年中,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为 “战略伙伴关系 ”。他们在1994年9月建立了 “建设性伙伴关系”,然后在1996年4月建立了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后在2001年7月的 “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中正式建立了这种关系。俄罗斯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很多共同利益,这也关系到国际舞台局势的稳定。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 轰炸南斯拉夫时,这一点很明显美国单方面入侵伊拉克的决定导致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进一步融合。两国都相信多极世界秩序的理念,认为所有国家都有权追求自己的利益并决定他们自己如何处理区域和全球发展。伊戈尔·伊万诺夫认为: 俄中关系不是在真空中发展的,这些关系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前景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俄罗斯和中国一直在推动 “多极世界” 的理念,将其作为最可持续、

最可靠和最公平的国际结构。关系。俄罗斯是国际领域主要参与者中唯一不间断地不断支持中国的力量; 在台及其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冲突爆发以来,中国一直支持俄罗斯的车臣政策,从未批评俄罗斯在穆斯林中进行镇压战争人口稠密的地区。正如俄罗斯学者蒂莫菲·博尔达乔夫指出的那样: “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他们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怀疑,关系中的哥哥和弟弟已经沦为过去。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客观原因与对方竞争。事实上,他们的经济和安全利益是互补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解决国内问题方面也一贯相互支持,如民族宗教和国际恐怖主义。俄罗斯和中国在欧亚地区的合作俄中关系正在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内发展,

以促进两国的国家目标彼此不矛盾的方面。除了在能源,贸易和安全领域逐渐相互依存之外,由于欧亚经济联盟的结盟,俄罗斯和中国相互支持彼此的核心和主要利益。以及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与上海合作组织和 “一带一路” 目前称为 “一带一路” 倡议 。俄罗斯和中国都发起了雄心勃勃的区域作为加强与邻国联系的一种手段而推广的项目。在2014,三个国家-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发起了EAEU作为区域经济联盟,以加强一体化; 消除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 并在经济的关键部门制定协调,一致和统一的政策。预计该条约将使一体化成为一个整体性的水平,确立该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的项目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最重要的一体化举措之一。

新整合集团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整合核心和潜力的构成参与者,进行了确定。同样,主席2013年在Kazakhstan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出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愿景。当时的想法是“密切经济联系,深化合作,实现欧亚地区共同发展。2015年初,北京的战略轮廓开始显现,中国制定了这方面的计划。通过中亚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东南亚和南亚。中国将两者统称为“一带一路”。最初,俄罗斯领导的欧盟和中国领导的一带一路看起来完全不同然而,中国的在2015年5月8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意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协调平台,将SREB与EAEU整合在一起,这使许多人感到惊讶。三个项目 (上海合作组织、EAEU和SREB) 的性质是同时发展,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它们融合的前景没有明确界定。确实,大多数学者对其可行性提出了关注。

俄罗斯学者伊万·祖恩科认为: “然而,说话是不合理的。关于两个项目的完整连接和合并,因为它们呈现本质上不同的系统。EAEU的基本原则不能在那些同时参与 “OBOR” 的国家中完全实现,反之亦然。同样,中国学者张欣表示: 如何协调一个已经制度化的多国经济机制 ,该机制已经发展出自己可识别的组织特征以及一套监管和法律框架、成员资格标准和成员国之间界定的规则。虽然SREB仍然是一个提案和倡议,但远远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甚至很难将SREB定义为一个单一的 “项目”,因为它旨在整合许多可能通过与许多其他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在极其广阔的地理范围内开展较小的企业,计划和计划。此外写道: 在 “OBOR” 和EEU之间发展连通性的目标在理论上是可能的。然而,它的运作将非常困难。【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下一期。

0 阅读:71

幼萱解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