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获批,储能已经成了好生意了?

江瀚视野 2024-05-17 13:53:46

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项目也开始越来越多,就在最近特斯拉上海超级储能工厂获批,面对着特斯拉也开始在中国下场储能,我们不禁想问储能已经成了好生意了?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

一、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获批?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官方发布消息称,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设项目已完成施工许可证核发。

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5亿元。工厂临近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这也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

对于储能超级工厂建设项目为何落地上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特斯拉中国方面,但企业对此暂无回应。

目前,特斯拉储能产品包括Powerwall、Powerpack和Megapack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则主要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供给全球市场,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10吉瓦时(GWh)。

具体来说,Megapack是特斯拉推出的一款面向大型工商业的储能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一个电池,而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的储能系统。每个Megapack单元能够存储超过3兆瓦时(MWh)的电能,足以满足3600户家庭一个小时的用电需求,且可以独立放置在户外,无须复杂的气候控制系统。

简单来看,Megapack就像是为电网配备了一个巨大的、可再生的“充电宝”,可以在太阳能和风能充足时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电力。

二、储能已经成为好生意了?

特斯拉如此大规模的布局储能赛道,让人不禁想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如何分析判断这件事呢?储能行业已经变成好生意了吗?

首先,新能源经济的兴起,特别是风能与太阳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使得能源供应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不同于煤炭、天然气或水电等传统能源可以较为稳定地持续供电,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昼夜变化,导致能源产生“苦乐不均”的现象。例如,晴朗无云的夏日午后,太阳能发电量可能远远超出即时需求,而阴雨连绵的冬夜,则可能出现供电紧张的情况。这种不均衡不仅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与此同时,用电侧的需求也呈现出明显的波峰波谷特征。城市生活的节奏使得白天尤其是工作时间成为电力消耗的高峰时段,而到了夜晚,随着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的减少,电力需求骤降,形成波谷。如何有效平抑这种周期性的供需矛盾,确保电力系统既能满足高峰期的供电需求,又能避免低谷期的资源浪费,成为能源管理的重大课题。

其次,储能技术,特别是电池储能,通过在电力过剩时储存能量,在需求高涨时释放,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与用电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它不仅提高了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还能配合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特点,促进其大规模接入电网,是实现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愿景的关键支撑技术。

储能系统不仅能够平滑电力输出,减轻对传统调峰电源的依赖,还可以辅助电网进行频率调节、电压控制,增强电网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储能的分布式部署有助于提升局部区域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或岛屿等电网覆盖薄弱的地方,储能成为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重要手段。

第三,对于像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车企而言,其生产的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退役电池。这些电池虽然在电动汽车上可能不再适用,但其剩余的储能能力仍然可以用于储能系统,尤其是在对电池性能要求不那么苛刻的固定式储能应用中。通过建立储能超级工厂,特斯拉可以将这些退役电池回收再利用,转化为储能产品,这不仅延长了电池的生命周期,减少了环境污染,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此外,这种模式还有助于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推动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第四,特斯拉的储能战略不仅是对其自身业务的扩展,更是在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树立标杆。随着更多新能源车企意识到储能市场的巨大潜力,它们或将纷纷效仿特斯拉,涉足储能领域,形成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技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不仅有助于缓解退役电池处理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更能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创造额外的经济价值。在市场需求与政策推动下,储能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吸引更多资本和技术投入,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0 阅读:13

江瀚视野

简介:互联网与金融的有机结合,资深互联网金融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