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7岁的我走出重度抑郁的泥潭,却成了家庭中情绪最稳定的人

郁小花 2024-05-12 11:50:32
本篇作者 |雾清本篇编辑 | 董小姐插图来源 | tounami当值编辑 | 玄鹤今天的故事读来不仅让人触目惊心,更是让人心痛且感慨。这是一个17岁、曾经陷入3年重度抑郁的女孩,在病情恢复之后,以一个清醒观察者的角度,记录的她对自己家庭的观察所得。这份来之不易的观察背后,是她靠着一己之力逃出生天,是她一次次独自在低谷中找寻出路,是她终于从那份巨大的痛苦中抽离,然后重新冷静理智的看向她的父母。她看见了自己生病的原因,看到了一切发生的根源,她看见了母亲的情绪失控,看见了她在婚姻中长期的委屈痛苦,也看见了父亲的缺席失能,但年幼的她却无能为力,因为她的父母依旧在沉睡、在逃避。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任何的情感支持,让她只能不断地一次次回到自身,不仅要处理自己的情绪,还要承担父母的那些不受控制的情绪,于是渐渐的,她成了这个家庭里的“大人”,成了那个情绪最稳定的人,可是谁又能去看见和感受她呢?希望这位女孩真切的讲述,能够让你看见,一个不成长不醒觉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压力和痛苦?也希望这个故事启发更多人看见青少年抑郁背后的真相,是父母生病了,而孩子吃药。

这是《郁金香》的第142个青少年成长故事大家好,我是雾清,一个曾经被重度抑郁、焦虑和强迫性思维困扰,但目前正在努力重见蓝天的的17岁女孩。回首2021年,那年才14岁的我,经历了一场人生巨大的变故。一场巨大的家庭矛盾成为导火索,将我堆积了十几年的情绪彻底激发了出来,感到无力再支撑的我,随之跌入了重度抑郁、重度焦虑,伴随有严重的思维强迫。后来,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我说服了家人,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正规的治疗。回忆我的那一年,是混沌的,我的家庭、学业、亲情、友情都逐一开始崩塌,我变得喜怒无常、萎靡不振。接下来,便是漫长的“治疗”,这一治便是三年,伴随着自己一路上的摸爬滚打,时间也终于来到了2024年。但在这一年,我却是清醒的,因为我终于看到了,在我这个看似和平的家庭下,其实隐藏着无数个如蜘蛛网一样包裹缠绕起来的巨大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将我困在其中,无法呼吸。可是我却无法去改变,只能亲眼看着和感受着,正如那句话,最清醒的人往往是最痛苦的。所以今天,我想以一个孩子身份,从第一视角,尽量客观的向大家述说我所观察到的一切吧,以及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希望我的讲述,能够给到你一点点的启发。

一次次靠自己,我也会累

其实相对于刚生病的时候,我现在确确实实进步了很多,甚至远超于常人的想象。

我现在已经摆脱了药物治疗,临床上基本达到了康复的标准,但偶尔也会有一些波动的时候,但进步之处就在于,现在每当我产生情绪或情绪发生迅速变化开始下坠的时候,我能够马上意识到,同时开始进行自救或者选择求救。是的,经历3年摸打滚爬和情绪的相处,我现在已经可以慢慢做到自救。曾经给我看病的中医说我有韧性,听到他的评价,我毫不谦虚,是的我有韧性,靠着我强大的生命力和对生的渴望,我靠着自己的意志,一次次走出了低谷。然而每当我靠着自己走出低落后,一切就好像没有发生一样,我的父母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还记得有一次,我的心理医生告诉我的妈妈:“家长改变了,孩子渐渐就好了,要是看病的话,又会按照生病的流程走。”可是这些话,对他们似乎并没有多大的触动,每每我靠着自己的意志恢复正常,他们就好像遗忘了一般,好像忘记了我曾经重度抑郁过,也根本不会去思索为什么我会病成这样,不会去觉察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们真的好放心我和我的状态,只是他们看不见在我现在的状态背后,是我一个人独自做出了多少努力。这种情况、这种状态,让我深深感到无助且可悲。可是妈妈,我才17岁,我一次次靠自己,我也真的好累好累。你知道吗?人的身体就如同汽车一样,精力并不是无限的,在我感到已经精疲力尽的时候,我也真的很渴望外面能有一双手托住我,渴望你可以托住我。但你却把我情绪的出口堵得严严实实,记得有一次,当你听见医生说孩子没事的时候,你还开心的给我拨打了电话,但你不知道,电话那头的我早已是泪流满面,你为什么,就是看不见你的女儿呢?‘’

我的母亲:和她交谈如同登天

在我母亲这里,我好像永远得不到一份情感上的托举,每每和她交谈,对我而言都如同登天一般艰难,和大家举个例子吧。

时间回到几天前,都说春天是抑郁的高发期,我也明显察觉到了自己在情绪上有明显的变化甚至不对劲,在我自己调整了几次,发现没有明显的效果之后,我选择向妈妈求助。于是,无效沟通再次开始了,那天,我和妈妈交谈的话题,仅仅是围绕我感觉自己情绪有些波动,波动的原因是我感觉自己交朋友总是轻信别人,对别人付出真心从而被伤害,造成自己伤心。情况以及原因我已经很清晰的说出来了,我需要的是大人的引领,我应该如何做,但这就好像,我已经把笔递到了大人手里,他们却迟迟不肯下笔。回忆那天的对话,是这样的:我:妈妈,我感觉我很容易相信别人,我不想相信别人,可我总觉得别人是好人,我这种理想主义如果遇不到同频共振的朋友,我觉得我会痛苦的活着,甚至死。妈妈:好,你说这嘞,我说这话你又不愿意听了,像现在人家那高三学子,都忙着学习,有时间搞这些情绪没?你说想听课,我给你报的课,那个课你还学不学?(讲述到这里,我已经开始有些窒息了,我已经开始一些暴躁了)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他们,你怎么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而且我是正常的高三生吗?我高中三年治病已经浪费了我多少精力!!!更何况你们还总是在情绪上拉我的倒车!!!我心中不遗憾吗?为什么你总是扯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为什么你就不能针对于现状帮我去解答!!!妈妈:不是,我只是说你看看,我知道我说的这个话不对。当我发现对于情绪上的交谈和内心困惑的解决,在大人身上得不到任何帮助时,我选择了资金上的帮助。我:我考完试我想出去走走,去湖南长沙,去那个黑色博物馆。妈妈:其实我说个实话吧,对不对我就不知道了,你每次找人谈话,总是有自己的目的。(对妈妈来说,我这次谈话的目的就是找她要钱旅游。)就此,面对母亲的这一番话,我真的真的不想再过多解释什么了,有一种深深无力又无奈的感觉。或许有的时候,这就是孩子不愿同大人交谈的原因。自己的话题总是被转移,大人总是无意识的把矛盾指向孩子,话题逐渐偏离,甚至到交谈的最后,孩子会被误解的很深很深,而且一切都是无力的解释,所以最后孩子选择了沉默。其实,我们那天的谈话远不止于此,那种窒息的感觉和母亲铿锵有力的辩解以及我的无力,也远不止于此。我觉得我委屈,妈妈同样觉得她委屈,所以,似乎这道题暂时是无解的。但我同时又是清醒的,我深知这一切矛盾产生的来源,也深知这一切解决的办法,有的时候,我甚至感觉自己是在引领着父母前进,可一切貌似是徒劳的。故事的最后,我的情绪再次靠着我自己对生的渴望,逐渐恢复了正常,但我不知道这种恶性循环还要持续多久?每次的无助,我都是靠自己一人走来。我知道看到这里,你会好奇我的父亲在哪里,下面就来说说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家庭中消失的隐形人

我说过,我是清醒的痛苦,因为我知道,在我这个家庭里,还有一个消失的父亲,他是隐形的,于是母亲便承担了一切,我也深知母亲的不易和痛苦。

我的父亲究竟承担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他是我梦魇的来源,是我噩梦里的反派,是我童年的阴影,他好像是我一切负面情绪产生的总根源。和他要一二百块钱的时候,他会说:“咦,妮儿我都穷死啦!你都比我有钱。”在关于我的学习问题,母亲让他参与的时候,他会说:“嫩俩弄都中啦,我不懂这些。”在我半夜在外,需要他接我回家的时候,他会说:“我喝酒啦,不能开车,你给司机师傅说,让他把你送到咱家。”(当时我和朋友去了趟洛阳,他知道我晚上会回来,送我们的司机师傅是跟团旅游的司机师傅,他只会送人到集合的目的地,并没有义务送人到家。)即便如此,我亲爱的父亲,在电话里还一直强调,让我对司机师傅说就行了,甚至带着些怒意,我亲爱的父亲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他凭什么觉得自己有本事指挥司机师傅呢?为难我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亲爱的父亲,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父亲啊。当我说,在家里我们要各刷各的碗的时候,他会说:“搁家中,以后结了婚都不能这样说,让别人笑话自己没教养,说大人不教。”其实我说这话的时候是故意的,因为我就是看不惯他吃完饭拍拍屁股就走的样子,留下一摊子让妈妈收拾。我心疼妈妈,有时候不忙的时候,我也会跟着收拾,我越收拾越有些生气,难道结婚就是为了伺候人吗?是为了将一个人的家务变成三个人的吗?听听他多么荒唐且不可理喻的话,何为没教养?为男人服务就是有教养吗?我感谢我先天的清醒、独立且理智,不然在他那种熏陶下,我迟早会变成一个废人。(我有个特点,就是他越说荒谬绝伦的话,我会越理智,而不是被他的话洗脑。)总之,我的成长,他从未参与,所以对我而言,他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他对妈妈的所作所为(家庭暴力),从小我的内心便堆积了无数洪水也无法浇灭的仇恨。我的生活他未曾参与,父爱我也未曾感受,所以当我生病后,他对我突如其来的嘘寒问暖,我不会感觉他的问候关心如何弥足珍贵,反而会觉得虚伪,当他类似于撒娇说拥抱我的时候,我甚至会感觉无止境的恶心。这就是我最真实的感受,我自己也知道我的思想不太正确,但我现在无法改变,能改变我思想的只有他,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是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罢了。

在这个家,仿佛我才是那个所谓的大人

因为他的种种行为,他少得可怜的存在感,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妈妈独自承担着家庭的重担,所以这也导致了妈妈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喜怒无常、阴晴不定,且总是感到委屈。

就拿最近的一件事举个例子吧,这两天,因为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有些波动,我就准备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取悦自己一下,然而这在妈妈眼中有些不太理智,但一切都在我的预算范围内,而且我用的都是自己攒的钱,还有压岁钱、奶奶给的零钱。但是当妈妈看到了我的购买记录,她开始担忧起来了,她开始生气、开始沉默、开始深沉的呼吸、开始不吭声、开始麻木、开始让我猜忌。终于,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懑,在我开心的时候发出了指责,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被妈妈指责,但妈妈好像并不满足现状,她身后的火焰变得越来越旺盛。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开始有点生气了,我心想,我拿自己的钱,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取悦自己,怎么就有一种罪该万死的感觉了呢?我和妈妈便开始发生争执了,我的情绪开始由稳定变得不理解,甚至有些崩溃,可是妈妈反反复复就是很生气,但又不告诉我理由。我才发现,原来妈妈她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她自己也无法让自己稳定下来,以至于我无法和她心平气和的交流,她被困在自己的情绪中,跳不出来,她仅存的理智,已经被怒火、被过度的担忧所吞噬。此时,我想到我曾经看过的一本心理相关书籍中的内容,书上说,当一方平静下来,会慢慢影响另一方,于是我开始保持绝对的冷静,心平气和的想要和妈妈交谈,可一切貌似是徒劳的,妈妈还在喋喋不休说她想要说的,没有丝毫要停下来的意思。她总是脑补且跳过自己脑补到的内容和过程,将自己脑补后的结果所让她产生的情绪带给我,而我,总是云里雾里的承担着她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等她情绪稳定,我和她交谈的时候,她也承认自己的情绪确实控制不住,她让我比较窒息的话是“你觉得你委屈,我也觉得委屈”。可是妈妈,我面对我自己的委屈,我已经可以做到让自己心平气和的同你交流、争取解决矛盾,但你面对你的委屈,你却总是这样一股脑发泄说出来,不给别人任何与你交谈的机会,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里的矛盾呢?

于是,我渐渐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在这个家庭中,仿佛我才是那个所谓的“大人”。在我无数次和我的情绪独自交锋,并趋于稳定之后,我竟然发现,在整个家庭中,我反而成了那个情绪最稳定的人。虽然,在医学诊断上,我才是这个家庭中,那个“生病”、“有问题”的人。这是多么可笑而荒谬。我需要让自己包容理解每一个人,我承担了每一个人不受控制的情绪,可是谁又能来感受我呢?要知道,我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小女孩,我也会累,也会疲惫,也渴望关怀。就这样,我清醒理智地看着在我家庭中发生的一切,因为看得太透了,我知道解决方法,也知道矛盾来源,但又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所以我只能独自痛苦着。谢谢你看到这里,谢谢你聆听我的心里话,如果你是爸爸妈妈,如果你家里也有一个生病的孩子,我也希望我的这些讲述,能够让孩子们真正得到一份看见和善待吧。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如果喜欢文章,欢迎在文末打赏,支持原创。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有公益稿酬喔。

0 阅读:161

郁小花

简介:爱心互助,温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