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东晋名将,寒门出身的陶侃如何脱颖而出?

荒年说历史 2023-02-17 09:52:23

说是陶侃这个人,一定要提起来的就是陶渊明。陶渊明这个人一生都过着清贫、热爱自然的生活,他这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他的诗歌当中就可以展现出来。在当时的时候,正好就是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所以对于陶渊明不是出身于大家族的人,他在这样时期的时候,获得被重用的机会。其实陶渊明的家族也不是特别的差,他的曾祖父就是陶侃。陶侃曾经也是朝廷的高官,在他在位的时候,他执掌过兵权,甚至还担任过刺史。

可是最值得说起来的一点,那就是陶侃他并没有任何的家族背景,他能够拥有如此的成就,完全就是依靠她自己的努力。那么出身寒门的陶侃,他到底是怎么脱颖而出的呢?他做了什么样得事情呢?

贵人相助

在魏晋时期的时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主要就是说在九品中正制度为国家政策以后,寒士的仕途之路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如果在当时司马炎没有消灭掉吴国的话,陶侃他还可以凭借自己父亲的背景,得到一个非常不错的仕途。

其实陶侃的家族也并不是属于贫穷那一类的,只不过就是属于门第势力相较要低一些的家族。他的祖上能力还是挺阔绰的,他的先祖是秦朝末期非常有名的将领,他的父亲在东吴时期的时候,也曾经任职武将军。

只不过到了陶侃这一代的时候,他的家族一落千丈。从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家族就非常贫穷,刚开始的时候,他就只任职为县中一个小官职而已。不过他的苦日子也没有维持多久,他改变命运,就是有贵人帮助他。

他的贵人就是范逵,他之所以会主动推荐陶侃,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在一个冬天的时候,范逵路过陶侃的家中,他想要借宿于陶侃家中。可是陶侃的家中,非常的贫穷,根本就招待不了任何的客人。

但是范逵的名声一直以来非常的好,没有办法陶侃的母亲,就打算把自己的长发剪掉,换取一些精美的食物给范逵吃。不仅如此,她还把家中一些屋柱砍下来,来当做柴火烧。就在范逵离开的时候,陶侃和一直相送了一百多里地。

这样来看的话,陶侃他们的家人,是把家中能够变卖的东西,全部都给变卖出去。就是为了能够好好的款待范逵,或许换做任何一位客人,陶侃他们都可以这样的款待。范逵也是对于他们如此款待,非常的感动。

所以,他决定帮助陶侃一次,想要推荐陶侃让他能够扬名。

范逵这一次的帮助,完全就改变了陶侃的人生。他不仅在庐江帮助陶侃,获取到了一个官职,而且还在洛阳不断的宣传陶侃的美名。后来陶侃在庐江太守手下做事的时候,他自己还获得了一个机会。

虽然说他的这个机会,是根本没有人愿意前去的,但是就是因为这一次机会,让陶侃最终被推举成为了孝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没有范逵的帮助,陶侃根本就没有后来等到机会。范逵带领陶侃走出自己的小圈,带他领略更大的天地,才有了今日的陶侃。

再遇伯乐帮助

在陶侃的一生当中,并不只是遇到一次的贵人。后来陶侃由于和邵陵太守不和,他就选择辞职返回自己的家乡。

等到太安二年的时候,他才又一次得到了机会。就在义阳蛮人叛乱,多次击败朝廷的军队。荆州刺史就命陶侃为校尉长史,让他带兵出击。

也就是这一次的机会,陶侃斩杀了无数的敌人,最终通过他的努力,平定了叛乱。从此他就被封为东乡候。从这个时候开始,陶侃的平定道路就越走越远。

等到305年的时候,扬州刺史叛变,陶侃就受命前去平定叛乱。为了能够防止自己和上司出现失和。陶侃就把自己的儿子和侄子送到上司那里,当做自己的人质,从而换取上司的信任。

陶侃的这样做法,让他的上司非常的高兴。最终他也是不负众望,平定了内卷。从这个时候开始,陶侃的名声已经开始名扬四方。后来一年以后,他被迫倒向司马睿。等到司马睿建立元朝以后,他就得到了重用。

司马睿对于陶侃是非常的信任,陶侃不单单再度平定了叛乱,而且还被推荐为荆州刺史。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陶侃这一路走来,他的身边有很多很多的贵人。

每一位贵人,虽然说没有对他有特别大的帮助,但是每一次都是因为这些贵人,他才可以更上一层楼。如果没有这些贵人的帮助,那么他肯定就不会走的这么遥远。

由此可见,伯乐对于我们一位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伯乐相助的话,我们也不会被更广大的天地去采纳。每一次的伯乐都是在为他,下一次的前进在铺垫。陶侃这一生还是相对来说特别幸运的。

大晋最大的忠诚者

就在他为了能够稳定南方的时候,朝廷当中又一次发生了内卷。在朝廷当中很多权臣王敦被诛杀。为了能够加强皇权,司马绍就开始提拔外戚等人。陶侃也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大将军。

不过皇帝英年早逝,他的儿子继承皇位的时候也就只有五岁。他根本没有办法处理朝廷政务,就由他的舅舅庾亮辅助他。庾亮担心地方势力不断的强大,所以就想要消除掉地方的势力。

就在这个时候,历阳内史他由于庾亮的刺激,他就想要发起叛乱。虽说庾亮早就已经想到了他的这个举动,但是庾亮与此同时还在盯着陶侃。或许在庾亮的内心当中,陶侃肯定会要反。

可是在陶侃的内心当中,他根本就没有想要叛变。不过后来也是没有办法,给他逼到绝路。因为庾亮的错误指挥,从而导致都城被叛军给攻破,陶侃的儿子也死在了其中。温峤为了拉拢陶侃,就希望他能够带兵出征。

陶侃他现在也是没有办法,面对丧子的痛苦、好友的期盼,他最后也就只能够选择,重新举起来光复大晋的大旗。

总体来说的话,陶侃这一生还是格外的幸运。他没有一直过着贫穷无味的生活,他遇到了他第一位贵人,帮助他走出了小世界。让他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不过也是这些事情,让他经历了丧子之痛。

就算这样,他还是没有放弃一切。他在举起复晋大旗之后,他每天还是勤勤恳恳的努力。在他的努力之下,复兴东晋的道路已经走向了很长远的地方。

在他的后半生,他不单单手握重兵,而且还位居人臣他用自己的战绩,证明了他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保住了东晋的江山。

看到这里只能说,范逵的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如果当初没有范逵的话,那么陶侃也就没有今后的机会,更加没有后来的战绩实力。没有发现陶侃的话,也就是东晋最大的失误。

0 阅读:1

荒年说历史

简介: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都不是等你准备好了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