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增多、尿线细,一方温肾益气,活血消癥,溺窍得通

思古讲堂 2024-05-16 17:06:47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由于前列腺腺体增大挤压尿道而引发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中老年常见病。据其临床症状,中医常把它归属于“癃闭”范畴论治。

前列腺增生,其病位虽在前列腺,但究其病根,但深究其根源,实则与肾中精气衰微、下焦湿热痰结紧密相关。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作为储存尿液的器官,这一功能的正常与否,完全依赖于“气化”的顺畅。气化顺畅则尿液自然排出,气化受阻则可能导致小便不利、癃闭等问题。

气之所以不化,无外乎邪阻、正虚两端。邪阻多见湿热,湿热内蕴致小便不畅、淋痛、尿血等;正虚多为气虚,气虚则膀胱失约,出现遗溺、癃闭、余沥等现象。

简而言之,就是小便的顺畅排出依赖于肾与膀胱气化

功能的正常。而影响这一功能的关键因素便是湿热与正虚。是以我认为想要恢复肾与膀胱的气化功能,一是要扶正调和肾中阴阳,二是要祛邪清湿热痰结。

戴先生,59岁,诉夜尿频多、排尿困难。

1年前因不明诱因出现尿等待,尿线变细、夜尿增多,于医院检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治疗两月,症状缓解。近2个月因气温骤降,感症状明显加重。

现症见:尿频、尿线细,排尿时间延长,夜尿增至6~7次,腰酸膝痛,伴头晕耳鸣,大便秘结,咳嗽痰多,眠差;其舌暗红,苔薄黄,脉弦。

四诊合参,辨证属肾虚血瘀,治宜Bu肾活血祛瘀,兼清热利湿。

拟方:熟地黄、肉苁蓉、莪术、王不留行、水蛭、黄柏、生黄芪、山药、桔梗、浙贝母、杏仁、白术、桑螵蛸

药进14剂,夜尿明显减少,大便较前通畅,睡眠改善,仍觉乏力、耳鸣。前方加乌药、桂枝,加强益气温通之力,续服14剂,排尿较前明显有力,尿线增粗,乏力感已无,继服半月,巩固疗效。

方以地黄、山药益肾填精,平补阴阳;乌药、桂枝、黄芪温肾化气,司膀胱开阖;黄柏清利下焦湿热;

莪术、王不留行、水蛭活血消癥,除溺窍瘀阻;配以桑螵蛸固肾缩尿;肉苁蓉、白术益气润肠;浙贝母、桔梗、杏仁清肺开壅,提壶揭盖。

诸药合用,共奏温肾益气,活血消癥之功,使膀胱开合有度,溺窍得通。

0 阅读:1

思古讲堂

简介:思古堂,专注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