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一人结束后仍不走,周总理上前一问,原来是这样?

历史滴温度 2024-05-15 08:18:29

1955年9月27日的中南海,简直就是个星光熠熠的将领大聚会!周总理也亲自到场,给这些英勇的将领们颁发军衔。

可仪式结束后,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离开了,唯独有个军人还傻站在那儿。

周总理一看,咦,这哥们咋还不走?就好奇地走过去问了句:“你咋还站这儿不动呢?”

结果那人规规矩矩地敬了个礼,然后老实巴交地说:“总理,还没念到我名字呢。”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总理一听,心里也纳闷儿了,这仪式都结束了,咋还有人没被念到呢?

那么,这位“被遗忘”的军人究竟是谁?

他到底做了啥事儿,让这么重要的授衔仪式都把他给忘了?想知道的话,就快点关注我们吧!

接下来,咱们就来揭秘一下,周总理知道这事儿后,是怎么给这位兄弟“找回场子”的!

这名传奇的军人黄火星中将,竟然曾是一个现场没被授衔的“隐形英雄”!他的人生,简直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让人目不暇接。

自小家贫命途多舛,心怀壮志从未放弃

1909年,黄火星在江西抚州的一个贫穷家庭呱呱坠地。那时,战乱如同洪水猛兽,席卷着整个国家。

为了躲避战乱,他和父母一路颠沛流离,逃往景德镇。可惜命运多舛,母亲在逃亡路上积劳成疾,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为了给母亲凑安葬费,父亲万般无奈,只好将黄火星过继给老乡黄聚发。虽然黄火星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但生活所迫,他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这个现实。

从此,他成了黄聚发的养子,跟着养父在景德镇瓷器厂当学徒。

好在黄聚发夫妇待他如亲生子,不仅送他进私塾读书,还让他在瓷器厂学艺。更令他感到幸福的是,养父还为他找了一个童养媳。

然而,好景不长,养母因病离世,新来的继母却是个狠角色,稍有不满就对他拳打脚踢,他的日子瞬间跌入谷底。

1926年,黄聚发也因病离世,留下了一堆债务。

继母见状,毫不犹豫地改嫁跑了。面对债主的逼债,黄火星无计可施,只能变卖家产还债。为了养家糊口,他又回到瓷器厂干活。

那一年,黄火星过得异常艰难。既要还债又要养活妻儿,他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

在瓷器厂,他还要忍受老师傅们的尔虞我诈和压榨剥削。这些经历让黄火星渐渐产生了反抗的念头,他不甘心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就在黄火星感到迷茫和无助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的春风传到了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如一股清流,冲刷着人们的心灵。

黄火星也受到了这股思潮的影响,开始苦读研究马克思主义。1927年,他加入了行会里的聚英社,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革命人士。

从此,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为工农阶级和中国革命奋斗终身!

1929年,在红军的全力支持下,聚英社摇身一变,成了学徒联合会这个热闹的大家庭。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圈子里,黄火星有幸结识了两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共产党员余金德和共青团员张炳生。

每当他们聚在一起,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谈论着革命的火种如何一点点燃烧,共产党的伟大事迹如何传颂千里。

那时的江西,国民党的迫害简直就像乌云压顶。红军组织不甘示弱,发起了震撼人心的雄黄酒席罢工运动。

黄火星这个热心肠,立马利用自己的人脉,四处奔走,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的火种,成了这场运动中的一股活力源泉。

可国民党哪会善罢甘休,立马派兵前来镇压,还抓了十名工人。但这哪能动摇工人们的决心呢?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坚持抗争下,国民党终于撑不住了,妥协了,答应了工人们的条件。这场罢工运动,就这样取得了全面胜利!

可惜啊,黄火星因为积极参与工人运动,被胆小的老板给炒了鱿鱼。

没办法,他只好带着妻女投奔岳父,白天里辛勤耕作,可心里却始终怀揣着革命的梦想。每天晚上,他都在默默等待,等待那新的革命浪潮再次席卷而来。

果然没多久,红军就在景德镇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还搞了个动员大会。

黄火星一听到消息,立马飞奔过去,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了红军。

不久后,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

身经百战的猛子政委黄火星,威名如雷霆般响彻大地

他通过不断的战斗总结和观察,提升自己的战斗力,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士。

他跟随部队参加了红军的前四次反“围剿”行动,凭借出色的战斗能力和勇猛杀敌的作风,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政委,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猛子政委”。

在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蒋介石愤怒不已,调集重兵实施铁桶计划,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面对这样的困境,黄火星没有退缩,他毅然选择留下来坚守阵地,为红军争取转移的时间。

在激烈的战斗中,他和他的部队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悄然撤离了战场,最终在长征后找到了大部队,顺利汇合。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携手抗日,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然而,国民党却心怀叵测,在共产党全力抗击日寇之际发动了皖南事变,扣押了叶挺军长,杀害了大批新四军战士,给共产党造成了重大损失。

身处其中的黄火星,作为新四军北移纵队的政委,同样未能幸免于难。但他没有屈服于国民党的暴行,而是带领队伍与敌人殊死搏斗七天七夜,耗尽了所有后勤物资,终于艰难地逃出生天。

虽然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但这份坚韧和勇气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这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北移纵队缺粮少水,援兵无踪,伤亡惨重,这可怎么办?

黄火星一拍脑袋,灵光一闪,命令士兵们脱下红军军装,换上国民党军装,巧妙地躲过国民党士兵的追杀,一路狂奔来到了安徽的一个乡公所。

这乡公所可是国民党的地盘啊,黄火星可不客气,先让战士们大快朵颐,吃饱喝足,再养精蓄锐一番。

休息够了,还带上一批干粮,继续踏上征途,突破了一道又一道敌人的防线。本以为能松口气了,谁知刚摆脱国民党,又撞上了当地的日寇在搞包围扫荡。

敌人这么强大,这可咋整啊?黄火星却一点也不慌,他仔细侦查敌人,寻找有利的作战地点。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他带领部队巧妙引诱日寇,将他们引入早已设好的埋伏圈,展开了一场激战。两天两夜啊,终于将敌人全部消灭!

打败了日寇,黄火星稍作休整,又精神抖擞地踏上了新征程。他继续查找日寇的行踪,多次设伏等待敌人,成功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

在不断的战斗和转移中,他终于找到了八路军大部队,并与其他部队联手,对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最终,他们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真是让人欢欣鼓舞啊!

军功赫赫,晋升中将,周总理亲自为他单独授衔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火星曾以为和平的曙光就在眼前。谁料,蒋介石在重庆谈判后出尔反尔,撕毁了双十协定,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内战。

于是,共产党不得不重新拿起武器,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再次踏上征程。

1947年,黄火星率领部队来到山东莱芜地区,在粟裕和陈毅的英明指挥下,他们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歼灭战。

这场战斗彻底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南北夹击山东的阴谋,为解放山东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础。

随后,共产党军队乘胜追击,将国民党赶到了长江以南地区,最后在安徽无为地区紧张筹备渡江战役。

黄火星凭借对地形了如指掌的优势,带领部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随着一声令下,共产党发起了最后的进攻,突破了敌人的防线,赢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自从投身革命以来,黄火星历经上百场激战,以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一名杰出的军事领导,为党和组织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局势逐渐稳定。为了表彰那些在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将领,国家决定举行一次盛大的授衔仪式。

经过军衔评选小组的严格审核和公平评定,1955年的授衔名单终于出炉。

在那次激动人心的授衔仪式上,黄火星被荣幸地授予中将军衔。

直到所有军衔都颁发完毕,他仍然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于是他继续在台下耐心等待。

周总理一瞧这状况,兴致勃勃地走过去打听个明白。黄火星老实巴交地回答道:“哎呀,总理,我没听到喊我的名字啊。”

周总理一听,心里也纳闷了,毕竟能被邀请来的,都是板上钉钉要授衔的大将啊!

周总理赶紧叫来工作人员核查,嘿,果然名单上有黄火星这大名儿。后来仔细回想整个流程,才恍然大悟,原来授衔的将领实在太多,现场节奏紧凑得不得了,每次都是十几号人齐刷刷上台。

结果工作人员在念名单时,不小心把黄火星念成了黄火青,导致黄火星压根没听到自己的名字,一直等到仪式结束都没上台授衔。

了解到真相后,周总理果断拍板,决定给黄火星单独来一场授衔仪式。随着乐队奏起雄壮的乐曲,黄火星一身笔挺军装,昂首挺胸地走到台前。

周总理亲自为他授衔,毛主席也特地为他颁发了荣誉勋章。

授衔仪式过后不久,黄火星就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担任了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继续为党和国家发光发热。

可惜啊,因为战争年代受的伤太多,他的身体渐渐不支,最终在1971年4月因病离世。

听完黄火星这个传奇故事,您心里是不是也翻起了层层波澜?有人说他太较真了,何必劳烦总理单独为他授衔呢?

可您又是怎么想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的看法,我们期待着您的精彩评论哦!

0 阅读:56

历史滴温度

简介:从历史长河里,感受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