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男人的分水岭:曾被老丈人吐脸上,中举后老丈人叫老爷

岭东照彻 2024-05-13 21:20:54
村里一位在外做大事的人,姑且称为“老 k”,前段时间回村里翻修祖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老 k 也不知道在外做什么大生意,反正是听说赚了不少钱,每年春节回乡,都开着近百万的豪车,逢人就发“华子”。 这次他翻修祖宅,是在原有老屋基础上,又买了另外两户人家的旧院子,全部推倒重建。 等到雏形出来,大家发现是一个小四合院,青砖黛瓦,十分雅致。 农村有“立木房”的讲究,在房屋主体大成时,会择吉日吉时,放鞭炮、宴请村邻宾客亲戚。 当然,参加宴席的宾客随礼是少不了的。 我负责给村里各家各户红白喜事“写礼”几十年了,谁家每次能收多少礼、收礼的大致标准都是有些印象的。 比如这次老 k 盖新房收礼,几乎都是一百元以上标准,村里人随礼二百、三百元很多。 这在以往村里过事收礼随礼是不可想象的。 以往不管谁家过事,随礼五十的,至少都会有几家,有的甚至有十来家。 有趣的是,富豪老 k“立木房”时,唯一一位随礼五十的,过了一会儿又添了五十,让我给改成一百元。 大概是看礼单上都是一百元起步,自己不好意思吧? 其实,随礼是讲究个礼尚往来的。这位起初随礼五十,肯定是当初富豪老 k 给他家随礼也是五十。只不过时过境迁,有些年头了。 还有的,出手就是二百。因为我给多家过事写过礼,有的记得特别清楚。比如有的人当年过事,这位富豪随礼也就是一百元。因为几年前,随礼二百的寥寥无几,除非是实在亲戚或者关系极好的朋友,才会随礼二百、三百、五百。 你说他是按物价上涨标准,提高回礼金额吧,也不尽然。 去年秋季,村里一户人家给孩子办升学宴,好几位村邻都随了五十,包括上面这位给富豪随礼二百的。 你看,随礼也是看人下菜碟的。 事后,不少人议论,有钱人就是不一样,过事都有人给面子,受人抬举。要是一般人盖房,还不是按老标准,对着各自己家里的礼单,该随多少礼随多少礼? 有的人想的真简单,以为给别人多随礼就能博得别人好感。要是随礼能建立联系,获得别人重视,世上的事倒简单了。 《范进中举》不就是例子嘛。范进中举前,连杀猪的老丈人都瞧不起他,觉得他百无一用,动不动就是一顿臭骂。 范进向老丈人借参加乡试的路费,被老丈人直接一口唾沫吐在脸上,不但不给钱,还一顿数落、讥笑。 老丈人都这样,就更不用说众乡邻了。 你再看中举后大家的态度。老丈人送了七八斤肉和几贯钱,对范进口称“姑老爷”。邻居们送来鸡蛋、老母鸡……帮着款待报喜的人。 从无来往的张乡绅不但送了五十两纹银,还把在街上的一个三进院子白白送给范进一家住。 你看,你有实力了,自然会有人和你结交。 没有实力时,你低三下四地,人家也不会抬眼看你的。 (本文由网友提供,原创内容,感谢支持)
0 阅读:3

岭东照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