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差点儿意思,欧洲大选频频见血:政客当街被打,领导人遭刺杀

深度灼见 2024-05-18 23:37:45

2024年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大选年,全世界至少有65个国家(地区)将会先后举行,重要的选举接二连三上演,让人目不暇接。

起初让人们关注的大选主要是俄乌两国,双方2年多的战斗影响波及全世界,大选结果也直接影响战争走向。俄罗斯这边儿已经顺利完成选举,普京再次获得连任,在克姆林宫宣誓就职后,也开始了火速访华,刷新“上任后最速外交”的记录。

乌克兰大选则被泽连斯基直接取消,但不论是军方还是基辅高层都对泽连斯基的举动感到愤怒,5月20日是泽连斯基任期的最后一天,如果21日他还继续执政,那么他就是非法总统。再有3天时间,我们就能看到泽连斯基的下场了。

美国大选的关注度一直非常高,不过因为时间要到11月下旬才结束,算是“全球大选年”的休止符。

除了俄乌美之外,还有一场十分重要的大选即将举行---欧洲议会。

虽然名声不显,但场面却异常“血腥”,这个描述并不夸张,这些“优雅”的欧洲政客为了竞选,政客当街被欧洲、领导人遭遇刺杀。

就这个势头来看,美国大选的确差点儿意思。

据环球网综合15日报道,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当天会议上遇刺,该事件让欧洲议会选举的紧张程度骤然提升。一些欧洲政客对此表示担忧,因为菲佐的遇刺不仅会导致政治动荡,也很有可能会让更多人效仿暗杀行动。

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针对欧洲政客的暴力事件就已经开始频繁出现。

以德国为例,进入2024年以来,前4个月政客遭遇人身危害的事件就达到了27起:一名德国议员被殴打,导致颧骨和眼窝受伤;一名西班牙右翼政客在马德里脸部中枪;爱尔兰的一名部长受到炸弹威胁。

除了线下的流血攻击之外,网上的语言暴力也是堪称一绝...

美国大选虽然热门,但好歹都是政客之间的内斗,就算再没有底线,也不会出现这种直接要命的举动。但欧洲这边儿不同,为了议员位置之争,他们是真敢买凶杀人,稍有不慎就是小命不保。

尤其是欧洲大回潮的情况下,暴力冲突事件或将成为欧洲地区的主旋律,极端政客为了目的不择手段,鼓动对立、炒作仇恨言论,对支持者进行洗脑,然后掀起大规模骚乱。

欧洲和美国不同的地方在于,欧洲虽然长期将“一体化”挂在嘴边,但他们从未实现过真正的一体化。欧盟议会、欧盟这些组织都是徒有其表的整合机构,内部斗争激烈、立场混乱,派系之间的对抗和博弈逐渐变得原始、血腥。

菲佐遭遇的刺杀或许仅仅只是个开始,欧洲议会大选在即,接下来的一个月或许欧洲会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欧洲政客人人自危,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个是不是自己。

0 阅读:56

深度灼见

简介: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